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232056閱讀:58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座便器沖水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座便器已經是一種較為普及的衛生潔具產品;它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公共場所、家庭衛生間內的座便器基本上都與水箱相連,通過水箱內的存水對大小便進行沖刷;不管水箱與座便器一體還是水箱與座便器分開,總體積都比較大,占據了過多的衛生間的空間;而且所述水箱容易造成漏水損壞、管道阻塞、水箱底部沉積污染、及維修頻繁等問題。另外就生產廠家而言,上述帶水箱的座便器生產過程復雜,成本高。而且如今水資源日漸匱乏,節約用水越來越成為人們的共識。上述帶水箱的座便器由于水箱里有存水,因此不管沖干凈與否都沖出同樣多的水,造成水資源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所述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能節約用水;而且沖水方便快捷。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其包括一控制單元、一與外供水管道相連通的進水管、及至少兩分別與所述進水管相連通的沖水單元;所述每一沖水單元包括一與所述進水管相連通且具有一出水口的出水管、一設于所述出水管中的封堵機構、及一與所述控制單元相電性連接且設于出水管一側的電控機構;所述電控機構在控制單元的控制下能將所述封堵機構移動的封設于出水管的出水口處。本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通過設置控制單元及至少兩分別與進水管相連通的沖水單元;在實際應用時,可設置兩個與進水管相連通的沖水單元;其中一個沖水單元通過一第一連接管與座體的內腔相連通,所述第一連接管的出水口設于座體內腔的一側,設定此沖水單元為第一沖水單元;另外一個沖水單元通過一第二連接管與座體的內腔相連通,所述第二連接管的出水口設于座體的底端處,設定此沖水單元為第二沖水單元。在實際應用時,可外設一與所述控制單元相電性連接的控制按鈕;也可設置一發送單元及一與所述控制單元相電性連接的接收單元,所述發送單元為一遙控器,所述發送單元與所述接收單元可通過紅外線信號傳遞完成發送和接收的功能。在初始狀態時,所述第一沖水單元及第二沖水單元的封堵機構均封設于相對應的出水管的出水口處;在需沖水時,使用者按下所述控制按鈕;或者按下遙控器上相對應的控制鍵,發送信號至相對應的接收單元,接收單元收到后傳送信號給控制單元;此時所述控制單元則啟動預設的程序,控制第一沖水單元的電控機構啟動,所述封堵機構在水流的沖擊下不再封設于第一沖水單元的出水管的出水口處;水流經由第一沖水單元的出水口及第一連接管,再由座體的一側流入座體的內腔內以沖洗座體的內壁。經過一段時間后,所述控
4制單元控制第一沖水單元的電控機構關閉,所述封堵機構在電控機構的作用下朝里移動以封設于第一沖水單元的出水管的出水口處。與此同時,所述控制單元控制第二沖水單元的電控機構開啟,所述封堵機構在水流的沖擊下不再封設于第二沖水單元的出水口處;水流經由第二沖水單元的出水口及第二連接管流出至座體內,并且利用虹吸原理,將第一沖水單元流出的水一起排出。經過一段時間后,所述控制單元控制第二沖水單元的電控機構關閉,所述封堵機構朝里移動以封設于第二沖水單元的出水管的出水口處;整個沖水過程結束。因此本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能在控制單元的控制下自動沖水,且沖水方便快捷,能將座體內壁清洗的更加干凈。在上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中,所述電控機構包括一設于進水管一側的電磁閥底座、及一固設于電磁閥底座上的電磁閥,所述電磁閥底座的遠電磁閥端設于進水管中;所述電磁閥底座、進水管的內壁及封堵機構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當電磁閥關閉時,所述容置空間與進水管相連通且不與外界相連通,進水管中的水流入容置空間中直至進水管中的水壓與容置空間中的水壓相同;當電磁閥啟動時,所述容置空間分別與進水管及外界相連通,容置空間內的水流出,且流出所述容置空間的水的流量大于流入所述容置空間的水的流量。