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改進的洗手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日常物品的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改進的洗手池。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洗手池包括水池體和水池上設置有水龍頭,在醫(yī)院或者其他氣味較濃的場合使用時,氣味會停留在洗手池四周,影響洗手的工作人員,造成洗手池周圍的空氣污染。
發(fā)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改進的洗手池,可以消除洗手池四周的氣味,有利于工作人員工作,減少了洗手池周圍的空氣污染。其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改進的洗手池,其包括洗手池池體和水槽,水龍頭設置在所述洗手池池體上,出水口設置在所述水槽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手池池體上設置有后擋板,所述后擋板為中空結構,所述后擋板正面設置有進風孔,所述后擋板連接吸風裝置。
其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后擋板正面設置有多個進風孔;所述吸風裝置的進風管連接所述后擋板,所述吸風裝置的出風管連接預設通道;所述水槽外周為中空結構,所述后擋板中空結構連通所述水槽外周的中空結構,所述水槽連接所述吸風裝置;所述吸風裝置的進風管連接所述水槽,所述吸風裝置的出風管連接預設通道。本發(fā)明的上述結構中,由于洗手池池體上設置有后擋板,后擋板為中空結構,所述后擋板正面設置有進風孔,后擋板連接吸風裝置,通過吸風裝置的工作,可以吸收掉洗手池四周的氣味,有利于工作人員工作,減少了洗手池周圍的空氣污染。
圖1為本發(fā)明現(xiàn)改進的洗手池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見圖1、圖2、一種改進的洗手池,其包括洗手池池體1和水槽2,水龍頭5設置在洗手池池體1上,出水口 9設置在水槽2底部,洗手池池體1上設置有后擋板10,后擋板10 為中空結構,后擋板10正面設置有多個進風孔8,水槽2外周為中空結構,后擋板10中空結構連通水槽2外周的中空結構,吸風裝置3的進風管4連接水槽2,吸風裝置3的出風管6 連接預設通道7。
權利要求
1.一種改進的洗手池,其包括洗手池池體和水槽,水龍頭設置在所述洗手池池體上,出水口設置在所述水槽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手池池體上設置有后擋板,所述后擋板為中空結構,所述后擋板正面設置有進風孔,所述后擋板連接吸風裝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進的洗手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擋板正面設置有多個進風孔。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進的洗手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風裝置的進風管連接所述后擋板,所述吸風裝置的出風管連接預設通道。
4.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任何一種改進的洗手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外周為中空結構,所述后擋板中空結構連通所述水槽外周的中空結構,所述水槽連接所述吸風裝置。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任何一種改進的洗手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風裝置的進風管連接所述水槽,所述吸風裝置的出風管連接預設通道。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改進的洗手池,可以消除洗手池四周的氣味,有利于工作人員工作,減少了洗手池周圍的空氣污染,其包括洗手池池體和水槽,水龍頭設置在所述洗手池池體上,出水口設置在所述水槽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手池池體上設置有后擋板,所述后擋板為中空結構,所述后擋板正面設置有進風孔,所述后擋板連接吸風裝置。
文檔編號E03C1/14GK102505740SQ20111033339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0月28日
發(fā)明者王凡 申請人:無錫市美景醫(yī)用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