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旅行用品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自動展開小桌板的折疊椅。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在工作之余的空閑生活中,時常需要外出野營度假,而折疊椅則是野營度假的必須裝備,折疊椅可以通過折疊,形成較小的存放空間,便于攜帶。但是,目前的折疊椅的功能單一,張開后只能用于乘坐,不能乘放其余物品(如水杯、手機、食物等),導致使用者要不把這些物品放在地上,要不就帶多一張折疊桌,這樣一來不僅增加了旅行中運送旅行用品的負擔,而且使用時還需要對其進行各自的展開,增加使用者的工作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出一種自動展開小桌板的折疊椅。
本發明的自動展開小桌板的折疊椅,包括伸縮前腿、后腿、靠背支桿、前叉桿組件、后叉桿組件、桌板、桌板連桿和乘坐支桿;所述伸縮前腿的一端鉸接于所述靠背支桿的一端,所述伸縮前腿的另一端鉸接于所述后腿的一端,所述后腿的中部鉸接于所述背支桿的中部,所述前叉桿組件的一側的兩端分別鉸接于所述伸縮前腿的一端和中部,所述后叉桿組件的一側的兩端分別鉸接于后腿的另一端和靠背支桿的另一端;所述乘坐支桿的一端鉸接于所述靠背支桿的中部,所述乘坐支桿的另一端鉸接于所述伸縮前腿的中部;所述桌板的一端鉸接于所述伸縮前腿的中部,所述桌板連桿的一端鉸接于所述伸縮前腿的一端,所述桌板連桿的另一端鉸接于所述桌板的中部或另一端。
優選的,所述伸縮前腿包括外桿和內桿,所述外桿套在所述內桿的外側,所述靠背支桿的一端和桌板連桿的一端鉸接于所述伸縮前腿的內桿;所述后腿的一端和乘坐支桿的另一端鉸接于所述伸縮前腿的外桿;所述前叉桿組件的一側的兩端分別鉸接于所述外桿和內桿。
優選的,所述伸縮前腿的內桿包括內桿本體和頂座,所述頂座套著所述內桿本體,所述頂座設置于所述伸縮前腿的一端;所述靠背支桿的一端和桌板連桿的一端鉸接于所述伸縮前腿的頂座。
優選的,所述后腿為圓弧狀,還設置有扶手軟墊,所述扶手軟墊套在所述后腿的一端的近端部。
優選的,所述靠背支桿為圓弧狀。
優選的,所述桌板設置有圓形凹陷和矩形凹陷,所述圓形凹陷設置于所述桌板的一端,所述矩形凹陷設置于所述桌板的另一端,所述圓形凹陷和矩形凹陷的底部設置有鏤空。
優選的,還設置有側儲物袋和背網兜,所述側儲物袋設置于所述后腿的的一端的近端部;所述折疊椅的凳面和背面由帆布包裹組成,所述背網兜設置于折疊椅的背面。
優選的,所述外桿包括外桿本體和加載五金件,所述加載五金件設置于外桿本體的中部,所述加載五金件包括五金本體、前叉鉸接部、乘坐鉸接部和桌板鉸接部,所述乘坐鉸接部設置于所述五金本體的一端;所述前叉鉸接部設置于本體的一端的近端部的一側,并向外延伸;所述桌板鉸接部設置于五金本體的另一端的另一側,并向外延伸;
所述乘坐支桿鉸接于所述加載五金件的乘坐鉸接部,所述前叉桿組件的兩端鉸接于所述加載五金件的前叉鉸接部,所述桌板鉸接于所述加載五金件的桌板鉸接部。
優選的,還設置有門型構件,所述桌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門型構件的閉口端,所述門型構件的開口端鉸接于所述桌板鉸接部。
本發明的折疊椅具有以下優點:1.設置有桌板,大大增加折疊椅的使用性能;2.收疊后的桌板不會導致折疊椅的體積增加,便于存放、搬運;3.桌板可以隨著折疊椅的展開而自動打開,操作極其簡便;4.桌板、連桿和椅腿成三角形結構,使用穩定可靠,載重能力強;5.折疊椅設計符合人體工學,乘坐舒適;6.折疊椅的收攏和展開都非常簡單便捷。
附圖說明
