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家用餐桌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附帶軟帶編織的家用餐桌。
背景技術:
家用餐桌是餐廳中最重要的家具,是一家人聚首進食的重要之處,維系著一家人感情、健康和運氣的作用。由于實木是不斷呼吸的有機體,建議放置在溫濕度合宜的環境里,同時須避免飲料、化學藥劑或過熱的物體放置在表面,以免損傷木質表面的天然色澤。必須重視日常的清潔與保養,才能使實木餐桌餐椅歷久彌新。隨著長久使用,實木餐桌餐椅的漆膜將逐漸失去光澤,這時只需將拋光膏一類性質的光劑均勻涂于干凈軟布上,然后輕輕擦拭待拋光表面,再用干凈的軟布擦拭一遍即可。另外,不要將超過80度的物體放于油漆表面。擦拭實木餐桌椅最好選用軟布,切忌硬物碰傷、戳傷桌椅的漆膜。在夏季來臨時更要注意實木餐桌椅的養護。在夏季,經常會出現溫度過高、過于干燥或者雨水過多、過于潮濕的極端天氣現象。由于木材方向異性,這種天然屬性導致木材在各方面的伸縮率相差很大,所以木材的變形及開裂在餐桌餐椅的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為避免類似情況發生,需將實木餐桌餐椅使用環境的溫濕度控制在相對濕度35%-60%,溫度10度-30度的范圍。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于家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美觀和實用等目的,很多家庭在餐桌上鋪設軟帶編織,即可防止餐具燙壞餐桌面板又能提高美觀度,然而現有的家用餐桌大多結構簡單,鋪設軟帶編織的餐桌隨然美觀,但不易清理,容易藏污納垢,無法滿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不能給使用者帶來良好的使用體驗,為此我們設計出一種附帶軟帶編織的家用餐桌,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附帶軟帶編織的家用餐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附帶軟帶編織的家用餐桌,包括餐桌主體,所述餐桌主體的桌面設置有環形框架,且環形框架的兩端均設置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之間轉動連接有桌面板,所述桌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一側設置有為人造大理石層,遠離人造大理石層的一側設置為竹編層,所述桌面板的兩側均設置有兩組伸縮槽,且伸縮槽位于桌面板的邊緣處設置有開口,所述伸縮槽內設置有伸縮彈簧,所述伸縮彈簧連接有卡緊柱,所述卡緊柱通過開口延伸至伸縮槽的外部,所述環形框架的兩側邊緣均設置有兩組貫穿的卡緊槽,所述卡緊槽內活動設置有退桿,所述退桿延伸至卡緊槽遠離桌面板的一側端外部,所述環形框架的兩側邊緣下方均通過轉軸設置有限位桿。
優選的,所述桌面板的大小與環形框架的大小相適配。
優選的,所述卡緊柱活動卡接在卡緊槽內。
優選的,所述基板、人造大理石層和竹編層的大小相等,且三層的接觸側均通過熱熔粘接以及壓合而成。
優選的,所述桌面板的上表面與環形框架的上表面齊平。
優選的,所述基板采用實心木材制造而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中將桌面板與桌體分體設置,桌面板可旋轉一側的設置有竹編層,一側設置有大理石層,使用者可隨意旋轉桌面板,根據實際需求使用竹編層還是大理石層,且桌面板固定牢固,滿足了使用者的多種使用需求,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體驗,本使用新型設計新穎,使用便捷,使得家用餐桌能夠滿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給使用者的生活帶來便利,適宜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附帶軟帶編織的家用餐桌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附帶軟帶編織的家用餐桌的俯視圖;
圖3為圖1的b處放大圖;
圖4為圖2的a處放大圖;
圖5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附帶軟帶編織的家用餐桌的桌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5,一種附帶軟帶編織的家用餐桌,包括餐桌主體,餐桌主體的桌面設置有環形框架1,且環形框架1的兩端均設置有旋轉軸2,旋轉軸2之間轉動連接有桌面板3,桌面板3的上表面與環形框架1的上表面齊平,桌面板3的大小與環形框架1的大小相適配,桌面板3包括基板31,基板31的一側設置有為人造大理石層32,遠離人造大理石層32的一側設置為竹編層33,基板31、人造大理石層32和竹編層33的大小相等,且三層的接觸側均通過熱熔粘接以及壓合而成,基板31采用實心木材制造而成,桌面板3的兩側均設置有兩組伸縮槽4,且伸縮槽4位于桌面板3的邊緣處設置有開口,伸縮槽4內設置有伸縮彈簧5,伸縮彈簧5連接有卡緊柱6,卡緊柱6活動卡接在卡緊槽7內,卡緊柱6通過開口延伸至伸縮槽4的外部,環形框架1的兩側邊緣均設置有兩組貫穿的卡緊槽7,卡緊槽7內活動設置有退桿8,退桿8延伸至卡緊槽7遠離桌面板3的一側端外部,環形框架1的兩側邊緣下方均通過轉軸設置有限位桿9。
本發明在使用時,使用者可根據使用情況,通過旋轉軸2靈活轉動桌面板3的竹編層33朝上,還是人造大理石層32朝向,并通過桌面板3兩側的卡緊柱6卡緊在環形框架1兩側的卡緊槽7中,轉動限位桿9對桌面板3進行限位和固定,防止使用過程中發生旋轉,想要進行旋轉時,轉動限位桿9使其與環形框架1側邊平行,按壓退桿8使得卡緊柱6從卡緊槽7中退出,即可對桌面板3進行旋轉,滿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