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魚道進口補水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魚道領域,尤其是一種魚道進ロ補水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人們意識到水力發電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對魚類種質交流通道形成了隔阻,造成了生境破碎化。隨著環保政策的不斷完善以及建設項目環境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通過修建魚道為魚類提供洄游通過水閘或壩的人工水槽備受關注。魚道的設計,主要考慮魚類的上溯習性,在閘壩的下游,魚類依靠水流的吸引進入
魚道,魚類在魚道中需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克服流速溯游至上游,下行魚可通過魚道順流而下,為了吸引魚類進入魚道,通常在魚道進ロ處設置有誘導設施,一般采用的誘導設施有攔魚壩(堰)、攔網、電柵、水流誘導等,其中水流誘導是最為常用的ー種方式,所述水流誘導是指通過控制魚道進ロ的水流流速,使其流速達到ー個合適的范圍,從而吸引魚類進入魚道,但是由于發電機組工作時會使得魚道進ロ處尾水渠水位的升高,同時工作的發電機組數量越多,尾水渠的水位升高的越多,尾水渠水位的升高會導致魚道進ロ處的水流流速降低,不能很好的吸引魚類進入魚道,因此,為了提高誘魚效果,通常需要在魚道進ロ進行補水從而使魚道進ロ處的水流流速達到規定的要求,目前,對于魚道進ロ的補水方式通常采用集中補水的方式,雖然集中補水的方式能夠調節魚道進ロ的水流流速,但是,集中補水的方式在補水管的出水ロ處流速較大,其它位置流速較小,這樣很容易造成魚道進ロ處的水流流態紊亂,無法有效的吸引魚類進入魚道,魚道進ロ的誘魚效果較差,而且集中補水會使得魚道的局部池室段流速過慢,影響魚類的上溯,對魚類上溯產生阻礙。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誘魚效果較好的魚道進ロ補水系統。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魚道進ロ補水系統,包括補水池,補水池上連接有補水總管,所述補水總管上連接有至少ー個補水分管,所述補水分管上連接有多個補水支管。進ー步的是,所述補水支管的出水ロ處設置有格柵。進ー步的是,所述補水分管上連接有至少ー個引魚射水管。進ー步的是,所述補水總管、補水支管、引魚射水管上設置有截止閥。進ー步的是,所述補水支管、補水總管上設置有流量調節閥。進ー步的是,還包括抽水池,抽水池底部設置有尾水渠進水ロ,抽水池內設置有至少ー個長軸深井泵,所述長軸深井泵的出水ロ通過水管與補水池連通。進ー步的是,所述補水池、抽水池內設置有液位傳感器,所述液位傳感器上連接有液位信號器。進ー步的是,所述補水池、抽水池內設置有潛水排污泵,潛水排污泵上連接有排污管。進ー步的是,所述排污管上設置有止回閥。進ー步的是,所述補水池上端設置有溢流管。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魚道進ロ補水系統采用分段補水的方式,可以對魚道進ロ的多個位置同時進行補水,從而使整個魚道進ロ的水流流速同時發生變化,不會出現局部范圍內水流流速過快的現象,進而也不會破壞魚道進ロ處的水流流態,能夠保持魚道進ロ處的水流流態穩定,從而有效的吸引魚類進入魚道,魚道進ロ的誘魚效果較好,而且采用多個補水支管補水,每個補水支管的出口處流速都不會太大,不會對魚道的流速造成太大的影響,進而也不會影響魚類的上溯,不會對魚類上溯產生阻礙。
圖I是本發明魚道進ロ補水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說明補水池I、補水總管2、補水分管3、補水支管4、格柵5、引魚射水管
