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多點貯水防洪方法
一種多點貯水防洪方法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提出的是工程領域用于防洪的設施和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多點貯水防洪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防洪的方法有筑壩和修建水庫。筑壩是通過水壩的高位差攔截水流,而修建水庫是通過將水道攔截,貯水,阻止洪流下泄造成的下游危害。筑壩耗費工程量大,一旦決口,會造成洪災,損失巨大。而修建水庫也存在投資量大,施工工程量大,以及影響生態(tài)和水資源充分利用的問題,也存在一旦垮壩,產生人為洪災,對下游生命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失。發(fā)明內容
為了能夠防止洪水成災,并充分利用水源,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多點貯水防洪的方法。該方法通過沿水流道兩側修建貯水池并通過虹吸管將水流道中的水引入貯水池,解決分散貯水防洪減災的技術問題。
本發(fā)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方案是在水流道的兩側修建多個相距排列的貯水池,貯水池與水流道之間連通有虹吸管;虹吸管用具有上拱彎的管道制成,在虹吸管的拱彎最高處設置虹吸管注水口,在虹吸管注水口的下面管道上安裝有注水口閥,在虹吸管靠近水流道一端的虹吸管上安裝有進口閥,在虹吸管通向貯水池一端的管上安裝有出口閥。
積極效果,由于本發(fā)明在水流道兩側分散修建貯水池,通過虹吸管將水流道中的水引入貯水池,與筑壩和修建水庫相比,具有投資少,施工周期短,有利于水資源充分利用, 不破壞生態(tài)系統(tǒng),防洪效果好的優(yōu)點。適宜作為江河防洪和水源綜合利用。
圖1為本發(fā)明防洪設施分布示意2為本實用新型虹吸管結構中,1.水流道,2.貯水池,3.虹吸管,3.1.虹吸管注水口,3. 2.注水口閥,3. 3.進口閥,3. 4出口閥。
具體實施方式
據(jù)圖所示,在水流道1的兩側修建多個相距排列的貯水池2,貯水池與水流道之間連通有虹吸管3 ;虹吸管用具有上拱彎的管道制成,在虹吸管的拱彎最高處設置虹吸管注水口 3. 1,在虹吸管注水口的下面管道上安裝有注水口閥3. 2,在虹吸管靠近水流道一端的虹吸管上安裝有進口閥3. 3,在虹吸管通向貯水池一端的管上安裝有出口閥3. 4。
水流道為江、河或泉、溪。
貯水池為方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
虹吸管進口置于水流道上游,高于出口位置。
本發(fā)明防洪方法與現(xiàn)有筑壩和修建水庫相比,其優(yōu)點如下1、減少投資費用和施工量,縮短施工周期。由于水流道不作修整,保持自然狀態(tài),只在有水利用價值的區(qū)域修建貯水池,因此,投資量小、施工工期短,而且施工周期容易掌握。
2、防洪效果好。由于在水流道兩側有用水價值的區(qū)域修建貯水池,當出現(xiàn)降雨量大水流道容納不下時,水流則分散貯存在貯水池中。又由于貯水池為多個有序分布,因而能夠貯存多余的水流,不至于水流溢出流道而造成災害,減少生命財產的損失。
3、有利于生態(tài)保護。由于不改變水流道的自然狀態(tài),因而水流道周邊形成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不會造成破壞。
4、有利于水資源的充分利用。貯水池注水后,能夠根據(jù)注水量和周邊環(huán)境,進行水面養(yǎng)殖動植物,或進行農田灌溉以及人畜生產生活用水,創(chuàng)造經濟價值。
權利要求
1. 一種多點貯水防洪方法,其特征是在水流道(1)的兩側修建多個相距排列的貯水池(2),貯水池與水流道之間連通有虹吸管(3);虹吸管用具有上拱彎的管道制成,在虹吸管的拱彎最高處設置虹吸管注水口(3. 1 ),在虹吸管注水口的下面管道上安裝有注水口閥 (3. 2),在虹吸管靠近水流道一端的虹吸管上安裝有進口閥(3. 3),在虹吸管通向貯水池一端的管上安裝有出口閥(3. 4)。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出的是一種多點貯水防洪方法。在水流道的兩側修建多個相距排列的貯水池,貯水池與水流道之間連通有虹吸管;虹吸管用具有上拱彎的管道制成,在虹吸管的拱彎最高處設置虹吸管注水口,在虹吸管注水口的下面管道上安裝有注水口閥,在虹吸管靠近水流道一端的虹吸管上安裝有進口閥,在虹吸管通向貯水池一端的管上安裝有出口閥。由于本發(fā)明在水流道兩側分散修建貯水池,通過虹吸管將水流道中的水引入貯水池,與筑壩和修建水庫相比,具有投資少,施工周期短,有利于水資源充分利用,不破壞生態(tài)系統(tǒng),防洪效果好的優(yōu)點。適宜作為江河防洪和水源綜合利用。
文檔編號E02B3/02GK102493391SQ20111037286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22日
發(fā)明者徐淑潤 申請人:徐淑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