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電站的排水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電站的排水系統,尤其是一種能夠降低廢水含油量的排水系統。
背景技術:
水電站的排水系統一般由檢修排水系統和滲漏排水系統組成。滲漏排水系統是把廠房內所有設備、混凝土結構滲漏出來的水,以及水輪發電機 組的一些無壓排水(比如蝸殼彈性墊層排水、座環排水、蝸殼鼻端排水等)進行收集并排出 廠外的系統。由于其排水對象多為無壓排水,所以這個系統必須是開敞式的。檢修排水系統是在機組檢修時把流道內的水排出廠房的系統,出于安全的考慮, 該系統多為封閉式的如果機組的檢修排水閥在機組運行時處于不完全關閉狀態,尾水管 內的水就會經此流向檢修集水井,而這時尾水管與尾水渠(水電站尾水渠,指的是電站發 電以后的水回歸河道的連接渠道)是連通的,如果是開敞式的集水井,水位高于廠房的尾 水就會對廠房構成威脅,可能發生水淹廠房的事故,目前我國大部分電站的檢修排水系統 是密閉系統,所以,廠房即便在這種排水閥關閉不嚴的事故工況下也是安全的。從排水對象 來分,這是一個有壓排水系統。由于水電站的運行和維護之中是難免會產生漏油的,比如油槽甩油、閥門漏油、維 護操作失誤灑油等,漏入機坑的油會經機組的座環排水管、蝸殼鼻端排水管這些無壓排水 管流入滲漏集水井,機坑外地面上的漏油會流入排水溝,然后經地漏排水系統流入滲漏集 水井,這些就是含油廢水,目前我國的水電站滲漏排水系統都是采用直排尾水的方式,包括 巨型水電站。但是,這種做法,在國外很多國家(甚至包括一些并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都 是禁止的,他們的做法一般是將含油廢水排到一個大的含油水收集罐(根據電站的類型和 容量的不同而不同,容積通常會有100立方米到300立方米),再由一套類似于自來水處理 系統的過濾和提取系統將含油水里的油份提取出來,去油后的水(對含油量會有一個最高 限額,比如3ppm)才能排入河道。檢修排水系統,由于它是有壓排水系統,難以對其中的油加以處理,加之這個系統 可能有漏油的地方只有轉槳式機組(包括軸流式和貫流式)的槳葉操作系統,這里只要采 用可靠的密封結構就可以把漏油減到幾乎為零,所以其它國家的檢修排水系統也和我國一 樣采用的是直排尾水的做法。如圖1所示,是目前滲漏排水系統的排水模式簡圖,包括各路廢水匯集的集水井4 的排水管1和檢修用的進人孔2,滲漏集水井4不分區,污水由排水管進入集水井后,水面 處于啟泵水位5和停泵水位6之間的可能水位7,匯集在井中,需要排出時由水泵3吸水排 出,含油廢水當然也就被直排到了尾水渠,增加了河道的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結構簡單,成本較低,并且可以有效減少廢水中含油量的 水電站的排水系統。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水電站的排水系統,包括具有排水管和水泵的集水 井,其特征在于在集水井內還有一擋油墻,擋油墻位于排水管的出水口和水泵的進水口之 間,該擋油墻的頂部高于啟泵水位,在擋油墻和集水井底部之間低于停泵水位的位置有液 體流通通道。本發明的附加技術方案如下優選地,所述的擋油墻固定在集水井頂部,由集水井 頂部向下延伸。優選地,擋油墻底部距離集水井底部之間的空間為液體流通通道。優選地,在擋油墻和排水管出水口之間還設有一個淤泥擋墻,淤泥擋墻固定在集 水井底部。優選地,在擋油墻和水泵的進水口之間還設有一個淤泥擋墻,淤泥擋墻固定在集 水井底部。優選地,淤泥擋墻的頂部高于擋油墻的底部。優選地,在擋油墻和排水管出水口之間設有一個刮油設備,該刮油設備包括一個 循環輸送帶和刮刀,輸送帶的一部分位于水內,刮刀位于水外與輸送帶鄰接。優選地,所述的循環輸送帶是鋼帶。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在集水井內增加了的擋油墻,可以把集水井分成含油區 和少油區,該墻底部距集水井底留出一定的高度作為無油水(或者說少油水)的通道,墻 底以低于水泵的停泵水位為原則,這樣水泵抽排出去的就只能是少油的水了。各路排到集 水井的水都引入含油區,這樣,由于油的比重輕于水,自然的就浮在了含油區的表面,再在 這個區域的集水井蓋板上設一臺刮油機,收集的廢油,還可以廢物利用,刮油機可以根據浮 油的多少采用人工控制啟停或定時啟停方式工作。經此簡單處理,至少可以把含油廢水的 含油率降低95%。如果在集水井底部加一道淤泥擋墻,這樣,沉降下來的淤泥絕大部分只 能落到含油區的底部,則水泵的工作條件也得到了改善,要清淤的集水井面積也大為減少, 實為花錢不多而效果顯著的工程措施。有了這道淤泥擋墻以后還可以進一步減少油份的逃 逸機率因為各排水點排到含油區的水還有一定的流速,會帶動油膜順勢向下流動,再浮上 來,原來沒有淤泥擋墻時,可能會有少量的油份會從擋油墻底部逃到少油區,但加了淤泥擋 墻后,它會約束水流沿淤泥擋墻垂直向上,這樣當然就可以減少油份的逃逸機率了。
