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雨水口端部模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253820閱讀:30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雨水口端部模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給排水設施,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砌筑道路雨水口的模塊。
背景技術
為了收集雨水,道路上需要設置許多收水設施;收水設施通常由雨水口、覆蓋在雨 水口上面的篦子以及排水管道構成。傳統的雨水口通常采用黏土磚砌筑而成,但隨著環(huán)保 要求的日益提高,許多城市,乃至全國,已經明令禁止使用黏土磚。如此以來,就必須改變雨 水口的構筑材料和構筑方法。比較容易聯想到的方法是采用現場澆注混凝土方法砌筑雨水 口。但采用現澆混凝土構筑雨水口,必須采用模板在施工現場形成澆注模具(簡稱支模); 由于雨水口的施工現場非常狹小,支模作業(yè)難度極大、所需時間長;混凝土澆注完畢后,必 須等混凝土凝固后,方可拆除模具,這些因素造成施工效率低下。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雨水口端部模塊,該模塊能夠替代黏土磚用于構筑雨 水口。利用該模塊,無需支模作業(yè),即可快速、方便地砌筑雨水口,且由該模塊構筑而成的雨 水口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和整體性,提高墻體強度。本發(fā)明的雨水口端部模塊,包括左端塊和右端塊,所述左端塊和右端塊均包括前 模板和后模板,所述左端塊和右端塊的前模板均包括垂直連接的第一前模板和第二前模 板,所述左端塊和右端塊的后模板均包括垂直連接的第一后模板和第二后模板,所述左端 塊和右端塊的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間均具有三個以上的連接模板,所述左端塊的前模板、后 模板和連接模板以及所述右端塊的前模板、后模板和連接模板的布置形式能夠使所述左端 塊和右端塊呈鏡像對稱或者手性對稱。也就是說,所述左端塊和右端塊的對稱方式就像物 體通過平面鏡成像一樣,物體和其像無限接近可以互相重合,但無法完全重合地疊放在一 起,或者說,所述左端塊和右端塊的對稱方式就像左手和右手的關系,它們無法完全重合地 疊放在一起,但當它們相互接近并接觸時能夠互相重合。本發(fā)明的雨水口端部模塊,所述左端塊和右端塊的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間均具有三 個連接模板。所述前模板、后模板和連接模板在所述左端塊和右端塊的中部形成貫通的縱 向通孔;所述前模板、后模板和位于左端塊和右端塊兩端的連接模板在所述左端塊和右端 塊的兩端形成縱向半孔。采用該模塊構筑墻體時,澆注在墻體內部的混凝土凝固后在前述 縱向通孔和縱向半孔內形成縱向的強度構件。左端塊和右端塊的連接模板的下表面均設置有凹入其下表面的凹槽,所述凹槽分 別沿平行于左端塊和右端塊中心線方向延伸。采用該模塊構筑墻體時,澆注在墻體內部的 混凝土凝固后在前述凹槽內形成橫向的強度構件。左端塊和右端塊的連接模板的上表面均設置有突出其上表面的凸臺,所述凸臺分 別沿平行于左端塊和右端塊中心線方向延伸,所述凸臺的形狀適合于與相鄰層模塊下表面 的凹槽配合使相鄰層模塊對齊。進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凸臺的高度,采用該模塊構筑墻體時,澆注在墻體內部的混凝土凝固后在前述凹槽和凸臺之間的空隙內形成橫向 的強度構件。左端塊和右端塊的前模板和后模板的一個端部設置有突出其端表面的榫頭,左端 塊和右端塊的前模板和后模板的另一個端部設置有凹入其端表面的榫槽。當所述左端塊與 右端塊連接在一起構筑墻體時,所述榫頭與榫槽配合在一起,使相鄰模塊對齊并牢固連接; 當所述左端塊或者右端塊與長方體模塊連接構筑墻體時,所述左端塊或者右端塊模板端部 的榫頭或者榫槽與所述長方體模塊端部的榫槽或者榫頭配合在一起,使左端塊或者右端塊 和相鄰的長方體模塊對齊并牢固連接。左端塊和右端塊的前模板和后模板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上設置有凸緣。左端塊和 右端塊的前模板和后模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可以均設置有凸緣。