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課堂用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儲物課桌椅。
背景技術:
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到課桌和課桌椅。隨著孩子的學業任務增多,學習壓力增大,使用到的教材、參考書、習題冊的數量也逐漸增多。在現有的課堂上的儲物空間漸漸已經無法滿足學生需求,學生將學習資料除了擺放在隨身攜帶的書包和課桌中的抽屜外,只能將余下的學習資料堆積在課桌上,使得原本并不寬裕的寫字區域更為狹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功能儲物課桌椅,在椅凳下部增設有儲物件,且具備良好的防潮、固定、防塵作用,且能輕易將學習資料放入和取出,增加了易用性和體驗感。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多功能儲物課桌椅,包含椅體,所述椅體包含椅背、椅凳和椅腿,所述椅凳底部還設有用于存放物品的儲物件,所述儲物件包含空腔,且至少一面開口;還包含能在空腔中推出的推出件,所述推出件包含在豎直方向延伸的推板、連接在所述推板上的轉軸、套設在所述轉軸上且用于與所述儲物件頂壁抵觸的抵觸輪。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推板上連接有拉桿。
學生坐在所述椅凳上,將書包或者其他的學習資料可以放置進所述儲物件.所述儲物件包含空腔和至少一面的開口,可成一框型。放置進所述儲物件后可以直接用手取出,若是放置的比較深,可以學生拉動所述拉桿,所述拉桿帶動所述推板從所述內腔中推出,帶動所述內腔中的物品,便于取出,無需學生在課堂上需要轉身下蹲即可完成在所述內腔較為深處的位置擺放的物品,所述抵觸輪與所述頂壁接觸,滑動的過程聲音小,避免存取物品時發出較大聲音影響課堂秩序。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儲物件包含側壁,在所述側壁上開設有折彎棱,所述折彎棱在豎直方向延伸,包含傾斜延伸的延伸部和連接相鄰所述延伸部的折角連接部。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在所述折彎棱中設有濾網。
所述折彎棱的設計是本技術方案的一個重點,所述折彎棱的作用有三,一方面,經過申請人的實驗,所述折彎棱的折彎延伸設計,利于聲波的吸收和反射,有一定的靜音效果,第二,折彎的設計使得所述側壁能利用這部分的豎直形變來進行緩沖和吸能,起到學生坐在上面抗震吸能的作用,第三,所述折角連接部的折角設計能擴展視線,能觀察到所述內腔中的物品存放位置情況。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儲物件包含底壁和頂壁,還包含連接在所述底壁上,用于支撐所述頂壁的擺動支撐部。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擺動支撐部包含連接在所述底壁上的基座,與所述基座鉸接且能在豎直方向翻轉的鉸接桿和連接在所述鉸接桿末端的支撐頭,所述支撐頭端部設有彈性墊塊。
當學生把物品,諸如書包,放入所述內腔,書包自然就將所述鉸接桿放倒,所述鉸接桿翻轉。而在所述內腔中不放置物品時,用戶用手拉動所述鉸接桿,將所述鉸接桿與水平面垂直,使得所述彈性墊塊與所述頂壁抵觸。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底壁上開設有多個留槽。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底壁上還連接有能相對所述底壁滑動,且用于切換所述留槽開啟閉合狀態的調節板。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調節板上開設有與所述留槽形狀匹配的匹配槽,所述調節板上還連接有調節桿。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底壁上設有外凸且具備彈性的弧凸護指部,所述弧凸護指部呈弧形。
