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日常生活用品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計量勺。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勺子多種多樣,各式選材且形狀豐富,但其主要都是用來攪拌和挖、舀食物,功能較為單一。我們日常生活中有時服用一些液體時需要精確到毫升,因使用量杯較為麻煩很多人直接用勺子對攝取量進行估計并服用,這樣通常存在攝取量不準確的問題,可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計量勺,實現了勺子精確攝取的功能。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計量勺,包括勺體,勺體中嵌套有計量器。
其中計量器包括抽拉管,抽拉管一端設置有攝取頭,抽拉管另一端設置有抽拉管端面板,抽拉管側面設有刻度值,且抽拉管中設置有拉壓桿,拉壓桿在抽拉管中的一端包裹有密封圈,拉壓桿在抽拉管外的一端設置有按手。
其中勺體包括勺頭,勺頭連接有勺柄,勺柄上與攝取頭的對應位置處設置有流出孔,且勺柄上設置有與計量器的結構相匹配的計量器放置槽。
本發(fā)明的特點還在于,
其中勺柄上與抽拉管端面板的對應位置處設置有端面孔。
其中抽拉管端面板表面設置有小凸塊。
其中端面孔側壁與所述的小凸塊的對應位置設置有凹槽。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一種計量勺可以將服用物品的攝取和喂送分開,避免了服用物品的污染,在攝取時可根據刻度值攝取需要的服用量,使服用量更為精確,同時計量器還可以暫時的儲存一定量的所需服用的液體,且本發(fā)明一種計量勺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適用性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一種計量勺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一種計量勺中計量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一種計量勺中勺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抽拉管,2.攝取頭,3.抽拉管端面板,4.刻度值,5.拉壓桿,6.密封圈,7.按手,8.勺頭,9.勺柄,10.流出孔,11.計量器放置槽,12.端面孔,13.小凸塊,14.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
一種計量勺,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勺體,勺體中嵌套有計量器。其中計量器結構如圖2所示,包括抽拉管1,抽拉管1一端設置有攝取頭2,抽拉管1另一端設置有抽拉管端面板3,抽拉管端面板3表面設置有小凸塊13,抽拉管1側面設有刻度值4,抽拉管1中設置有拉壓桿5,拉壓桿5在抽拉管1中的一端包裹有密封圈6,拉壓桿5在抽拉管1外的一端設置有按手7。其中勺體結構如圖3所示,包括勺頭8,勺頭8連接有勺柄9,勺柄9上與攝取頭2的對應位置處設置有流出孔10,勺柄9上設置有與計量器的結構相匹配的計量器放置槽11,且勺柄9上與抽拉管端面板3的對應位置處設置有端面孔12,且端面孔12側壁與小凸塊13的對應位置設置有凹槽14。
其中小凸塊13和與之相匹配的凹槽14的作用是,當小凸塊13正好嵌入凹槽14中時,固定抽拉管端面板3的位置,從而使勺體與計量器的嵌套更加緊密。
在使用本發(fā)明一種計量勺在使用時,將計量器取下,將拉壓桿5向抽拉管1中推,推到推不動為止,排出抽拉管1中的大部分空氣,使攝取頭2伸入所需服用液體中,向外拉動拉壓桿5,根據刻度值4攝取所需用量,再將計量器放置入計量器放置槽11中,使攝取頭2正好插入流出孔10中,且小凸塊13正好置于凹槽14中,此時計量器與勺體緊密嵌套,服用時,將拉壓桿5向抽拉管1中緩慢推動,使服用的液體流入勺頭8中,再將所需服用的液體喂送到口中即可。
通過上述方式,本發(fā)明一種計量勺不僅可以精確的盛裝,還將所服用液體的攝取和喂送分開,避免了所服用液體的污染,同時計量器還可以暫時的儲存一定量的所需服用的液體,且本發(fā)明一種計量勺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適用性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