在采用該模塊構筑墻體 時,上層模塊下表面與下層模塊上表面之間形成一個容納混凝土或者灰漿的空間。進一步 地,所述凸緣的頂部為一個平面,能夠保證上、下層模塊之間的平穩(wěn)連接。本發(fā)明的雨水口端部模塊能夠替代黏土磚用于構筑雨水口墻體;且無需進行支模 作業(yè),即可快速、方便地構筑雨水口墻體。采用本發(fā)明的雨水口端部模塊構筑雨水口墻體 時,將左端塊與右端塊連接在一起,形成雨水口墻體的端部,必要時可以在左端塊與右端塊 之間連接長方體模塊,以擴大雨水口端部的寬度;將左端塊或者右端塊與長方體模塊連接 一起,可以構筑雨水口的側面墻體。利用本發(fā)明的雨水口端部模塊和長方體模塊構筑雨水 口墻體時,首先根據雨水口墻體的尺寸擺放本發(fā)明的雨水口端部模塊,使左端塊與右端塊 連接在一起,以形成雨水口的端部墻體;然后在本發(fā)明的雨水口端部模塊的側面末端擺放 長方體模塊,以形成雨水口的側面墻體;重復前述雨水口端部模塊和長方體模塊的擺放作 業(yè),直至達到雨水口預定高度,即形成雨水口墻體框架;最后向雨水口墻體框架內澆注混凝 土,混凝土凝固后即形成雨水口墻體。采用本發(fā)明的雨水口端部模塊構筑雨水口墻體,模塊 的擺放方式如同擺放積木一樣,十分快捷、方便,顯著提高施工效率;流入模塊縱向通孔和 縱向半孔的混凝土凝固后在墻體內部形成縱向的強度構件,流入模塊下面的凹槽和模塊上 面的凸臺之間的空隙的混凝土凝固后在墻體內部形成橫向的強度構件,前述縱向的強度構 件與橫向的強度構件在墻體內部形成網狀的強度構件,該網狀的強度構件牢固地將構成墻 體的所有模塊約束在一起,使整個墻體形成一個整體,提高墻體的穩(wěn)定性和強度。


下面通過附圖,對本發(fā)明的雨水口端部模塊作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發(fā)明的雨水口端部模塊的立體圖;圖2是顯示圖1所示的雨水口端部模塊下表面的立體圖;圖3是與本發(fā)明的雨水口端部模塊連接在一起構筑雨水口墻體的長方體模塊的 立體圖;圖4是顯示圖3所示的長方體模塊下表面的立體圖;圖5是采用本發(fā)明的雨水口端部模塊構筑而成的雨水口墻體框架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是雨水口端部模塊的立體圖,其中左圖是左端塊,右圖是右端塊;圖2是顯示圖1所示雨水口端部模塊下表面的立體圖,其中左圖顯示左端塊的下表面,右圖顯示右端 塊的下表面。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fā)明的雨水口端部模塊包括左端塊和右端塊,左端塊和右端 塊均包括前模板1和后模板2,左端塊和右端塊的前模板1均包括垂直連接的第一前模板3 和第二前模板4,左端塊和右端塊的后模板2均包括垂直連接的第一后模板5和第二后模板 6,左端塊和右端塊的前模板1和后模板2之間均具有三個連接模板7,左端塊的前模板1、 后模板2和連接模板7以及右端塊的前模板1、后模板2和連接模板7的布置形式能夠使所 述左端塊和右端塊呈鏡像對稱或者手性對稱。所述左端塊和右端塊的對稱方式就像物體通過平面鏡成像一樣,物體和其像無限 接近可以互相重合,但無法完全重合地疊放在一起,或者說,所述左端塊和右端塊的對稱方 式就像左手和右手的關系,它們無法完全重合地疊放在一起,但當它們相互接近并接觸時 能夠互相重合。前模板1、后模板2和連接模板7在左端塊和右端塊的中部形成貫通的縱向通孔 8 ;前模板1、后模板2和位于左端塊和右端塊兩端的連接模板7在左端塊和右端塊的兩端 形成縱向半孔9。采用該模塊構筑墻體時,澆注在墻體內部的混凝土凝固后在前述縱向通孔 8和縱向半孔9內形成縱向的強度構件。左端塊和右端塊的連接模板7的下表面均設置有凹入其下表面的凹槽10,凹槽10 分別沿平行于左端塊和右端塊中心線方向延伸。左端塊和右端塊的連接模板7的上表面均 設置有突出其上表面的凸臺11,所述凸臺11分別沿平行于左端塊和右端塊中心線方向延 伸,所述凸臺11的形狀適合于與相鄰層模塊下表面的凹槽10配合使相鄰層模塊對齊。凹 槽10的深度大于凸臺11的高度,采用該模塊構筑墻體時,澆注在墻體內部的混凝土凝固后 在前述凹槽10和凸臺11之間的空隙內形成橫向的強度構件;該橫向的強度構件與前述縱 向的強度構件在墻體內部形成網狀的強度構件。左端塊和右端塊的前模板1和后模板2的一個端部設置有突出其端表面的榫頭 12,左端塊和右端塊的前模板1和后模板2的另一個端部設置有凹入其端表面的榫槽13。當 所述左端塊與右端塊連接在一起構筑墻體時,所述榫頭12與榫槽13配合在一起,使相鄰模 塊對齊并牢固連接;當所述左端塊或者右端塊與長方體模塊連接構筑墻體時,所述左端塊 或者右端塊模板端部的榫頭或者榫槽與所述長方體模塊端部的榫槽或者榫頭配合在一起, 使左端塊或者右端塊和相鄰的長方體模塊對齊并牢固連接。