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器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自動茶具。
背景技術:
茶文化是中國的傳統文化,而茶文化除了茶葉外就是泡茶的茶具,當前的茶具有白瓷、紫砂、彩瓷等材質,樣式也各種各樣,也出現了很多自動出水茶具,但這些自動出水茶具結構比較復雜,生產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自動茶具,利用結構上的高度差啟動引流裝置,促使茶具自動出水,解決了以往茶且結構較為復雜,生產成本較高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自動茶具,其結構包括:儲水壺、引流裝置和底座;所述儲水壺底部設有一出水通孔,通孔表面鑲嵌有過濾網,底部套有一橡膠密封圈,過濾網和橡膠密封圈的中部夾有一顆可上下活動的鋼珠,儲水壺的外表面設有三個頂角;所述引流裝置其固接在底座上,其上表面開有三個與頂角相對應低于表面的凹槽,中心處設有一高于引流裝置底面的凸尖角,底面開有一出水孔,出書孔與引水槽相通,出水槽固接在引流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儲水壺的外表面設有三個頂角,其可以設多個頂角。
進一步的,所述引流裝置的上表面開有三個與頂角相對應低于表面的凹槽,其數量和位置需與頂角的水量和位置相同。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結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利用結構上的高度差啟動引流裝置,促使茶具自動出水。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自動茶具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自動茶具儲水壺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自動茶具儲水壺底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自動茶具引流裝置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自動茶具引流裝置底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參考圖1-圖5,一種新型自動茶具,其結構包括:儲水壺(1)、引流裝置(2)和底座(3);所述儲水壺(1)底部設有一出水通孔(10),通孔表面鑲嵌有過濾網(12),底部套有一橡膠密封圈(9),過濾網(12)和橡膠密封圈(9)的中部夾有一顆可上下活動的鋼珠(11),儲水壺(1)的外表面設有三個頂角(4);所述引流裝置(2)其固接在底座上,其上表面開有三個與頂角(4)相對應低于表面的凹槽(6),中心處設有一高于引流裝置(2)底面的凸尖角(7),底面開有一出水孔(8),出書孔(8)與引水槽(5)相通,出水槽(5)固接在引流裝置(2)。
將儲水壺1放在引流裝置2上,使儲水壺1外表面的三個頂角4不套入引流裝置2的凹槽6內,此時鋼珠在重力的重用下,堵住出水通孔10,使壺中的液體不能流出。打開壺蓋倒入茶葉和開水,蓋上壺蓋,轉動儲水壺1使三個頂角4掉入凹槽6內,此時儲水壺1與引流裝置2的相對高度差發生變化,引流裝置2底面的凸尖角7可頂開堵在出水通孔10處的鋼珠使出水通孔10出現縫隙,這時儲水壺1中的茶水就可以經過壺底的過濾網12過濾后,通過出水通孔10,流進引流裝置2,在從引流裝置2底部的出水孔8流到出水槽5,最后經出水槽5流入公道杯。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