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伸縮梯子,尤其涉及一種伸縮梯子的伸縮管內的緩沖導向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伸縮梯子包括若干梯柱及橫桿,通過多節梯柱伸縮組合,再利用一鎖定機構將兩相鄰的梯柱鎖定,從而使梯柱實現展開鎖定狀態。當需要收折時,只需要解鎖鎖定機構,便可使上一節梯柱縮入下一節梯柱內;然而,在解鎖鎖定機構時,由于上一節的梯柱受到重力的作用,可能會瞬間向下滑動,若此時手部放在下一節梯柱的橫桿上或者沒有及時使手部離開下一節梯柱的橫桿時,就會夾傷手指;因此,現有的伸縮梯子的安全性及人性化使用上存在不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緩沖效果好,防夾手的伸縮管緩沖導向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伸縮管緩沖導向結構包括內管及外管,所述內管滑動地套接于所述外管內,所述伸縮管緩沖導向結構還包括緩沖片,所述緩沖片設置于所述內管的一端的端面,所述緩沖片的邊緣與所述內管的外側邊緣的匹配且所述緩沖片的邊緣與所述外管的內側壁抵觸,以使所述內管在伸出時,所述緩沖片向下翻減少摩擦力,在縮入時,所述緩沖片保持于與所述外管的內側壁滑動抵觸,實現緩沖。
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所述內管的一端的端面設置緩沖片,從而可使所述緩沖片的邊緣能與所述外管的內側壁抵觸,達到在所述內管伸出時,所述緩沖片向下翻減少摩擦力,在所述內管縮入時,所述緩沖片保持于與所述外管的內側壁滑動抵觸實現緩沖的目的,其結構簡單,對伸縮梯的梯腳緩沖效果好,防止梯子收縮時因過快而夾手。
較佳地,所述伸縮管緩沖導向結構還包括導向套,所述導向套固定于所述內管的端面,所述緩沖片設置于所述導向套上。設置所述導向套一方面可以對所述緩沖片進行限位,另一方面可以對所述內管進行導向。
具體地,所述緩沖片通過一螺絲固定連接于所述導向套。通過螺絲將所述緩沖片與所述導向套連接,既可以使所述緩沖片固定,又可以使所述緩沖片的邊緣能下翻或不翻,方便內管伸出或實現緩沖。
具體地,所述導向套具有安裝位,所述緩沖片置于所述安裝位內。
具體地,所述導向套設有耳部,所述耳部具有卡合部,所述內管開設有通孔,所述耳部伸入所述內管內,以使所述卡合部卡合于所述通孔。設置所述耳部可以使所述導向套快速地固定于所述內管,方便組裝。
較佳地,所述緩沖片呈扇形結構,多個所述緩沖片圍繞所述內管的中心軸分布。
較佳地,所述緩沖片為硅膠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伸縮梯的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伸縮管緩沖導向結構的結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伸縮管緩沖導向結構的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的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伸縮管緩沖導向結構100包括內管1、外管2、緩沖片3及導向套4,所述內管1滑動地套接于所述外管2內,所述導向套4固定于所述內管1的端面,設置所述導向套4一方面可以對所述緩沖片3進行限位,另一方面可以對所述內管1進行導向;所述緩沖片3設置于所述導向套4上,所述緩沖片3的邊緣與所述內管1的外側邊緣的匹配且所述緩沖片3的邊緣與所述外管2的內側壁抵觸,以使所述內管1在伸出時,所述緩沖片3向下翻減少摩擦力,在縮入時,所述緩沖片3保持于與所述外管2的內側壁滑動抵觸,實現緩沖。
具體地,所述緩沖片3通過一螺絲5固定連接于所述導向套4。通過螺絲5將所述緩沖片3與所述導向套4連接,既可以使所述緩沖片3固定,又可以使所述緩沖片3的邊緣能下翻或不翻,方便內管1伸出或實現緩沖。所述導向套4具有安裝位41,所述緩沖片3置于所述安裝位41內。所述導向套4設有耳部42,所述耳部42具有卡合部43,所述內管1開設有通孔11,所述耳部42伸入所述內管1內,以使所述卡合部43卡合于所述通孔11。設置所述耳部42可以使所述導向套4快速地固定于所述內管1,方便組裝。
所述緩沖片3呈扇形結構,所述緩沖片3的數量可為多個,多個所述緩沖片3圍繞所述內管1的中心軸分布。本實施例所述緩沖片3為2個。所述緩沖片3為硅膠片。
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所述內管1的一端的端面設置緩沖片3,從而可使所述緩沖片3的邊緣能與所述外管2的內側壁抵觸,達到在所述內管1伸出時,所述緩沖片3向下翻減少摩擦力,在所述內管1縮入時,所述緩沖片3保持于與所述外管2的內側壁滑動抵觸實現緩沖的目的,其結構簡單,對伸縮梯的梯腳緩沖效果好,防止梯子收縮時因過快而夾手。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