在初始狀態時,所述封堵機構封設于出水管的出水口處;所述容置空間與進水管相連通且不與外界相連通,進水管中的水流入容置空間內,由于所述容置空間不與外界相連通,因此所述容置空間內的水壓與進水管中的水壓一樣;此時所述封堵機構處于一種平衡的狀態,不會被進水管的流水沖開;因此水流不會從出水管的出水口流出。當電磁閥啟動后,所述容置空間與外界相連通,此時容置空間內的水會流出所述容置空間,且單位時間內流出所述容置空間的水的體積要大于流入所述容置空間內的水的體積;因此所述進水管中的水壓大于容置空間的水壓,所述進水管的水流將所述封堵機構沖開,所述封堵機構不再封設于所述進水管的出水口處;水由出水管的出水口流出。在上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中,所述電磁閥底座設有一軸向貫穿所述電磁閥底座近電磁閥端且與容置空間相連通的收容空間、及一分別與外界和收容空間相連通的通孔;所述電磁閥具有一軸向延伸且能移動的封設于所述通孔上的動鐵芯;當電磁閥關閉時,所述動鐵芯封設于通孔上,所述容置空間及收容空間與進水管相連通、且不與外界相連通;當電磁閥開啟時,所述動鐵芯往外移動以不再封設于所述通孔上,所述容置空間及收容空間分別與進水管、和外界相連通。所述電磁閥內設有彈簧,所述動鐵芯設于所述彈簧的近電磁閥底座端。所述電磁閥底座上設有一連通所述收容空間及容置空間的連通孔。在初始狀態時,所述彈簧也處于初始狀態,所述動鐵芯封設于所述通孔處;所述電磁閥的近進水管端端面封設于所述收容空間上,因此所述收容空間不與外界相連通;所述容置空間及收容空間中均存留有水;由于容置空間及收容空間的水壓與進水管中的水壓是一樣的,因此所述封堵機構處于一種平衡的狀態,并不會被進水管的水流沖開;水流不會從出水管的出水口流出。在沖水時,所述電磁閥啟動,所述彈簧壓縮,所述動鐵芯往回縮,此時所述動鐵芯不再封設于所述通孔處; 容置空間及收容空間中的水通過所述通孔流出,此時所述進水管中的水壓大于容置空間及收容空間的水壓,所述進水管的水流將所述封堵機構沖開,所述封堵機構不再封設于所述進水管的出水口處;水由出水管的出水口流出。
在上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中,所述沖水單元還包括一與所述通孔相連通的第三連接管,所述第三連接管連接至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處。在沖水時,所述水流部分經由進水管、容置空間、連通孔、收容空間、通孔及第三連接管后,流入出水管中,如此能節約水源。在上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中,所述封堵機構包括一具有彈性且設于出水管中的封堵件、及一卡位件;所述封堵件設有一軸向貫穿所述封堵件的第一貫穿孔,所述卡位件固設于第一貫穿孔中;所述卡位件設有一軸向貫穿所述卡位件的第二貫穿孔;所述卡位件的兩端向外延伸形成有兩環狀、且分別與封堵件的兩端相抵頂的限位部。所述水通過所述第二貫穿孔流入容置空間中;由于所述封堵件是彈性系數較大的材料制成的,如此在封堵件封設于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處時可達到更好的密封效果。而且當卡位件受到進水管中的水流沖擊時,帶動封堵件發生彈性形變,不再封設于出水管的出水口中;當封堵件兩端受到的力平衡時,所述封堵件依靠其自身的彈力恢復至自然狀態,即封設于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中。所述卡位件是由彈性系數較小的材料制成,如此則可保證第二貫穿孔的內徑在使用過程中不易發生變化;能有效防止由于第二貫穿孔的內徑增大, 導致單位時間內流入容置空間的水的體積大于流出容置空間的水的體積,防止在沖水時所述進水管的水流無法將封堵件沖開的情況發生。在上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中,所述封堵機構還包括一設于第二貫穿孔中的調壓件、及一套設于調壓件上且呈管狀的密封件,所述調壓件的遠電控機構端與第二貫穿孔的內壁之間形成一環形的分流通道;所述密封件套設于調壓件的近電控機構端;所述密封件的外周面貼設于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內壁上,所述密封件的內周面與所述調壓件的外周面相互間隔。所述密封件固設于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內壁上。