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窗簾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豎向百葉窗簾。
背景技術:
現有的垂直百葉簾一般包括多個豎向設置的簾片,簾片一般由硬質材料制成,例如PVC等塑料材質、竹木質、鋁塑材質。目前也有柔性編織材料制成的百葉簾,例如專利號為“200920023503.5”、名稱為“由織物制成的垂直百葉窗簾布”,該窗簾布包括透明的簾布本體和若干依次排列的不透明的葉片,葉片包括內片和外片且每一葉片均為側邊部連為一體、中間分離的雙層結構。該窗簾布由織物編織制成,簾布本體和各個葉片織成一體結構,葉片的內、外片之間還需穿插剛性較強的支撐片。該種結構形式的窗簾在具體使用中存在如下問題:1)整個窗簾為一體結構,無法從中間分開,例如當窗簾用在客廳與陽臺之間時,需要將整個窗簾打開后才能過人,使用不便;2)每個葉片內均需要增加支撐片,結構復雜,加工難度大且成本高。
除上述問題之外,由于垂直百葉簾的每個簾片既要滑動又要轉動,簾片一般跟隨掛鉤完成滑動和轉動動作,掛鉤安裝在滑軌上,現有的各種滑軌式的垂直百葉簾驅動機構存在多種問題,例如拉線操作不方便,使用壽命短等。基于本申請的特殊結構的垂直百葉簾,本申請將附帶的對垂直百葉簾的驅動結構一并進行改進,以達到窗簾操作靈活方便,使用壽命長的目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外形美觀、操控穩定可靠、使用壽命長的垂直百葉窗簾。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垂直百葉窗簾的結構特點是包括多條由織物織成且呈長條狀并豎向延伸的簾片,簾片包括中間的透光部和分別位于透光部兩側的兩個遮光部,透光部和遮光部織為一體;簾片彎折形成橫截面呈“U”形的U形簾且簾片的兩個遮光部形成U形簾的兩個側邊、簾片的透光部形成U形簾的彎弧邊,相鄰兩條U形簾側邊的頂端部通過一個卡夾夾持并連接為一體,位于最外側的兩條U形簾外側邊的頂端部分別單獨通過一個卡夾夾持,各卡夾分別通過掛鉤連接在垂直百葉窗滑軌上。
采用上述結構,由織物織成柔性簾片,并將簾片彎折成U形簾,多個簾片依次排列形成窗簾,立體效果好,外觀美觀;相鄰兩個遮光部對合并通過一個卡夾控制,利用遮光部的自身重力即可保證簾片的下垂效果,不需要額外設置支撐片或插片,結構更簡單實用;各簾片采用分離式的結構,可方便在各個位置打開,從而可將窗簾安裝在客廳與陽臺之間,以方便過人。
所述透光部的織物編織密度小于遮光部且透光部的厚度也小于遮光部,或者遮光部由深色線織制在簾片本體的兩側而形成。透光部為帶網孔的薄紗,遮光部可采用和透光部相同的織物織成,但是遮光部的編織密度以及編織厚度要大于透光部,以實現遮光目的;或者遮光部由黑色或其它深色織物織制在薄紗上,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編織密度和厚度。
所述卡夾包括條形板、固接在條形板上兩個插裝柱以及可套接在插裝柱上的套環,插裝柱的端部設置有可將套環卡住的外張式彈性夾,U形簾兩個側邊的頂端開設有與插裝柱對應的插裝孔;條形板的頂端開設通孔且由該通孔形成掛鉤。該結構中,條形板的長度與遮光部的寬度相匹配,安裝時,先相鄰兩條U形簾的側邊上的插裝孔對應,然后將插裝柱穿過插裝孔,之后再扣上套環即可,結構簡單,安裝拆卸均十分方便快捷。
