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與炊事用具有關,具體是指一種搦水笊籬。
背景技術:
做菜工藝中有一種需要對較老或有異味的葉狀蔬菜進行開水煮一會的加工過程,俗稱“過水”或是“砸菜”,通過此過程就能使得許多葉狀蔬菜嫩化及去除異味,變得適口、可口甚至是獨具風味,經此過程后菜品一般都需要趁熱使用一種叫笊籬的帶把柄的多孔用具撈出再及時使用雙手團成菜團相向用力來搦水操作盡力擠出水分,因為一旦變涼后再擠凈水分就變得較為困難,而趁熱雖易擠水卻因熱度較高往往讓人遲疑不決難以下手,這往往會錯過較好的搦水機會;特別是對于加工量較大的食堂,這一問題更顯突出,許多時候,無奈之下的人們往往采取先自然瀝水后再手搦的方式來去水,這樣菜品的水分含量就較大,影響菜品質量,針對上述情況需要一種具備搦水功能的笊籬來解決這一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種搦水笊籬,它可以較好的解決前述的問題。
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如下:它包含笊籬頭、把柄,所述把柄為圓管狀,在其外端頭附近朝上的一面開有一槽口,一將其里端裝置有齒條、外端裝置有推鈕的長條狀的推桿設置在把柄圓管內,推桿里端的齒條伸向笊籬頭附近而外端的推鈕則從把柄槽口處向上露出并嵌接于槽口上,在推桿的中段部位與其正下方的把柄管壁之間裝置有能對推桿支撐且可以左右定位的彈簧組件;一鉤狀的含有鉤軸的掛鉤將其掛鉤部分收攏貼緊到把柄里端頭而將其鉤軸徑向的穿到齒條正上方部位的把柄圓管上,鉤軸上裝置有與齒條相齒合的齒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兩只笊籬相配合來對過水的菜品進行搦水操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設計笊籬的正視圖(非使用狀態,含推桿部件及其連接部件的放大視圖、半剖視圖)。
圖2是本設計笊籬掛鉤放開(使用狀態)的正視圖(此時彈簧組件處于相對于圖1狀的另一種位置狀態)。
圖3是圖1狀態的外觀正視圖。
圖4是本設計笊籬兩個相配合的工作位置狀態正視圖。
圖5是處于擠壓狀態的兩個笊籬的示意圖。
各圖中,1為笊籬頭,2為把柄,3為鉤軸,4為推桿,5為齒塊,6為齒條,7為掛鉤,8為彈簧組件,9為推鈕,10為槽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設計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圖3、圖4、圖5所示,本設計的笊籬包含笊籬頭1、把柄2,所述把柄2為圓管狀,在其外端頭附近朝上的一面開有一槽口10,一將其里端裝置有齒條6、外端裝置有推鈕9的長條狀的推桿4設置在把柄圓管內,推桿4將其里端的齒條6伸向笊籬頭1附近而外端的推鈕9則從把柄槽口10處向上露出并嵌接于槽口上以獲得穩定的支撐,如圖1、圖2的剖視圖部分所示;在推桿4的中段部位與其正下方的把柄管壁之間裝置有能對推桿進行支撐且可以左右定位的彈簧組件8,彈簧組件8由固定于管壁及推桿上的樞轉結構及螺旋狀的壓縮彈簧組成,當推桿被槽口處的推鈕前后推動運動時,彈簧組件可以相對于把柄作或前或后的擺動,藉此能對推桿的靠前或靠后的位置狀態進行定位以使其位置穩定,同時彈簧組件還能對推桿主體進行上下方向的支撐,如圖1、圖2的半剖視圖及細節放大視圖所示;一鉤狀的含有鉤軸3的掛鉤7將其掛鉤部分收攏貼緊到把柄里端頭而將其鉤軸徑向的穿到齒條正上方部位的把柄圓管上,鉤軸3上裝置有與齒條6相齒合的齒塊5,當推桿前后方向的移動時其里端的齒條6就會齒合帶動齒塊5、鉤軸3轉動一定角度(約90度角)來對掛鉤7的位置狀態進行調節,以使其處于放開時的工作狀態或收攏時的非工作狀態,滿足操作需要,如此,本設計的搦水笊籬便描述完畢,具體使用時,當無需進行搦水操作時搦水笊籬可以如常一般的單獨使用,當如前所述需要對過水過的菜品進行搦水作業時可以先用一只笊籬撈出菜品,然后握住另一只笊籬通過推鈕操作其上的掛鉤調節為放開狀態鉤住裝有菜品的笊籬,如圖4、圖5所示狀的進行搦水操作,笊籬間同樣下凹的造形彼此吻合,能將其間的菜品進行充分的擠壓搦水,避免了使用人手直接操作的種種不便,一物多用,方便得力,是笊籬這種常用的炊事用具的一大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