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內容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任何限制。
圖1是本發明其中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其中一個實施例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本發明其中一個實施例的半收縮狀態的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其中一個實施例的桌板的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其中一個實施例的加載五金件的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其中一個實施例的門型構件的示意圖。
其中:伸縮前腿1;外桿11;內桿12;內桿本體121;頂座122;后腿2;扶手軟墊21;靠背支桿3;前叉桿組件4;后叉桿組件5;桌板6;圓形凹陷61;矩形凹陷62;桌板連桿7;乘坐支桿8;五金本體111;前叉鉸接部112;乘坐鉸接部113;桌板鉸接部114;門型構件63。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本實施例的自動展開小桌板的折疊椅,包括伸縮前腿1、后腿2、靠背支桿3、前叉桿組件4、后叉桿組件5、桌板6、桌板連桿7和乘坐支桿8;所述伸縮前腿1的一端鉸接于所述靠背支桿3的一端,所述伸縮前腿1的另一端鉸接于所述后腿2的一端,所述后腿2的中部鉸接于所述背支桿3的中部,所述前叉桿組件4的一側的兩端分別鉸接于所述伸縮前腿1的一端和中部,所述后叉桿組件5的一側的兩端分別鉸接于后腿2的另一端和靠背支桿3的另一端;所述乘坐支桿8的一端鉸接于所述靠背支桿3的中部,所述乘坐支桿8的另一端鉸接于所述伸縮前腿1的中部;所述桌板6的一端鉸接于所述伸縮前腿1的中部,所述桌板連桿7的一端鉸接于所述伸縮前腿1的一端,所述桌板連桿7的另一端鉸接于所述桌板6的中部或另一端。
本實施例的折疊椅在收縮至展開時,伸縮前腿1從最長狀態慢慢縮至最短狀態,前叉桿組件4和后叉桿組件5也慢慢展開成“X”狀,用于牽拉折疊椅左右兩側的伸縮前腿1、后腿2和靠背支桿3,由于“X”狀的前叉桿組件4和后叉桿組件5組成了多個三角形的結構,因此使得折疊椅的結構非常穩定,后腿2和靠背支桿3也從收縮狀慢慢展開成“X”狀,由于伸縮前腿1不斷地縮短,鉸接于伸縮前腿1中部的桌板6便會自動地慢慢地被桌板連桿7撐開,在完全展開時,桌板連桿7、伸縮前腿1和桌板6成為了一個穩定的三角形結構,使得桌板6具有較高的載重能力,而且非常穩定;折疊椅在展開至收縮時,只要對折疊椅的四個端角的其中兩個施加向內收縮的作用力,便可以試試對折疊椅的收縮工作,收縮時,伸縮前腿1慢慢增長,桌板6便會自動地慢慢地被桌板連桿7拉著收攏起來。如此一來,本實施例的折疊椅既能輕易地打開、收縮,而且其自帶的桌板6還可以自動地進行展開,無需為了展開桌板6而進行外加的動作,操作極其簡便。
優選的,所述伸縮前腿1包括外桿11和內桿12,所述外桿11套在所述內桿12的外側,所述靠背支桿3的一端和桌板連桿7的一端鉸接于所述伸縮前腿1的內桿12;所述后腿2的一端和乘坐支桿8的另一端鉸接于所述伸縮前腿1的外桿11;所述前叉桿組件4的一側的兩端分別鉸接于所述外桿11和內桿12。如此設置,外桿11把內桿12進行包裹,使得折疊椅的外形美觀,而且避免了伸縮桿進行伸縮動作時容易把使用者的手指夾傷的問題。
