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衣帽架,具體涉及傘骨結構的衣帽架。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存在著各式各樣的衣帽架,款式多樣,形式豐富。傘式衣帽架最突出的優點是可以收起支架,就像收傘一樣。利用連桿機構的原理,形式簡單且美觀。在搬運和使用時都十分方便,在不需要使用時可以收起來放在角落,節省空間。主要用的材料是木材,還有少部分的金屬連接鍵和腿上的硅膠保護套。給人居家的親和感,可以適用任何風格的家居環境。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傘式衣帽架。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這種傘式衣帽架,包括主干、支腳、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支架、第三連接孔、第四連接孔、彈簧支撐擋塊、滑動件、連桿、第五連接孔、第六連接孔和連接件,所述連桿的上部分一小段作單桿設計,單桿上設有第五連接孔,所述連桿下部分一長段作雙桿設計,為u形桿,u形桿上設有兩個對應的第六連接孔;所述支架的上半部分是棒形結構,下半部分是長方體結構,所述支架的中部設有第三連接孔,下端設有第四連接孔,所述支架的棒形部分與連桿的u形桿相配合,即支架棒形部分的直徑與連桿的u形桿的兩桿之間的距離相配合,支架的棒形端面與第三連接孔之間的距離等于連桿上的第五連接孔與第六連接孔之間的距離;所述支架和連桿在第三連接孔和第六連接孔處用連接件連接;所述主干為圓柱體結構,表面設有與支架和連桿相配合的凹槽結構,所述主干凹槽結構的上端分別與連桿在第五連接孔處連接;所述滑動件外觀為圓柱體結構,中心通孔,滑動件內部為可與主干和支架配合的槽口,滑動件可在主干上滑動,所述滑動件與支架在第四連接孔處連接;所述主干上部設有彈簧支撐擋塊,所述彈簧支撐擋塊是個斜坡結構,彈簧支撐擋塊可縮入主干中;
傘式衣帽架下端部分的結構與上端部分相似,所述支腳與支架形狀大小相同,所述支腳的上半部分是長方體結構,下半部分是棒形結構,所述支腳的中部設有第一連接孔,上端設有第二連接孔,所述支腳的棒形部分與連桿的u形桿相配合,即支腳棒形部分的直徑與連桿的u形桿的兩桿之間的距離相配合,支腳的棒形端面與第一連接孔之間的距離等于連桿上的第五連接孔與第六連接孔之間的距離;所述支腳和連桿在第一連接孔和第六連接孔處用連接件連接;所述主干下端與連桿在第五連接孔處連接;所述滑動件與支腳在第二連接孔處連接;所述主干下部設有彈簧支撐擋塊,彈簧支撐擋塊可縮入主干中。
作為優選:開放狀態的支架、連桿與主干上對應的凹槽結構形成一個底角為30°的等腰三角形,開放狀態的支腳、連桿與主干上對應的凹槽結構形成一個底角為30°的等腰三角形。
作為優選:所述支腳與地面接觸端使用硅膠保護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傘式衣帽架將傘和衣帽架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主干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設有支架和支腳,利用傘骨結構的連桿機構原理可以收起支架和支腳,實現了衣帽架收放搬運和創新美觀的需求。支架、連桿與主干上對應的凹槽結構形成一個底角為30°的等腰三角形,增強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部分零件的放大圖;
圖3是收攏狀態下的局部放大圖;