在沖水時,所述電磁閥的動鐵芯不再封設于所述通孔上;容置空間及收容空間內的水通過所述通孔及第三連接管流入出水管中,由于單位時間內通過所述分流通道的水的體積小于單位時間內通過所述通孔的水的體積;因此所述容置空間及收容空間的水壓要小于進水管的水壓,所述封堵件在進水管的水流的沖擊下不再封設于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處,所述水由出水管的出水口流出。當電磁閥關閉后,所述電磁閥的動鐵芯封設于所述通孔上,所述容置空間及收容空間中的水不能再通過所述通孔流出;所述進水管中的水流經由分流通道、第二貫穿孔流入容置空間中,再流入收容空間中,直至所述容置空間及收容空間中的水壓與所述進水管中的水壓相同;此時所述封堵件兩端的受力平衡,所述封堵件在其自身的彈力作用下恢復其自然狀態,所述封堵件封設于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上;所述進水管的水不能通過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流出。在上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中,所述沖水單元還包括一套設于封堵件的遠電磁閥端且固設于出水管中的卡固件;所述封堵件向外延伸形成一環狀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夾設于電磁閥底座及卡固件之間。所述封堵件通過所述固定部進行固定以確定其初始位置。所述卡固件可對所述封堵件的位置進一步的確定,使得其固定效果更好。在上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中,所述電控機構包括一具有一動鐵芯的電磁閥,所述動鐵芯能移動的抵頂于所述封堵機構的近電磁閥端;所述封堵機構包括一設于出水管中的封堵件,所述封堵件的遠電磁閥端在動鐵芯的作用下能移動的封設于出水管的出水口處。所述動鐵芯能移動與所述封堵件相抵頂;在實際應用時,可將封堵件的近電磁閥端用彈性系數較小的材料制成,能有效防止在電磁閥與封堵件相互抵頂時,所述封堵件發生彈性形變,而電磁閥無法將封堵件移動;封堵件的遠電磁閥端則用彈性系數較大的材料制成,如此則可在封堵件封設于出水管的出水口處時,達到較好的密封效果。所述電磁閥內設有彈簧,所述動鐵芯設于所述彈簧的近進水管端。在初始狀態時,所述彈簧也在初始狀態,所述動鐵芯抵頂于所述封堵件的近電磁閥端;在沖水時,所述電磁閥啟動,所述彈簧壓縮,所述動鐵芯往回縮,此時所述動鐵芯不再抵頂于所述封堵件的近電磁閥端。所述封堵件則在進水管的水流的作用下向著電磁閥運動,水從出水管的出水口流出。在上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中,所述封堵機構還包括一卡位件及一調壓件;所述封堵件設有一軸向貫穿所述封堵件的第一貫穿孔,所述卡位件固設于第一貫穿孔中;所述卡位件設有一軸向貫穿所述卡位件的第二貫穿孔,所述調壓件設于所述第二貫穿孔中,所述調壓件的遠電控機構端與第二貫穿孔的內壁之間形成一環形的分流通道;所述動鐵芯能移動的抵頂于所述卡位件及調壓件的近電磁閥端。所述電磁閥的動鐵芯能移動的與所述卡位件及調壓件的近電磁閥端相抵頂。所述卡位件由彈性系數較小的材料制成,從而所述電磁閥的動鐵芯能抵頂于所述卡位件上,且所述卡位件能更好的帶動封堵件移動;所述封堵件由彈性系數較大的材料制成,如此則能達到較好的密封效果。通過設置所述調壓件,能防止水壓過大,電磁閥的動鐵芯無法將封堵機構抵住而造成漏水的現象。設置調壓件,當沖水時,所述水一小部分流經分流通道,其余部分由出水管的出水口流出;由此能達到調壓的效果。流經分流通道的水越多,則減壓效果越明顯;在實際應用的時候,可以根據當地的水壓情況,適當做調整。在上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中,所述封堵機構還一套設于調壓件上且呈管狀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套設于調壓件的近電磁閥端,所述密封件的內周面與所述調壓件的外周面相互間隔,所述密封件的外周面貼設于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內壁上。所述密封件固設于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內壁上。