左端塊和右端塊的前模板1和后模板2的上表面上設置有凸緣14。在采用該模塊 構筑墻體時,上層模塊的下表面與下層模塊上表面的凸緣接觸,在上層模塊下表面與下層 模塊上表面之間形成一個容納混凝土或者灰漿的空間。進一步地,所述凸緣14的頂部為一 個平面,能夠保證上、下層模塊之間的平穩(wěn)連接。圖3是與本發(fā)明的雨水口端部模塊連接在一起構筑雨水口墻體的長方體模塊的 立體圖,圖4是顯示前述長方體模塊下表面的立體圖。如圖3和圖4所示的長方體模塊,其在寬度和高度方面與圖1和圖2所示的雨水 口端部模塊相對應,使其能夠與所述雨水口端部模塊連接在一起構筑雨水口墻體。該長方 體模塊的中部具有縱向通孔,兩端具有縱向半孔。該長方體模塊的下表面具有凹槽,上表面 具有凸臺,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凸臺的高度;該模塊下表面的凹槽的形狀和尺寸分別與所述雨水口端部模板下表面的凹槽的形狀和尺寸對應,該模塊上表面的凸臺的形狀和尺 寸分別與所述雨水口端部模板上表面的凸臺的形狀和尺寸對應,使該模塊上、下表面之間 的凸臺和凹槽之間的空隙與雨水口端部模塊上、下表面之間的凸臺和凹槽之間的空隙形成 貫通的容納混凝土的橫向空腔。該模塊前模板和后模板的一端具有榫頭,另一端具有榫槽; 該模塊端部的榫頭和榫槽能夠與雨水口端部模塊端部的榫槽和榫頭配合,使它們能夠對齊 并牢固連接。該模塊的上表面具有凸緣,凸緣的頂部是平面;該模塊上表面的凸緣與雨水口 端部模塊上表面的凸緣能夠連接在一起形成尺寸均勻的凸緣。圖5是采用圖1所示的雨水口端部模塊和圖3所示的長方體模塊構筑而成的雨水 口墻體框架的俯視圖,圖中實線部分是本發(fā)明的雨水口端部模塊,虛線部分為長方體模塊。在采用圖1所示的雨水口端部模塊和圖3所示的長方體模塊構筑雨水口墻體時, 首先將構成雨水口端部模塊的左端塊和右端塊連接在一起形成墻體框架的一個端部,然后 根據雨水口的尺寸分別在左端塊和右端塊的開放端(沒有連接在一起的一端)連接長方體 模塊,以形成雨水口墻體框架的側面墻體,再在兩側墻體的開放端連接左端塊和右端塊,并 使左端塊和右端塊連接在一起,以便形成墻體框架的另一端,這樣就形成一層墻體框架;重 復前述工序,直至達到雨水口墻體預定高度,以形成雨水口墻體框架。雨水口墻體框架構筑 完畢后,向墻體框架內澆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即形成雨水口墻體。采用前述雨水口端部模塊和長方體模塊構筑而成的雨水口墻體,由于每一層模塊 內部均具有縱向通孔和縱向半孔,整個墻體內部的縱向通孔和縱向半孔連接在一起,澆注 的混凝土凝固后,墻體內部具有從底部到頂部的縱向的強度構件。同時由于同一層上的所 有模塊的上、下表面均具有凸臺和凹槽,并且凹槽的深度大于凸臺的高度,在整個墻體內部 具有連接在一起的橫向的強度構件;由于雨水口的周圍墻體連接一起,具有封閉結構,在雨 水口墻體內部形成首尾相連的橫向的強度構件。前述縱向強度構件和橫向強度構件在墻體 內部形成網狀的強度構件,它將構成墻體的全部模塊約束在一起,使整個墻體成為一個整 體,提高墻體的穩(wěn)定性和強度。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了方便、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所作的舉例,而 并非對本發(fā)明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 出多種形式的變化或者變換。與本發(fā)明相等同或者實質等同的任何變化或者變換均處于本 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
一種雨水口端部模塊,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端塊和右端塊,所述左端塊和右端塊均包括前模板和后模板,所述左端塊和右端塊的前模板均包括垂直連接的第一前模板和第二前模板,所述左端塊和右端塊的后模板均包括垂直連接的第一后模板和第二后模板,所述左端塊和右端塊的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間均具有三個以上的連接模板,所述左端塊的前模板、后模板和連接模板以及所述右端塊的前模板、后模板和連接模板的布置形式能夠使所述左端塊和右端塊呈鏡像對稱或者手性對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口端部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塊和右端塊的前模板 