附圖標記說明:主干1、支腳2、第一連接孔2-1、第二連接孔2-2、支架3、第三連接孔3-1、第四連接孔3-2、彈簧支撐擋塊4、滑動件5、連桿6、第五連接孔6-1、第六連接孔6-2、連接件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下述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的傘式衣帽架利用傘骨結構的連桿機構原理可以收起支架和支腳,滿足收放需求,方便搬運。所述傘式衣帽架包括主干1、支腳2、支架3、彈簧支撐擋塊4、滑動件5、連桿6、連接件7。如圖2所示,所述連桿6的上部分一小段作單桿設計,單桿上設有第五連接孔6-1;所述連桿6下部分一長段作雙桿設計,為u形桿,u形桿上設有兩個對應的第六連接孔6-2。所述支架3的上半部分是棒形結構,下半部分是長方體結構;所述支架3的中部設有第三連接孔3-1,下端設有第四連接孔3-2;所述支架3的棒形部分與連桿6的u形桿相配合,即支架3棒形部分的直徑與連桿6u形桿的兩桿之間的距離相配合,支架3的棒形端面與第三連接孔3-1之間的距離等于連桿6上的第五連接孔6-1與第六連接孔6-2之間的距離;所述支架3和連桿6在第三連接孔3-1和第六連接孔6-2處用連接件7連接,支架3與連桿6可相對轉動。所述主干1為圓柱體結構,高度150mm,表面設有四道與支架3和連桿6相配合的凹槽結構;所述主干1四道凹槽結構的上端分別與連桿6在第五連接孔6-1處連接,主干1和連桿6可相對轉動。所述滑動件5外觀為圓柱體結構,中心通孔,滑動件5內部為可與主干1和支架3配合的花型結構,滑動件5可在主干1上滑動;所述滑動件5與支架3在第四連接孔3-2處連接,支架3可相對滑動件5轉動。所述主干1上部設有彈簧支撐擋塊4,所述彈簧支撐擋塊4是個斜坡結構,類似于傘桿上的結構,即當衣帽架的支架3從收攏狀態到打開狀態時,滑動件5在主干1上向上滑動,滑動件5對彈簧支撐擋塊4施加壓力,彈簧支撐擋塊4縮入主干1中,使滑動件5流暢正常地向上滑動,直至滑動件5到達彈簧支撐擋塊4的上方,由于彈簧支撐擋塊4的斜坡結構,可以阻擋滑動件5向下滑動,此時衣帽架的支架3處于開放狀態,支架3、連桿6與主干1上對應的凹槽結構形成一個底角為30°的等腰三角形,增強穩定性。
傘式衣帽架下端部分的結構與上端部分相似,所述支腳2與支架3形狀大小相同。所述支腳2的上半部分是長方體結構,下半部分是棒形結構;所述支腳2的中部設有第一連接孔2-1,上端設有第二連接孔2-2;所述支腳2的棒形部分與連桿6的u形桿相配合,即支腳2棒形部分的直徑與連桿6u形桿的兩桿之間的距離相配合,支腳2的棒形端面與第一連接孔2-1之間的距離等于連桿6上的第五連接孔6-1與第六連接孔6-2之間的距離;所述支腳2和連桿6在第一連接孔2-1和第六連接孔6-2處用連接件7連接,支腳2與連桿6可相對轉動。所述主干1下端與連桿6在第五連接孔6-1處連接,主干1和連桿6可相對轉動。所述滑動件5與支腳2在第二連接孔2-2處連接,支腳2可相對滑動件5轉動。所述主干1下部設有彈簧支撐擋塊4,即當衣帽架的支腳2從收攏狀態到打開狀態時,滑動件5在主干1上向下滑動,滑動件5對彈簧支撐擋塊4施加壓力,彈簧支撐擋塊4縮入主干1中,使滑動件5流暢正常地向下滑動,直至滑動件5到達彈簧支撐擋塊4的下方,由于彈簧支撐擋塊4的斜坡結構,可以阻擋滑動件5向上滑動,此時衣帽架的支腳2處于開放狀態,支腳2、連桿6與主干1上對應的凹槽結構形成一個底角為30°的等腰三角形,增強穩定性。所述傘式衣帽架主體材料是木材,還有少部分的金屬連接鍵,所述支腳2與地面接觸端使用硅膠保護套。
打開衣帽架的支架3時,握住滑動件5向上滑動,利用連桿機構原理,支架3與連桿6展開,當滑動件5對彈簧支撐擋塊4施加壓力,彈簧支撐擋塊4縮入主干1中,使滑動件5流暢正常地向上滑動,直至滑動件5到達彈簧支撐擋塊4的上方,由于彈簧支撐擋塊4的斜坡結構,可以阻擋滑動件5向下滑動,此時衣帽架的支架3便處于開放狀態,支架3、連桿6與主干1上對應的凹槽結構形成一個底角為30°的等腰三角形,增強穩定性。收攏衣帽架的支架3時,對彈簧支撐擋塊4施壓,滑動件5便可向下滑動,利用連桿機構原理,支架3與連桿6收攏。打開和收攏支腳2的方法與支架3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