所述調壓件由彈性系數較小的材料制成,防止其在水流的沖擊下發生彈性形變影響分壓效果;而密封件則由彈性系數較大的材料制成,如此能達到較好的密封效果。當沖水時,所述調壓件在水流的沖擊下向著電磁閥運動;水流部分經由分流通道及第二貫穿孔流出以達到分壓的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通過設置控制單元及兩分別與進水管相連通的沖水單元;所述電控機構在控制單元的控制下能將所述封堵機構移動的封設于出水管的出水口處;從而本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不僅沖水方便快捷,且能將座體內壁清洗的更加干凈。


圖1是本發明第一種實施例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的剖視圖。圖2是圖1所示A處的放大圖。圖3是圖1所示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另一角度的部分剖視圖。圖4是本發明第二種實施例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的剖視圖。圖中,1、進水管;10、出水管;20、封堵機構;21、封堵件;211、固定部;22、卡位件;221、第二貫穿孔;222、限位部;23、調壓件;231、定位部;24、密封件;25、分流通道;40、電控機構;41、電磁閥底座;411、收容空間;412、第三貫穿孔;42、電磁閥;421、動鐵芯;422、 彈簧;50、卡固件;60、容置空間。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 但本發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請參閱圖1,本發明第一種實施例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包括一控制單元(圖中未示)、一與外供水管道相連通的進水管1、至少兩分別與所述進水管1相連通的沖水單元。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沖水單元為兩個。其中一個沖水單元通過一第一連接管與座便器的座體(圖中未示)的內腔相連通,所述第一連接管(圖中未示)的出水口設于座體內腔的一側,設定此沖水單元為第一沖水單元;另外一個沖水單元通過一第二連接管(圖中未示)與座體的內腔相連通,所述第二連接管的出水口設于座體的底端處,設定此沖水單元為第二沖水單元。在實際應用時,可外設一與所述控制單元相電性連接的控制按鈕(圖中未示);也可設置一發送單元(圖中未示)及一與所述控制單元相電性連接的接收單元(圖中未示),所述發送單元可為一遙控器,所述發送單元與所述接收單元通過紅外線信號傳遞完成發送和接收的功能。請參閱圖1至圖3,所述沖水單元包括一與所述進水管1相連通且具有一出水口的出水管10、設于所述出水管10中的一封堵機構20、一與所述控制單元相電性連接且設于出水管10 —側的電控機構40、一第三連接管(圖中未示)、和一固設于出水管10中的卡固件 5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進水管1及出水管10均為三通管。所述進水管1的主管道與外供水管道相連通;所述進水管1的兩支管道分別與第一沖水單元的出水管10、及第二沖水單元的出水管10相連通。所述出水管10的主管道用于出水,所述出水管10的其中一支管道與進水管1相連通,所述封堵機構20設于所述出水管10的另一支管道中。請繼續參閱圖1至圖3,所述封堵機構20包括一設于出水管10中且具有彈性的封堵件21、一卡位件22、一軸向延伸的調壓件23、及一套設于調壓件23上且呈管狀的密封件 M。所述封堵件21設有一軸向貫穿所述封堵件21的第一貫穿孔(圖中未示)。所述封堵件21向外延伸形成一環狀的固定部211。所述封堵件21是由彈性系數較大的材料制成,如此則能在一定范圍能發生彈性形變以封設于所述出水管10的出水口處;能達到較好的密封效果。所述卡位件22設于第一貫穿孔中且設有一軸向貫穿所述卡位件22的第二貫穿孔 221。所述卡位件22的兩端分別向外延伸形成一環狀的限位部222。所述限位部222分別與所述封堵件21的兩端相互抵靠。通過設置限位部222,所述封堵件21能隨著卡位件22 的移動而移動,達到將出水管10的出水口封堵的效果。所述卡位件22由彈性系數較小的材料制成,從而不容易發生變形且能更好的帶動所述封堵件21移動。請繼續參閱圖1至圖3,所述調壓件23設于卡位件22的第二貫穿孔221中。