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施工工具領域,具體是一種便攜式多功能絕緣梯。
背景技術:
在對電線桿上的電力設施進行檢修時,經常需要用到梯子。而現有的電力用梯功能較為單一,對于長時間在梯上工作的電力人員來說,既不方便也不安全,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在登高操作中,安全是首要考慮因素。特別對于電力工作者,往往需要踩在梯子上長時間的進行作業,非常消耗體力和精神?,F用于電力上的爬梯因為要靠到電線桿上,其踩踏部位一般是較細的桿狀,上下行走的危險性較高,也不方便長時間站立。加重了登高作業的勞動強度和作業難度。
其次,由于電線桿表面為弧形,現有的梯子靠在電線桿上后很不穩定,存在梯子歪斜滑落的危險,無論是人在下用力的扶住梯子,或使用其他工具將梯子和電線桿進行捆綁,均不能解決上述問題,為工作人員作業埋下安全隱患。
再有,電力作業需要用到大量的工具,維修過程也會拆下一些配件,這些配件、工具只能攜帶在作業者身上,不但不便于作業操作,而且給作業者帶來較為沉重的負擔。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攜式多功能絕緣梯,它顯著的降低了登梯作業的危險性和勞動強度,且便于折起攜帶。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便攜式多功能絕緣梯,包括支撐邊桿、踏板、平臺、連桿、U型限制架,所述支撐邊桿的頂端設有弧形的扶手,所述支撐邊桿為兩個且對稱設置,所述踏板均勻分布于支撐邊桿之間,所述踏板的前側與支撐邊桿鉸接連接,所述連桿平行設置于支撐邊桿的后側,且所述踏板的后側與連桿鉸接連接,所述平臺設置于支撐邊桿的頂部,且分別與支撐邊桿和連桿鉸接連接,所述平臺的后側設有與電線桿相配合的限制槽,所述限制槽的槽底為弧形,所述U型限制架包括兩側的底桿和設置于底桿中間的弧形桿,所述弧形桿的一端與底桿鉸接,所述弧形桿的另一端與底桿通過緊固螺栓連接,所述支撐邊桿和連桿的底端分別與同側的底桿鉸接連接。
所述平臺的兩側設有插孔,所述平臺的上方設有U型箍件,所述U型箍件的兩端向下豎直的設有插塊,所述插塊與插孔活動插接,所述U型箍件上設有多個插槽,還包括與U型箍件可拆卸連接的操作臺,所述操作臺包括固定板、底板、擋板,所述固定板豎直設置且其頂側設有與插槽活動插接的插鉤,所述固定板的底側與底板的一側鉸接連接,所述底板遠離固定板的一側與擋板的一側鉸接連接。
所述固定板的兩側設有耳板,所述耳板上轉動連接有長方形的轉動塊,所述擋板的左右兩側均鉸接有側板,所述側板上設有與轉動塊相對應的矩形孔。
所述支撐邊桿的底部設有加強桿。
對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裝置采用踏板代替橫桿,工作者在上下攀爬時踩踏起來更穩,即節約體力,又增加安全。
頂部的平臺較長,即方便人們踩踏站立,能夠輕松的保持重心,還可方便人采用坐姿進行操作,降低長時間作業的勞動強度和難度。
本裝置利用底端的U型限制架將電線桿圈固在內,同時,頂部平臺的限制槽將電線桿卡在內,實現了本裝置相對電線桿的牢固固定,徹底解決了梯子靠在電線桿易于滑脫的安全隱患,保證電力工作者爬梯作業的安全。
此外,各組件之間的鉸接連接,使當本裝置不用時,合起U型限制架,連桿、踏板也一并收起,具有方便攜帶的優點。
2、所述U型箍件通過插塊固定在平臺上,所述操作臺利用插鉤固定在U型箍件上,從而在梯子的頂部為工作者提供一個便攜的作業臺。所述擋板、底板和固定板可依次折起,方便攜帶。
3、所述側板可折起方便攜帶,亦可展開,使用轉動塊將側板固定,即可使操作臺為閉合結構,避免物品墜落。
4、所述加強桿能顯著提高梯子整體結構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側面示意圖。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U型限制架的示意圖。
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U型箍件的示意圖
附圖5是本實用新型平臺、U型箍件和操作臺連接部分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6是本實用新型平臺、U型箍件和操作臺連接部分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所示標號:
1、支撐邊桿;2、踏板;3、平臺;4、連桿;5、限制槽;6、底桿;7、弧形桿;8、緊固螺栓;9、插孔;10、U型箍件;11、插塊;12、插槽;13、操作臺;14、固定板;15、底板;16、擋板;17、插鉤;18、耳板;19、轉動塊;20、側板;21、加強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限定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所述是一種便攜式多功能絕緣梯,主體結構包括支撐邊桿1、踏板2、平臺3、連桿4、U型限制架,所述支撐邊桿1的頂端設有弧形的扶手,方便人站在頂端時抓扶,所述支撐邊桿1為兩個且對稱設置,所述踏板2均勻分布于支撐邊桿1之間,工作者在上下攀爬時踩踏起來更穩,即節約體力,又增加安全。所述踏板2的前側與支撐邊桿1鉸接連接,所述連桿4平行設置于支撐邊桿1的后側,且所述踏板2的后側與連桿4鉸接連接,兩點支撐使踏板2更加穩定,且方便收起。所述平臺3設置于支撐邊桿1的頂部,且分別與支撐邊桿1和連桿4鉸接連接,其長度顯著增加,即方便人們踩踏站立,能夠輕松的保持重心,還可方便人采用坐姿進行操作,降低長時間作業的勞動強度和難度。所述平臺3的后側設有與電線桿相配合的限制槽5,所述限制槽5的槽底為弧形,用于將電線桿卡入,實現梯子的限位。所述U型限制架包括兩側的底桿6和設置于底桿6中間的弧形桿7,所述弧形桿7的一端與底桿6鉸接,所述弧形桿7的另一端與底桿6通過緊固螺栓8連接,所述弧形桿7的一端設有帶螺孔的翼板,一個底桿6的一端也設有帶螺孔的翼板,兩個翼板重疊且與緊固螺栓8螺紋連接,所述緊固螺栓8將兩個翼板固定后,再通過大螺母進一步固定。方便圈入電線桿,實現梯子的頂端,底端對電線桿的兩點固定,非常牢穩。所述支撐邊桿1和連桿4的底端分別與同側的底桿6鉸接連接。從而當人站在踏板2上時,依靠人自身的重力,使整個結構更加穩定。徹底解決了梯子靠在電線桿易于滑脫的安全隱患,保證電力工作者爬梯作業的安全。此外,各組件之間的鉸接連接,使當本裝置不用時,合起U型限制架,連桿4、踏板2也一并收起,具有方便攜帶的優點。
所述平臺3的兩側設有插孔9,所述平臺3的上方設有U型箍件10,所述U型箍件10的兩端向下豎直的設有插塊11,所述插塊11與插孔9活動插接,所述U型箍件10上設有多個插槽12,還包括與U型箍件10可拆卸連接的操作臺13,從而在梯子的頂部為工作者提供一個便攜的作業臺。方便施工人員暫時放置工具、組件等,減輕作業負擔,所述操作臺13包括固定板14、底板15、擋板16,所述固定板14豎直設置且其頂側設有與插槽12活動插接的插鉤17,所述固定板14的底側與底板15的一側鉸接連接,所述底板15遠離固定板14的一側與擋板16的一側鉸接連接。所述擋板16、底板15和固定板14可依次折起,方便攜帶。
所述固定板14的兩側設有耳板18,所述耳板18上轉動連接有長方形的轉動塊19,所述擋板16的左右兩側均鉸接有側板20,所述側板20上設有與轉動塊19相對應的矩形孔。所述側板20可折起方便攜帶,亦可展開,使用轉動塊19將側板20固定,即可使操作臺13為閉合結構,避免物品墜落。
所述支撐邊桿1的底部設有加強桿21。能顯著提高梯子整體結構的穩定性。
實施例:一種便攜式多功能絕緣梯,主體結構包括支撐邊桿1、踏板2、平臺3、連桿4、U型限制架,所述支撐邊桿1的頂端設有弧形的扶手,所述支撐邊桿1為兩個且對稱設置,所述支撐邊桿1的底部設有加強桿21。所述踏板2均勻分布于支撐邊桿1之間,所述踏板2的前側與支撐邊桿1鉸接連接,所述連桿4平行設置于支撐邊桿1的后側,且所述踏板2的后側與連桿4鉸接連接,所述平臺3設置于支撐邊桿1的頂部,且分別與支撐邊桿1和連桿4鉸接連接,所述平臺3的后側設有與電線桿相配合的限制槽5,所述限制槽5的槽底為弧形,所述平臺3的兩側設有插孔9,所述平臺3的上方設有U型箍件10,所述U型箍件10的兩端向下豎直的設有插塊11,所述插塊11與插孔9活動插接,所述U型箍件10上設有多個插槽12,還包括與U型箍件10可拆卸連接的操作臺13,所述操作臺13包括固定板14、底板15、擋板16,所述固定板14豎直設置且其頂側設有與插槽12活動插接的插鉤17,所述固定板14的底側與底板15的一側鉸接連接,所述底板15遠離固定板14的一側與擋板16的一側鉸接連接。所述固定板14的兩側設有耳板18,所述耳板18上轉動連接有長方形的轉動塊19,所述擋板16的左右兩側均鉸接有側板20,所述側板20上設有與轉動塊19相對應的矩形孔。所述U型限制架包括兩側的底桿6和設置于底桿6中間的弧形桿7,所述弧形桿7的一端與底桿6鉸接,所述弧形桿7的另一端與底桿6通過緊固螺栓8連接,所述支撐邊桿1和連桿4的底端分別與同側的底桿6鉸接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