當物品放置的比較淺,無需用所述推出件協助推出時,學生坐在所述椅凳上,兩手從下方直接伸入所述內腔。在這個姿勢拿物件的時候,學生并不下蹲,看不到西方的情況,所述弧凸護指部的圓弧外凸設計一方面提供盲點方向辨認,另一方面也保護學生的手指和手腕不被刮傷。
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學生可以將學生資料存放在所述儲物件中。
2、所述折彎棱的設計具有靜音、利于觀察和抗震穩定的作用。
3、用戶可以使用所述推出件將物品取出。
4、所述弧凸護指部在用戶用手操作的時候提供保護。
5、所述擺動支撐部能翻轉,在放入物件時放倒不發生干涉,在不放入物件時可提供支撐力。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的示意圖;
圖2是儲物件的示意圖;
圖3是儲物件另一個方向的示意圖;
圖4是推出件的示意圖。
圖中:
1、椅體,11、椅凳,12、椅背,13、椅腿,2、儲物件,21、側壁,22、折彎棱,23、擺動支撐部,24、底壁,241、留槽,25、弧凸護指部,26、調節板,261、調節桿,262、匹配槽,3、推出件,31、推板,32、拉桿,33、抵觸輪,34、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實施例1,如圖1—圖4所示,一種多功能儲物課桌椅,包含椅體1,椅體1包含椅背12、椅凳11和椅腿13,椅凳11底部還設有用于存放物品的儲物件2,儲物件2包含空腔,且至少一面開口;還包含能在空腔中推出的推出件3,推出件3包含在豎直方向延伸的推板31、連接在推板31上的轉軸34、套設在轉軸34上且用于與儲物件2頂壁抵觸的抵觸輪33。推板31上連接有拉桿32。
學生坐在椅凳11上,將書包或者其他的學習資料可以放置進儲物件2.儲物件2包含空腔和至少一面的開口,可成一框型。放置進儲物件2后可以直接用手取出,若是放置的比較深,可以學生拉動拉桿32,拉桿32帶動推板31從內腔中推出,帶動內腔中的物品,便于取出,無需學生在課堂上需要轉身下蹲即可完成在內腔較為深處的位置擺放的物品,抵觸輪33與頂壁接觸,滑動的過程聲音小,避免存取物品時發出較大聲音影響課堂秩序。
儲物件2包含側壁21,在側壁21上開設有折彎棱22,折彎棱在豎直方向延伸,包含傾斜延伸的延伸部和連接相鄰延伸部的折角連接部。在折彎棱22中設有濾網。
折彎棱22的設計是本技術方案的一個重點,折彎棱22的作用有三,一方面,經過申請人的實驗,折彎棱22的折彎延伸設計,利于聲波的吸收和反射,有一定的靜音效果,第二,折彎的設計使得側壁21能利用這部分的豎直形變來進行緩沖和吸能,起到學生坐在上面抗震吸能的作用,第三,折角連接部的折角設計能擴展視線,能觀察到內腔中的物品存放位置情況。
儲物件2包含底壁24和頂壁,還包含連接在底壁24上,用于支撐頂壁的擺動支撐部23。擺動支撐部23包含連接在底壁24上的基座,與基座鉸接且能在豎直方向翻轉的鉸接桿和連接在鉸接桿末端的支撐頭,支撐頭端部設有彈性墊塊。
當學生把物品,諸如書包,放入內腔,書包自然就將鉸接桿放倒,鉸接桿翻轉。而在內腔中不放置物品時,用戶用手拉動鉸接桿,將鉸接桿與水平面垂直,使得彈性墊塊與頂壁抵觸。
底壁24上開設有多個留槽241。底壁24上還連接有能相對底壁24滑動,且用于切換留槽241開啟閉合狀態的調節板26。調節板26上開設有與留槽241形狀匹配的匹配槽262,調節板26上還連接有調節桿261。底壁24上設有外凸且具備彈性的弧凸護指部25,弧凸護指部25呈弧形。
當物品放置的比較淺,無需用推出件3協助推出時,學生坐在椅凳11上,兩手從下方直接伸入內腔。在這個姿勢拿物件的時候,學生并不下蹲,看不到西方的情況,弧凸護指部25的圓弧外凸設計一方面提供盲點方向辨認,另一方面也保護學生的手指和手腕不被刮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