設置調壓件23,當沖水時,水一小部分流經分流通道25,其余部分由出水管10的出水口流出; 由此能達到調壓的效果。流經分流通道25的水流越多,則減壓效果越明顯;在實際應用的時候,可以根據當地的水壓情況,適當做調整。所述密封件M固設于所述調壓件23上。所述調壓件23由彈性系數較小的材料制成,防止其在水流的沖擊下發生彈性形變而影響分壓效果;而密封件M則由彈性系數較大的材料制成,如此能達到較好的密封效果。所述調壓件23向外延伸形成有一環狀的定位部231。所述調壓件23的遠電控機構40端與卡位件 22的第二貫穿孔221的內壁相互間隔且形成一分流通道25。所述密封件M套設于調壓件 23的近電控機構40端。所述密封件M的內周面與所述調壓件23的外周面相互間隔;所述密封件M的外周面貼設于所述第二貫穿孔221的內壁上。請繼續參閱圖1至圖3,所述電控機構40包括一設于進水管1外側的電磁閥底座 41、及一固設于所述電磁閥底座41上的電磁閥42。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電磁閥42為脈沖式電磁閥42。所述電磁閥42具有一軸向延伸的動鐵芯421。所述電磁閥42內設有彈簧422, 所述動鐵芯421設于所述彈簧422的近電磁閥底座41端。所述電磁閥底座41的遠電磁閥 42端設于進水管1中。所述電磁閥底座41、進水管1的內壁、及封堵機構20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60 ;當電磁閥42關閉時,所述容置空間60與進水管1相連通、且不與外界相連通,當電磁閥42啟動時,所述容置空間60分別與進水管1、及外界相連通。所述電磁閥底座41設有一軸向貫穿所述電磁閥底座41近電磁閥42端且與容置空間60相連通的收容空間411、 一分別與外界和收容空間411相連通的通孔(圖中未示)、及一連通所述收容空間411及容置空間60的連通孔(圖中未示)。所述電磁閥42的近進水管1端端面封設于所述收容空間411上。所述動鐵芯421能移動的設于收容空間411中且封設于所述通孔上。所述第三連接管與所述通孔相連通、且連接至所述出水管10的出水口處。在沖水時,水部分經由進水管1、容置空間60、連通孔、收容空間411、通孔及第三連接管后,流入出水管10中,如此能節約水源。所述卡固件50套設于封堵件21的遠電磁閥42端。所述固定部211夾設于電磁閥底座41及卡固件50之間。所述封堵件21通過所述固定部211以確定其初始位置,所述卡固件50可對所述封堵件21的位置進一步的確定,使得其固定效果更好。請繼續參閱圖1至圖3,在初始狀態時,所述第一沖水單元及第二沖水單元的封堵機構20的封堵件21均封設于相對應的出水管10的出水口處。所述電磁閥42的動鐵芯421 分別封設于所述電磁閥底座41的通孔上;所述容置空間60及收容空間411與進水管1相連通且不與外界相連通,所述容置空間60及收容空間411中均存留有水;此時所述容置空間60內的水壓與進水管1中的水壓一樣,因此所述封堵機構20處于一種平衡的狀態,所述封堵件21封設于相對應的出水管10的出水口處,并不會被進水管1的水流沖開;水不會從出水管10的出水口流出。所述電磁閥42的彈簧422也處于初始狀態。所述調壓件23的定位部231與所述密封件M相互間隔;所述密封件M位于所述定位部231及電磁閥42之間。當使用者需沖水時,使用者按下所述控制按鈕;或者按下遙控器上相對應的控制鍵,發送信號至相對應的接收單元,接收單元接收信號后傳送信號給控制單元。請繼續參閱圖1至圖3,此時所述控制單元啟動預設的程序,控制第一沖水單元的電磁閥42開啟;所述電磁閥42的動鐵芯421向外移動,所述電磁閥42的彈簧422被壓縮。 所述電磁閥42的動鐵芯421不再封設于所述電磁閥底座41的通孔上。所述收容空間411 通過所述通孔與外界相連通,容置空間60及收容空間411中的水通過所述通孔及第三連接管流入出水管10中,由于單位時間內通過所述分流通道25的水的體積小于單位時間內通過所述通孔的水的體積;因此此時所述進水管1中的水壓大于容置空間60及收容空間411 的水壓。所述調壓件23在水流的沖擊下向著電磁閥42移動,直至所述調壓件23的定位部 231抵頂于所述密封件M的遠電磁閥42端;設置所述定位部231,能有效防止所述調壓件23與密封件M相分離。部分水依次經由分流通道25、第二貫穿孔221、容置空間60、連通孔、收容空間411、通孔及第三連接管后,流入第一沖水單元的出水管10中以達到分壓的效果。通過設置所述調壓件23,能防止水壓過大,電磁閥42無法將封堵機構20抵住而造成漏水的現象。