本發明將通過例子并參照附圖的方式說明,其中圖1是現有技術中滲漏排水系 統的排水模式簡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排水模式簡圖。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排水模式簡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1,如圖2所示,一種水電站的排水系統,包括具有排水管1和 水泵3的集水井4,在集水井4內還有一擋油墻8,擋油墻8位于排水管1的出水口和水泵 3的進水口之間,該擋油墻8的頂部高于啟泵水位5,在擋油墻8和集水井4底部之間低于 停泵水位的位置有液體流通通道,這個通道可以是該墻底部距集水井底留出一定的高度作為無油水(或者說少油水)的通道,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通道,例如擋油墻8上的孔。擋油 墻8把集水井4分成含油區10和少油區9,擋油墻8低于水泵的停泵水位6,這樣水泵3抽 排出去的就只能是少油的水了。各路排到集水井的水都引入含油區,由于油的比重輕于水, 自然的就浮在了含油區10的表面。為了回收廢油,本實施再在這個區域的集水井蓋板上設 一臺刮油機,主要部件是一種親油疏水的特殊鋼帶11,由一部小電機帶著旋轉,把水面上的 油吸附著帶到集水井蓋板處,由兩片刮刀12將油膜刮下。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2,如圖3所示,一種水電站的排水系統,包括具有排水管1 和水泵3的集水井4,在集水井4內還有一擋油墻8,擋油墻8位于排水管1的出水口和水 泵3的進水口之間,該擋油墻8的頂部固定在集水井頂部蓋板上,在擋油墻8底部和集水井 4底部之間低于停泵水位的位置有液體流通通道,為了便于清理集水井中所沉積的淤泥,在 集水井4底部加了一道淤泥擋墻14,淤泥擋墻14的位置最好位于排水孔1和擋油墻8之 間,這樣,沉降下來的淤泥絕大部分只能落到含油區的底部,則水泵的工作條件也得到了改 善,要清淤的集水井面積也大為減少,實為花錢不多而效果顯著的工程措施。并且,最后將 淤泥擋墻的頂部設計的高于擋油墻的底部,這樣會更有利于減少油逃逸到少油區9。在上述實施例2中,也可以將淤泥擋墻14的位置設置于水泵3的進水口和擋油墻 8之間,并不會妨礙本發明的減少排放廢水中含油量的目的。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 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 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 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本發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擴展到任何在本說明書中披露的 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過程的步驟或任何新的組合。
權利要求
一種水電站的排水系統,包括具有排水管和水泵的集水井,其特征在于在集水井內還有一擋油墻,擋油墻位于排水管的出水口和水泵的進水口之間,該擋油墻的頂部高于啟泵水位,在擋油墻和集水井底部之間低于停泵水位的位置有液體流通通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電站的排水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擋油墻和排水管出水口 之間還設有一個淤泥擋墻,淤泥擋墻固定在集水井底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電站的排水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擋油墻和水泵的進水口 之間還設有一個淤泥擋墻,淤泥擋墻固定在集水井底部。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水電站的排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擋油墻底部距離集水 井底部之間的空間為液體流通通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電站的排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淤泥擋墻的頂部高于擋油 墻的底部。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水電站的排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擋油墻固 定在集水井頂部,由集水井頂部向下延伸。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水電站的排水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擋油墻和排水 管出水口之間設有一個刮油設備,該刮油設備包括一個循環輸送帶和刮刀,輸送帶的一部 分位于水內,刮刀位于水外與輸送帶鄰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水電站的排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環輸送帶是鋼帶。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電站的排水系統,包括具有排水管和水泵的集水井,其特征在于在集水井內還有一擋油墻,擋油墻位于排水管的出水口和水泵的進水口之間,該擋油墻的頂部高于啟泵水位,在擋油墻和集水井底部之間低于停泵水位的位置有液體流通通道。本發明的水電站的排水系統可以有效減少廢水中含油量。
文檔編號E02B9/02GK101818491SQ20101018724
公開日2010年9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31日
發明者周雄, 張辛秋, 楊力 申請人:四川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