優選的,所述伸縮前腿1的內桿12包括內桿本體121和頂座122,所述頂座122套著所述內桿本體121,所述頂座122設置于所述伸縮前腿1的一端;所述靠背支桿3的一端和桌板連桿7的一端鉸接于所述伸縮前腿1的頂座122。設置頂座122可以在折疊椅完全展開時,把外桿11的端部抵著,作為折疊椅其中一個重要的承重部件,使得外桿11不需要直接與地面接觸,避免把地面上的異物帶進外桿11和內桿12之間,而頂座122的兩個端部可以設置腳墊等軟性物質,可以讓其與地面和外桿11的端部進行軟接觸,增加部件的使用壽命。
優選的,所述后腿2為圓弧狀,還設置有扶手軟墊21,所述扶手軟墊21套在所述后腿2的一端的近端部。設置圓弧狀的后腿2,可以使得后腿2的上半段具有扶手的作用,符合人體工學,讓使用者舒適地進行扶握,設置扶手軟墊21可以避免使用者直接與后腿2進行接觸,增加使用的舒適性。
優選的,所述靠背支桿3為圓弧狀,一方面可以使得其下半段與后腿2下半段的間距增長,增加折疊椅的穩定性;另一方面,圓弧彎曲狀的靠背更加符合人體工學,使得使用者在靠背時更加舒適。
更具體的,所述桌板6設置有圓形凹陷61和矩形凹陷62,所述圓形凹陷61設置于所述桌板6的一端,所述矩形凹陷62設置于所述桌板6的另一端,所述圓形凹陷61和矩形凹陷62的底部設置有鏤空。設置圓形凹陷61和矩形凹陷62可以在桌板6展開時放置水杯、飲料瓶、手機和錢包的物品,而底部設置有鏤空可以使得放置的物品發生漏水時,把水分走,也便于清潔;更具體的,所述矩形凹陷62的底部向一側傾斜,如此設置,可以便于盛放物品的拿取。
優選的,還設置有側儲物袋和背網兜,所述側儲物袋設置于所述后腿2的的一端的近端部;所述折疊椅的凳面和背面由帆布包裹組成,所述背網兜設置于折疊椅的背面。如此設置,可以在增加折疊椅的儲物功能的同時,不影響其收縮折疊后的存放面積和重量。
優選的,所述外桿11包括外桿本體和加載五金件,所述加載五金件設置于外桿本體的中部,所述加載五金件包括五金本體111、前叉鉸接部112、乘坐鉸接部113和桌板鉸接部114,所述乘坐鉸接部113設置于所述五金本體111的一端;所述前叉鉸接部112設置于本體111的一端的近端部的一側,并向外延伸;所述桌板鉸接部114設置于五金本體111的另一端的另一側,并向外延伸;
所述乘坐支桿8鉸接于所述加載五金件的乘坐鉸接部113,所述前叉桿組件4的兩端鉸接于所述加載五金件的前叉鉸接部112,所述桌板6鉸接于所述加載五金件的桌板鉸接部114。如此設置,可以使乘坐支桿8、桌板6和前叉桿組件4分別鉸接于外桿11的加載五金件上,一方面避免了上述組件打孔安裝在外桿本體上,而導致外桿本體的強度降低,另一方面,降低了加工難度和提高加工精度,只需采用批量生成出來的加載五金件安裝在外桿本體上即可,無需再在外桿本體上進行人工的鉆孔等工序;優選的,所述加載五金件的另一端設置有固定通孔,所述乘坐鉸接部113也設置有鉸接通孔,所述加載五金件采用螺絲或鉚釘等方式,通過固定通孔和鉸接通孔進行固定在外桿本體的中部的外壁。
優選的,還設置有門型構件63,所述桌板6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門型構件63的閉口端,所述門型構件63的開口端鉸接于所述桌板鉸接部114;更具體的,桌板6完全展開時,所述門型構件63設置于所述桌板鉸接部114的上方。如此設置,可以讓桌板鉸接部114承載了桌板6的重力,避免桌板6的重力全部壓在外桿本體的側壁上,不僅增加了桌板6的載重能力,而且使得外桿本體可以采用更加輕質化的材料(如鋁合金等),降低整個折疊椅的重量。
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發明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發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發明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