與此同時,由于此時進水管1中的水壓大于容置空間60及收容空間411的水壓,所述卡位件22在水流的沖擊下向著電磁閥42移動,所述封堵件21在卡位件22的帶動下向著電磁閥42移動。由于所述封堵件21是彈性材料制成的;因此在封堵件21受到進水管1中的水流沖擊時,所述封堵件21發生彈性形變,不再封設于出水管10的出水口處;水流通過所述出水口由座體的一側流入座體的內腔內以沖洗座體的內壁。請繼續參閱圖1至圖3,經過控制單元預設的一段時間后,所述控制單元控制第一沖水單元的電磁閥42關閉,所述電磁閥42的動鐵芯421朝里移動以封設于所述通孔上,所述電磁閥42的彈簧422恢復原始狀態。所述容置空間60及收容空間411中的水不能再通過所述通孔流出;所述進水管1中的水流繼續經由分流通道25及第二貫穿孔221流入容置空間60中,再流入收容空間411中,直至所述容置空間60及收容空間411中的水壓與所述進水管1中的水壓相同;此時所述封堵件21兩端的受力平衡,所述封堵件21在其自身的彈力作用下恢復其自然狀態,所述封堵件21封設于所述出水管10的出水口上;所述進水管1 的水不能通過所述出水管10的出水口流出。與此同時,所述控制單元控制第二沖水單元的電磁閥42開啟,工作原理與第一沖水單元的工作原理一樣,水由第二沖水單元的出水管10 的出水口流出至座體內;利用虹吸原理,將第一沖水單元流出的水一起排出。經過控制單元預設的一段時間后,控制單元控制第二沖水單元的電磁閥42關閉,工作原理與第一沖水單元的工作原理一樣,所述第二沖水單元的電磁閥42的鐵芯封設于所述電磁閥底座41的通孔處;所述封堵件21封設于第二沖水單元的出水管10的出水口處;水不再流出,整個沖水過程結束。因此本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能在控制單元的控制下自動沖水、能將座體內壁清洗的更加干凈;使用本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的座便器無需使用水箱,使得整個座便器的體積減小;且沖水方便快捷,使用壽命長、耗電力低。請參閱圖4,圖4是本發明第二種實施例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的剖視圖。本發明第二種實施例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的結構與所述第一種實施例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的結構相似,其不同之處在于所述電磁閥底座41未設有收容空間411、通孔及連通孔。所述電磁閥底座41上設有一貫穿所述電磁閥底座41的第三貫穿孔412,所述第三連接管連通所述第三貫穿孔412及出水管10的出水口。所述電磁閥42的動鐵芯421能移動的伸入容置空間60中、且能移動的抵頂于卡位件22、調壓件23及密封件M的近電磁閥 42端。所述動鐵芯421封設于所述封堵機構20上上,使得水不再從調壓件23及密封件M 之間的間隙流出來,防止發生漏水的現象。本發明第二種實施例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的工作原理與第一種實施例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的原理相似,不同的地方在于;在初始狀態時,所述電磁閥42的動鐵芯421抵頂于所述卡位件22、調壓件23及密封件M的近電磁閥42端,所述封堵件21封設于所述出水管10的出水口處。當電磁閥42啟動時,所述電磁閥42的動鐵芯421朝外移動,不再抵頂于所述卡位件22、調壓件23及密封件M的近電磁閥42端;所述卡位件22在進水管1的水流的沖擊下朝向電磁閥42移動,所述封堵件 21在卡位件22的帶動下朝向電磁閥42移動,因此所述封堵件21不再封設于所述出水管 10的出水口處;水流由出水管10的出水口流出。部分水則依次經由分流通道25、第二貫穿孔221、第三貫穿孔412及第三連接管后,流入第一沖水單元的出水管10中以達到分壓的效果。當電磁閥42關閉時,所述電磁閥42的動鐵芯421在彈簧422的作用下朝里移動,所述卡位件22、調壓件23及密封件M在動鐵芯421的帶動下背向電磁閥42移動,所述封堵件21在卡位件22的帶動下背向電磁閥42移動直至封設于所述出水管10的出水口處;水流不再由出水管10的出水口流出。此時,所述動鐵芯421的近進水管1端端面封設于所述調壓件23及密封件24,因此可以防止水從調壓件23和密封件M的間隙中流出。