所述垂直百葉窗滑軌包括軌道殼體、滑動安裝在軌道殼體上的多個滑塊,滑塊上轉動連接有轉動銷,掛鉤連接在轉動銷的底端,軌道殼體上安裝有可驅動轉動銷轉動的轉動驅動機構以及可帶動滑塊滑動的滑動驅動機構。卡夾和掛鉤跟隨轉動銷轉動,以實現遮光部的翻轉,卡夾和掛鉤跟隨滑塊滑動,以實現各簾片滑移,進而實現窗簾整體打開和關閉。
所述轉動驅動機構包括轉動安裝在軌道殼體上的花鍵軸、固接在花鍵軸其中一端的珠鏈輪和可驅動珠鏈輪轉動的珠鏈拉繩;花鍵軸從各滑塊的中部穿過,滑塊的內部設置空腔,空腔內設置有與花鍵軸滑動配合的花鍵套,花鍵套的外部設置有外螺紋;轉動銷的頂部伸入滑塊的空腔內且轉動銷的頂端部安裝有蝸輪,蝸輪與花鍵套上的外螺紋配合且在花鍵套的轉動作用下帶動蝸輪轉動。該結構中,滑塊通過花鍵套與花鍵軸滑動配合,花鍵軸轉動時,帶動花鍵套轉動,進而帶動蝸輪和轉動銷轉動,從而可對轉動銷底端安裝的簾片遮光部進行翻轉控制,以實現調光。其中,花鍵套上的外螺紋與蝸輪的配合結構為蝸輪蝸桿式結構,借助該結構實現花鍵軸到轉動銷之間的動力傳遞。
所述滑動驅動機構包括通過多個繩輪安裝在軌道殼體上的拉繩,拉繩的兩個端部均連接在同一個滑塊上且該滑塊的位置靠近軌道殼體其中一端,拉繩的中部從軌道殼體的另一端穿出,滑塊上開設有可供拉繩穿過的滑塊通孔,相鄰滑塊之間連接有長度相同的連接繩。該結構中,利用拉繩拉動最遠端的滑塊滑動,當進行窗簾整體打開操作時,最遠端的滑塊通過連接繩將各滑塊依次拉開,各滑塊之間的距離即為連接繩的長度;當進行窗簾整體關閉操作時,也是通過最遠端的滑塊將各滑塊推到一起。上述滑動驅動機構和轉動驅動機構的結構穩固,操控方便可靠,與現有的各種窗簾滑軌相比更耐用,使用壽命更長。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外形美觀、操控穩定可靠和使用壽命長的優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窗簾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其中一個簾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卡夾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垂直百葉窗滑軌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沿圖4中A-A方向的剖視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6為沿圖4中B-B方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中的C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本實用新型的垂直百葉窗簾包括多條由織物織成且呈長條狀并豎向延伸的簾片2,簾片2包括中間的透光部21和分別位于透光部21兩側的兩個遮光部22,透光部21和遮光部22織為一體;簾片2彎折形成橫截面呈“U”形的U形簾且簾片2的兩個遮光部22形成U形簾的兩個側邊、簾片2的透光部21形成U形簾的彎弧邊,相鄰兩條U形簾側邊的頂端部通過一個卡夾3夾持并連接為一體,位于最外側的兩條U形簾外側邊的頂端部分別單獨通過一個卡夾3夾持,各卡夾3分別通過掛鉤4連接在垂直百葉窗滑軌上。
上述結構中,由織物織成柔性的簾片2,并將簾片2彎折成U形簾,多個簾片2依次排列形成窗簾,立體效果好,外觀美觀;相鄰兩個遮光部對合并通過一個卡夾3控制,利用兩遮光部的自身重力即可保證簾片的下垂效果,不需要額外設置支撐片或插片,結構更簡單實用;各簾片2采用分離式的結構,可方便在各個位置打開,從而可將窗簾安裝在客廳與陽臺之間,以方便過人。
