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座椅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車輛上使用的翻轉式座椅。
背景技術:
現有翻轉副座椅為轉軸加彈簧限位的結構形式,副座椅的椅座裝配于轉軸上實現翻轉功能。該種結構形式通過安裝座上的限位板實現副座椅展開狀態的定位。采用該種結構形式,一方面零件數量多,裝配工序復雜;另一方面彈簧僅能實現副座椅在收起狀態時限位。現急需一種零件數量精簡,裝配工序簡化,并且可在收起、展開狀態均可限位的翻轉副座椅限位結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翻轉式座椅,該裝置能夠解決現有副座椅在展開狀態不能限位的技術問題,該座椅機構簡單,易于裝配。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翻轉式座椅,包括椅座,還包括安裝座,安裝座固定有定位銷,安裝座設有立向的椅座限位面。椅座后側具有一個展開狀態限位面,椅座的左右側分別設有斜長孔,定位銷設置于斜長孔中。
作為一種改進的方式,椅座的座面與展開狀態限位面之間設有過渡倒角。
作為一種改進的方式,斜長孔為長圓孔。
作為一種改進的方式,一種翻轉式座椅,包括椅座,還包括安裝座,安裝座設有斜長孔,安裝座設有立向的椅座限位面;椅座后側具有一個展開狀態限位面,椅座的左右側分別固定有定位銷,定位銷設置于斜長孔中。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取得的技術效果為:
椅座位于展開狀態或收起狀態時,一方面由于定位銷滑移到斜長孔的端部,在椅座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椅座在前后上下方向上的平移運動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椅座的展開狀態限位面或座面與椅座限位面貼合,椅座繞定位銷的旋轉運動受到限制。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收起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半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過渡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半剖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展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的半剖視圖;
圖中,1-安裝座,11-定位銷,12-椅座限位面,2-椅座,21-斜長孔,22-倒角,23-展開狀態限位面。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一
結合圖1和圖2共同所示,一種翻轉式座椅,包括椅座2,人可以從椅座2的前方坐到椅座2上方的座面上。該翻轉式座椅還包括安裝座1,安裝座1固定有定位銷11,安裝座1設有立向的椅座限位面12。椅座2后側具有一個展開狀態限位面23,椅座2的座面與展開狀態限位面23之間設有便于翻轉的過渡倒角22。椅座2的左右側分別對應設有斜長孔21,斜長孔21優選斜長圓孔,斜長孔的前端相對于后端偏離椅座2的座面。定位銷11設置于斜長圓孔中。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
結合圖1和圖2共同所示,椅座2沿斜長孔21滑落至收起狀態,此時,定位銷11與椅座2的重力作用結合,限制椅座2在前后上下方向上的平移運動,椅座2上方座面與椅座限位面12貼合,限制椅座2繞定位銷11旋轉,從而實現椅座2在收起狀態的定位。
結合圖3和圖4共同所示,椅座2沿斜長孔21提升至過渡狀態,此時,椅座2上方座面與椅座限位面12分離,椅座2可繞定位銷11旋轉。
結合圖5和圖6共同所示,,椅座2繞定位銷11翻轉至展開狀態,此時,定位銷11與椅座2的重力作用結合,限制椅座2在前后上下方向上的平移運動,展開狀態限位面23與椅座限位面12貼合,限制椅座2繞定位銷11旋轉,從而實現椅座2在展開狀態的定位。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結構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安裝座1設有斜長孔,椅座2的左右側分別固定有定位銷,定位銷設置于斜長孔中。
本實用新型精簡了零部件數量,簡化了裝配工序,從而有效降低了成本,可實現副座椅在收起與展開狀態的可靠定位。
以上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是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