本發明第三種實施例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的結構與所述第二種實施例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的結構相似,其不同之處在于所述沖水單元不包括卡位件22,所述調壓件23及密封件M設于封堵件21的第一貫穿孔中。在初始狀態時,所述電磁閥42的動鐵芯421抵頂于封堵件21、調壓件23和密封件M的近電磁閥42端。在實際應用時,可將封堵件21的近電磁閥42端用彈性系數較小的材料制成,能有效防止在電磁閥42與封堵件21相互抵頂時,所述封堵件21發生彈性形變,而電磁閥42無法帶動封堵件21移動;封堵件21的遠電磁閥42端則用彈性系數較大的材料制成,如此則可在封堵件21封設于出水管10的出水口處時,達到較好的密封效果。本發明第四種實施例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的結構與所述第二種實施例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的結構相似,其不同之處在于所述沖水單元不包括卡位件22、調壓件23及密封件M,所述封堵件21未設有第一貫穿孔。所述電磁閥42的動鐵芯421抵頂于封堵件21的近電磁閥42端。在實際應用時,可將封堵件21的近電磁閥42端用彈性系數較小的材料制成,能有效防止在電磁閥42與封堵件21相互抵頂時,所述封堵件21發生彈性形變,而電磁閥42無法將封堵件21移動;封堵件21的遠電磁閥42端則用彈性系數較大的材料制成,如此則可在封堵件21封設于出水管10的出水口處時,達到較好的密封效果。綜上所述,本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通過設置控制單元及兩分別與進水管1相連通的沖水單元;所述電控機構40在控制單元的控制下能將所述封堵機構20移動的封設于出水管10的出水口處;從而本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不僅沖水方便快捷,且能將座體內壁清洗的更加干凈。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包括一控制單元、一與外供水管道相連通的進水管(1)、及至少兩分別與所述進水管(1)相連通的沖水單元;所述每一沖水單元包括一與所述進水管(1)相連通且具有一出水口的出水管 (10)、一設于所述出水管(10)中的封堵機構(20)、及一與所述控制單元相電性連接且設于出水管(10) —側的電控機構GO);所述電控機構GO)在控制單元的控制下能將所述封堵機構00)移動的封設于出水管(10)的出水口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控機構GO) 包括一設于進水管(1) 一側的電磁閥底座(41)、及一固設于電磁閥底座上的電磁閥 (42),所述電磁閥底座的遠電磁閥0 端設于進水管(1)中;所述電磁閥底座(41)、 進水管(1)的內壁及封堵機構00)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60);當電磁閥02)關閉時,所述容置空間(60)與進水管(1)相連通且不與外界相連通,進水管(1)中的水流入容置空間 (60)中直至進水管(1)中的水壓與容置空間(60)中的水壓相同;當電磁閥G2)啟動時, 所述容置空間(60)分別與進水管(1)及外界相連通,容置空間(60)內的水流出,且流出所述容置空間(60)的水的流量大于流入所述容置空間(60)的水的流量。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閥底座 (41)設有一軸向貫穿所述電磁閥底座Gl)近電磁閥G2)端且與容置空間(60)相連通的收容空間G11)、及一分別與外界和收容空間(411)相連通的通孔;所述電磁閥G2)具有一軸向延伸且能移動的封設于所述通孔上的動鐵芯G21);當電磁閥02)關閉時,所述動鐵芯(421)封設于通孔上,所述容置空間(60)及收容空間Gll)與進水管(1)相連通、且不與外界相連通;當電磁閥G2)開啟時,所述動鐵芯021)往外移動以不再封設于所述通孔上,所述容置空間(60)及收容空間(411)分別與進水管(1)、和外界相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沖水單元還包括一與所述通孔相連通的第三連接管,所述第三連接管連接至所述出水管(10)的出水口處。