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清潔電器,尤其涉及一種旋風分離裝置和清潔設備。
背景技術:
1、在清潔裝置,例如真空吸塵器、洗地機、掃地機器人中,通過設置分離器進行灰塵的分離,分離前的氣流進入分離器中進行旋轉運動,具有較大慣性離心力的固體或其他類型的灰塵雜物被甩至分離器外,然后進入集塵件中;分離后的干凈氣體排出分離器,從而實現清潔裝置的吸塵除塵。
2、相關技術中,灰塵在經過分離器進行分離的過程中耗時較長,分離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申請實施例期望提供一種旋風分離裝置和清潔設備,以解決相關技術中分離效率較低的問題。
2、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申請實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種旋風分離裝置,所述旋風分離裝置開設有進風口、出風口和出塵口,所述旋風分離裝置包括:
3、分離筒,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與所述進風口、所述出風口和所述出塵口均連通,所述進風口形成于所述分離筒,所述空腔的腔壁包括形狀呈環形的第一壁,所述第一壁用于引導所述空腔內的氣流呈螺旋狀流動以分離所述氣流中攜帶的灰塵,所述出塵口形成于所述第一壁;
4、塵杯,形成有集塵腔,氣流能夠依次經過所述進風口、空腔和出塵口進入所述集塵腔,所述集塵腔的側壁為第二壁,所述第二壁環繞在所述第一壁的外側,所述第二壁與所述第一壁之間的距離為目標距離,位于所述空腔朝向所述出塵口的一側的目標距離大于位于所述空腔背離所述出塵口的一側的目標距離。
5、本申請實施例的旋風分離裝置設置有分離筒和塵杯,分離筒設置于塵杯內,位于空腔朝向出塵口的一側的目標距離大于位于空腔背離出塵口一側的目標距離。位于空腔朝向出塵口的一側的目標距離較大能夠增大灰塵雜物從分離筒中經過出塵口甩向塵杯的側壁的距離,能夠減少因為分離筒造成的回旋氣流對灰塵雜物的吸引,從而減少灰塵雜物回流向空腔內部的情況。再者,灰塵雜物從空腔進入集塵腔,由于位于空腔朝向出塵口一側的目標距離大于位于空腔背離出塵口一側的目標距離,使得集塵腔的體積較大,氣流從出塵口進入較大體積的集塵腔導致速度下降,在較短時間內,灰塵雜物便會直接落入塵杯底部,停止運動。因此,本申請實施例能夠解決分離效率較低的問題。
1.一種旋風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風分離裝置開設有進風口、出風口和出塵口,所述旋風分離裝置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風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抵接于所述空腔背離所述出塵口的一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風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塵口處的最大的目標距離的范圍為15mm~30mm。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旋風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的外表面的形狀,和/或,所述第二壁的內表面的形狀呈圓環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旋風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壁的軸向投影,所述出塵口的投影區域沿所述第一壁的周向的兩端端點中,其中一端的端點和所述第一壁投影區域的圓心的連線為第一連線,另一端的端點和所述第一壁的圓心的連線為第二連線,所述第一連線與所述第二連線所形成的朝向所述集塵腔的軸線的夾角的范圍為0~180度。
6.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旋風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風分離裝置還包括擋板,所述擋板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連接,所述出塵口沿所述第一壁的周向的兩端均設置有所述擋板。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旋風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板沿所述第一壁的軸向延伸至所述集塵腔的頂面。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旋風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塵口沿所述第一壁的周向的兩端端點為目標端點,每端所述擋板位于對應所述目標端點沿所述第一壁的周向背離所述出塵口的一側。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旋風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每端所述擋板沿所述第一壁的周向朝向所述出塵口的表面與對應所述目標端點重合。
10.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旋風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風分離裝置還包括過濾筒,所述過濾筒設置于所述空腔內,所述過濾筒的側壁形成有多個過濾孔。
11.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旋風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沿上下方向,所述出塵口位于所述進風口的下方。
12.一種清潔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