參照附圖,透光部21的織物編織密度小于遮光部22且透光部21的厚度也小于遮光部22,或者遮光部22由深色線織制在簾片本體的兩側而形成。透光部2為帶網孔的薄紗,遮光部22可采用和透光部21相同的織物織成,但是遮光部22的編織密度以及編織厚度要大于透光部21,以實現遮光目的;或者遮光部22由黑色或其它深色織物織制在薄紗上,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編織密度和厚度。
參照附圖,卡夾3包括條形板31、固接在條形板31上兩個插裝柱32以及可套接在插裝柱上的套環33,插裝柱32的端部設置有可將套環33卡住的外張式彈性夾321,U形簾兩個側邊的頂端開設有與插裝柱32對應的插裝孔220;條形板31的頂端開設通孔且由該通孔形成掛鉤4。該結構中,條形板31的長度與遮光部22的寬度相匹配,安裝時,先相鄰兩條U形簾的側邊上的插裝孔220對應,然后將插裝柱21穿過插裝220孔,之后再扣上套環33即可,結構簡單,安裝拆卸均十分方便快捷。
參照附圖,垂直百葉窗滑軌包括軌道殼體11、滑動安裝在軌道殼體11上的多個滑塊12,滑塊12上轉動連接有轉動銷13,掛鉤4連接在轉動銷13的底端,軌道殼體11上安裝有可驅動轉動銷13轉動的轉動驅動機構以及可帶動滑塊12滑動的滑動驅動機構。卡夾3和掛鉤4跟隨轉動銷轉動,以實現遮光部22的翻轉,卡夾3和掛鉤4跟隨滑塊12滑動,以實現各簾片2滑移,進而實現窗簾整體打開和關閉。其中,如圖轉動銷13的底端開設供掛鉤4插入的插槽131,插槽的底端設置彈性卡鉤132,卡鉤132上設置卡臺,從而將掛鉤4限制在插槽131內。
參照附圖,轉動驅動機構包括轉動安裝在軌道殼體11上的花鍵軸5、固接在花鍵軸5其中一端的珠鏈輪6和可驅動珠鏈輪6轉動的珠鏈拉繩7;花鍵軸5從各滑塊12的中部穿過,滑塊12的內部設置空腔,空腔內設置有與花鍵軸5滑動配合的花鍵套8,花鍵套8的外部設置有外螺紋;轉動銷13的頂部伸入滑塊12的空腔內且轉動銷13的頂端部安裝有蝸輪9,蝸輪9與花鍵套8上的外螺紋配合且在花鍵套8的轉動作用下帶動蝸輪9轉動。滑塊12通過花鍵套8與花鍵軸5滑動配合,花鍵軸5轉動時,帶動花鍵套8轉動,進而帶動蝸輪9和轉動銷13轉動,從而可對轉動銷13底端安裝的簾片遮光部進行翻轉控制,以實現調光。其中,花鍵套8上的外螺紋與蝸輪9的配合結構為蝸輪蝸桿式結構,借助該結構實現花鍵軸5到轉動銷13之間的動力傳遞。珠鏈拉繩7為常見的窗簾珠鏈,珠鏈輪6為周圈開設多個半球形凹坑的繩輪。
參照附圖,滑動驅動機構包括通過多個繩輪10安裝在軌道殼體11上的拉繩14,拉繩14的兩個端部均連接在同一個滑塊12上且該滑塊12的位置靠近軌道殼體1其中一端,拉繩14的中部從軌道殼體11的另一端穿出,滑塊12上開設有可供拉繩穿過的滑塊通孔121;相鄰滑塊12之間連接有長度相同的連接繩15。利用拉繩14拉動最遠端的滑塊12滑動,當進行窗簾整體打開操作時,最遠端的滑塊12通過連接繩15將各滑塊12依次拉開,各滑塊12之間的距離即為連接繩15的長度;當進行窗簾整體關閉操作時,也是通過最遠端的滑塊12將各滑塊12推到一起。上述滑動驅動機構和轉動驅動機構的結構穩固,操控方便可靠,與現有的各種窗簾滑軌相比更耐用,使用壽命更長。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或修飾。上述更改或修飾均落入本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