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機構00)包括一具有彈性且設于出水管(10)中的封堵件(21)、及一卡位件0 ;所述封堵件設有一軸向貫穿所述封堵件的第一貫穿孔,所述卡位件02)固設于第一貫穿孔中;所述卡位件02)設有一軸向貫穿所述卡位件02)的第二貫穿孔021);所述卡位件0 的兩端向外延伸形成有兩環狀、且分別與封堵件的兩端相抵頂的限位部 (222)。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機構00) 還包括一設于第二貫穿孔(221)中的調壓件、及一套設于調壓件上且呈管狀的密封件(M),所述調壓件03)的遠電控機構00)端與第二貫穿孔021)的內壁之間形成一環形的分流通道0 ;所述密封件04)套設于調壓件的近電控機構00)端;所述密封件04)的外周面貼設于所述第二貫穿孔021)的內壁上,所述密封件04)的內周面與所述調壓件的外周面相互間隔。
7.根據權利要求2-4中任一項所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沖水單元還包括一套設于封堵件的遠電磁閥0 端且固設于出水管(10)中的卡固件 (50);所述封堵件向外延伸形成一環狀的固定部011),所述固定部011)夾設于電磁閥底座(41)及卡固件(50)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控機構GO) 包括一具有一動鐵芯G21)的電磁閥(42),所述動鐵芯021)能移動的抵頂于所述封堵機構00)的近電磁閥02)端;所述封堵機構00)包括一設于出水管(10)中的封堵件01), 所述封堵件的遠電磁閥G2)端在動鐵芯021)的作用下能移動的封設于出水管(10) 的出水口處。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機構OO) 還包括一卡位件0 及一調壓件;所述封堵件設有一軸向貫穿所述封堵件的第一貫穿孔,所述卡位件02)固設于第一貫穿孔中;所述卡位件02)設有一軸向貫穿所述卡位件02)的第二貫穿孔021),所述調壓件03)設于所述第二貫穿孔021)中,所述調壓件的遠電控機構00)端與第二貫穿孔021)的內壁之間形成一環形的分流通道 (25);所述動鐵芯021)能移動的抵頂于所述卡位件02)及調壓件03)的近電磁閥02) 端。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機構00) 還一套設于調壓件上且呈管狀的密封件04);所述密封件04)套設于調壓件03)的近電磁閥0 端,所述密封件04)的內周面與所述調壓件的外周面相互間隔,所述密封件04)的外周面貼設于所述第二貫穿孔021)的內壁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屬于機械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座便器沖水裝置體積較大且用水量大的問題。本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其包括一控制單元、一與外供水管道相連通的進水管、及至少兩分別與所述進水管相連通的沖水單元;所述每一沖水單元包括一與所述進水管相連通且具有一出水口的出水管、一設于所述出水管中的封堵機構、及一與所述控制單元相電性連接且設于出水管一側的電控機構;所述電控機構在控制單元的控制下能將所述封堵機構移動的封設于出水管的出水口處。本智能座便器自動沖水裝置不僅沖水方便快捷,且能將座體內壁清洗的更加干凈。
文檔編號E03D1/34GK102518194SQ20111044657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8日
發明者何忙, 金會國 申請人:浙江萬潔智能衛浴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武区| 杭州市| 延庆县| 绍兴市| 南阳市| 颍上县| 大姚县| 邢台县| 分宜县| 安顺市| 察哈| 常宁市| 景谷| 牡丹江市| 江安县| 礼泉县| 台湾省| 乐昌市| 蒙自县| 张掖市| 长海县| 上高县| 彝良县| 无极县| 任丘市| 营口市| 绥滨县| 虎林市| 肃宁县| 雷波县| 广州市| 获嘉县| 柘荣县| 阜城县| 莫力| 六枝特区| 丹江口市| 邵武市| 金山区| 阿图什市| 怀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