和后模板之間均具有三個連接模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雨水口端部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塊和右端塊的 連接模板的下表面均設置有凹入其下表面的凹槽,所述凹槽分別沿平行于左端塊和右端塊 中心線方向延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口端部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塊和右端塊的連接模 板的上表面均設置有突出其上表面的凸臺,所述凸臺分別沿平行于左端塊和右端塊中心線 方向延伸,所述凸臺的形狀適合于與相鄰層模塊下表面的凹槽配合使相鄰層模塊對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雨水口端部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凸臺 的高度。
6.根據權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雨水口端部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塊和右端塊的 前模板和后模板的一個端部設置有突出其端表面的榫頭,左端塊和右端塊的前模板和后模 板的另一個端部設置有凹入其端表面的榫槽。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雨水口端部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塊和右端塊的前模板 和后模板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上設置有凸緣。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雨水口端部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塊和右端塊的前模板 和后模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設置有凸緣。
9.根據權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雨水口端部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緣的頂部為一個 平面。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雨水口端部模塊,該模塊包括左端塊和右端塊,所述左端塊和右端塊呈鏡像對稱或者手性對稱,所述左端塊和右端塊的前模板和后模板均由垂直連接的兩部分組成,所述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間具有連接模板,左端塊和右端塊中間具有縱向通孔,兩端具有縱向半孔,左端塊和右端塊下表面具有凹槽,上表面具有凸臺,凹槽的深度大于凸臺的高度。本發(fā)明的雨水口端部模塊能夠代替黏土磚構筑雨水口墻體。采用本發(fā)明的雨水口端部模塊構筑雨水口墻體,無需進行支模作業(yè),施工效率高,而且構筑而成的墻體具有良好的整體性和穩(wěn)定性,提高墻體強度。
文檔編號E03F5/04GK101899806SQ201010257090
公開日2010年12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8月19日
發(fā)明者梁林華 申請人:北京四方如鋼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庄浪县| 监利县| 独山县| 扎赉特旗| 永德县| 虞城县| 巴彦县| 苍山县| 上虞市| 惠东县| 名山县| 岳普湖县| 西乌珠穆沁旗| 望江县| 阳江市| 松潘县| 洱源县| 迁安市| 正宁县| 都匀市| 泌阳县| 肥东县| 昌吉市| 清新县| 保德县| 乌兰县| 炉霍县| 婺源县| 文化| 博湖县| 新泰市| 伊宁县| 桃源县| 和林格尔县| 鹿泉市| 四会市| 科尔| 铁岭县| 玉林市| 南木林县| 绥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