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電器,具體地,涉及一種能夠防止密封圈從烹飪鍋具的鍋蓋上脫離的密封圈以及包括該密封圈的鍋蓋組件和包括該鍋蓋組件的烹飪鍋具。
背景技術:
烹飪鍋具幾乎成為了人們廚房中必不可少的廚房用具,例如電壓力鍋,而密封圈是烹飪鍋具中很重要的部件,其密封性能的好壞關系到烹飪工具的性能的優劣。
以電壓力鍋為例,目前市面上出現的電壓力鍋的密封圈雖然可以達到很好的密封效果,但是在裝配過程中會出現密封圈易脫落的現象,從而影響裝配效率;另外,市面上的有些密封圈裝配后無法裝配到位從而容易出現漏氣現象。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密封性能好且能夠防止密封圈從烹飪鍋具的鍋蓋上脫離的密封圈。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密封圈,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密封圈存在的密封圈容易從烹飪鍋具上脫離的問題。
另外,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鍋蓋組件及包括該鍋蓋組件的烹飪鍋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環形本體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從所述環形本體的外緣延伸出的延伸部以及設置在所述延伸部的端部的限位筋。
優選地,所述限位筋的邊緣突出于所述延伸部的對應的邊緣。
優選地,所述限位筋為矩形狀,所述限位筋的長度方向與所述環形本體的周向一致。
優選地,所述限位筋的寬度方向上突出于所述延伸部的位置設置有用于限位的限位唇部。
優選地,所述限位筋的沿長度方向的兩端設置有用于導向的倒角。
優選地,所述限位部為多個并沿所述環形本體的周向間隔設置。
優選地,所述限位部為四個并呈十字交叉設置。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鍋蓋組件,所述鍋蓋組件包括鍋蓋以及安裝在所述鍋蓋內側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為上述密封圈,所述限位筋用于防止所述密封圈從所述鍋蓋上脫離。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烹飪鍋具,所述烹飪鍋具包括所述鍋蓋組件。
優選地,所述烹飪鍋具為電壓力鍋。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限位筋的限位作用使得密封圈在安裝至相應的產品時不容易脫離,例如,在將該密封圈裝配至烹飪鍋具的鍋蓋的孔位時,由于限位筋的作用,密封圈不容易從烹飪鍋具的鍋具內側脫離,裝配方便,可以提高密封圈的裝配效率,同時本實用新型的密封圈的密封效果較好。也就是說,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密封圈不僅密封效果好,同時在使用時裝配效率也較高。
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密封圈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密封圈的主視圖。
圖3是圖2所示的密封圈在B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4是圖2所示的密封圈沿A-A的剖視圖。
圖5是圖4在C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密封圈的部分結構的剖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鍋蓋組件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密封圈; 11:環形本體;
12:限位部; 121:延伸部;
122:限位筋; 123:倒角;
124:限位唇部; 20:鍋蓋;
30:面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
在本實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參考附圖所示的上、下、左、右;“內、外”是指相對于各部件本身的輪廓的內、外。
基于現有技術中的密封圈存在的密封圈容易從烹飪鍋具上脫離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夠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密封圈,下文將通過具體的實施方式并參考相應的附圖對該密封圈進行詳細的說明。
適當地參考圖1、圖2以及圖3,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本實施方式提供的密封圈10包括環形本體11和限位部12,所述限位部12包括從環形本體11的外緣延伸出的延伸部121以及設置在延伸部121的端部的限位筋122。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限位筋122的限位作用使得密封圈10在安裝至相應的產品時不容易脫離,例如,在將該密封圈10裝配至烹飪鍋具的鍋蓋20的孔位時,由于限位筋122的作用,密封圈10不容易從烹飪鍋具的鍋蓋20內側脫離,裝配方便,可以提高密封圈的裝配效率,同時本實用新型的密封圈的密封效果較好。也就是說,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密封圈不僅密封效果好,同時在使用時裝配效率也較高。
具體的,如圖4和圖5所示,所述限位筋122的邊緣突出于延伸部121的對應的邊緣,以對密封圈起到限位的作用,從而防止密封圈從相應產品(例如電壓力鍋的鍋蓋)上脫離。
其中,對于限位筋122的形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確定,例如,正方形狀等,只要能夠起到防止密封圈10脫離相應產品(例如,電壓力鍋的鍋蓋20)的作用即可。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筋122為矩形狀,所述限位筋122的長度方向與環形本體11的周向一致。其中,這里的“所述限位筋122的長度方向與環形本體11的周向一致”可以這樣理解,如圖1所示,圖中的限位筋122為矩形狀,該限位筋的長度方向為限位筋122在環形本體11上的切向方向或者接近切向方向。也就是說,這里的切向方向可以認為是與環形本體11的周向一致的方向。
另外,為了進一步防止密封圈10從烹飪鍋具的鍋蓋20的孔位脫離,如圖6所示,所述限位筋122的寬度方向上突出于延伸部121的位置設置有用于限位的限位唇部124。
進一步地,由于現有技術中有些密封圈在安裝時不容易裝配到位,因此,本實用新型中通過在限位筋122上設置倒角以實現密封圈10安裝時的導向,具體的,如圖3所示,所述限位筋122的沿長度方向的兩端設置有用于導向的倒角123,從而便于密封圈10裝配到鍋蓋周邊的孔位內。
其中,所述限位部12為多個并沿環形本體11的周向間隔設置,優選地,多個限位部12均勻設置在環形本體11上。另外,對于限位部12的數量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選擇,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12為四個并呈十字交叉設置。
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鍋蓋組件,其中,如圖7所示,所述鍋蓋組件包括鍋蓋20、安裝在鍋蓋20外的面蓋30以及安裝在鍋蓋20內側的密封圈10(可以在鍋蓋20內側的相應位置設置孔位,從而實現密封圈10的安裝),所述密封圈10為上述密封圈,所述限位筋122用于防止密封圈10從鍋蓋20上脫離。
使用時,密封圈通過鍋蓋20周邊的孔位與鍋蓋20接觸,在密封圈10與鍋蓋20的接觸過程中,通過限位筋122的限位作用防止密封圈10從鍋蓋10內側脫落。另外,可以在限位筋122的兩端設置倒角123,這樣在裝配密封圈10時,如果密封圈10未放置到位,可以通過限位筋122兩端的倒角123進行導向。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方面,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烹飪鍋具,所述烹飪鍋具包括上述鍋蓋組件。其中,所述烹飪鍋具可以是電壓力鍋。
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征,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本實用新型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此外,本實用新型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