6、截止閥7、流量調節閥8、抽水池9、尾水渠進水口 10、長軸深井泵11、液位傳感器12、液位信號器13、潛水排污泵14、排污管15、止回閥16、溢流管17、尾水渠18。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ー步說明。如圖I所示,該魚道進ロ補水系統,包括補水池1,補水池I上連接有補水總管2,所述補水總管2上連接有至少ー個補水分管3,所述補水分管3上連接有多個補水支管4。該魚道進ロ補水系統安裝在魚道進ロ處,其補水過程如下首先,將補水池I中的水引入補水總管2,然后補水總管2內的水再分別流入補水分管3內,接著再流入各個補水支管4內,最后從補水支管4的出水ロ處排出,起到補水的目的,上述魚道進ロ補水系統采用分段補水的方式,可以對魚道進ロ的多個位置同時進行補水,從而使整個魚道進ロ的水流流速同時發生變化,不會出現局部范圍內水流流速過快的現象,進而也不會破壞魚道進ロ處的水流流態,能夠保持魚道進ロ處的水流流態穩定,從而有效的吸引魚類進入魚道,魚道進ロ的誘魚效果較好,而且采用多個補水支管4補水,每個補水支管4的出水ロ處流速都不會太大,不會對魚道的流速造成大大的影響,進而也不會影響魚類的上溯,不會對魚類上溯產生阻礙。在上述實施過程中,為了進一歩的防止補水支管4出水ロ處的水流流速過大,在所述補水支管4的出水ロ處設置有格柵5,通過設置格柵5可以使補水支管4內的水通過格柵5溢流出去,能夠有效避免補水支管4出ロ處的水流流速局部過大,能夠進一歩的保持魚道進ロ處的水流流態穩定,從而有效的吸引魚類進入魚道,同時也能夠更進一歩的減小對魚道的流速造成影響,不會對魚類上溯產生阻礙。進ー步的是,為了提高魚道進ロ的誘魚效果,所述補水分管3上連接有至少ー個引魚射水管6。魚道進ロ補水系統通常是在發電機組工作時補水作業,其它時段一般情況下是不需要補水的,特殊情況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補水,為了便于實現在特定的時機補水,所述補水總管2、補水支管4、引魚射水管6上設置有截止閥7。為了控制補水的水量,所述補水支管4、補水總管2上設置有流量調節閥8,通過流量調節閥8可以自由的調整所需的補水量,從而精確控制魚道進ロ的水流流速。補水池I中的水一般來自于下游的水庫,但有時下游的水庫水位較低,無法引流到補水池I中,因此,為了保證在任何時候補水池I中都有充足的水源,設置了抽水池9,抽水池9底部設置有尾水渠進水口 10,抽水池9內設置有至少ー個長軸深井泵11,所述長軸深井泵11的出水ロ通過水管與補水池I連通,尾水渠18中的水通過尾水渠進水口 10進入到抽水中,然后利用長軸深井泵11將抽水池9中的水再抽到補水池I中,由于尾水渠18在任何時候都會有水,因此,可以保證補水池I在任何時候都有充足的水源,從而保證補水作業的正常進行。為了及時準確的了解補水池I、抽水池9中的水位,所述補水池I、抽水池9內設置有液位傳感器12,所述液位傳感器12上連接有液位信號器13。補水池I、抽水池9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會在補水池I、抽水池9池底沉積ー些污 泥,為了便于清理這些污泥,在補水池I、抽水池9內設置有潛水排污泵14,潛水排污泵14上連接有排污管15。為了防止被抽出去的污泥回流入補水池I、抽水池9中,在排污管15上設置有止回閥16,在排污管上還可設置截止閥方便操作。另外,為了防止補水池I內的水過多而溢流到四處,在補水池I上端設置有溢流管17,通過溢流管17將多余的水排放到指定的位置,避免水溢流到四處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權利要求
1.魚道進ロ補水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補水池(1),補水池(I)上連接有補水總管(2),所述補水總管(2)上連接有至少ー個補水分管(3),所述補水分管(3)上連接有多個補水支管(4)。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魚道進ロ補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補水支管(4)的出水ロ處設置有格柵(5)。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魚道進ロ補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補水分管(3)上連接有至少ー個引魚射水管(6)。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魚道進ロ補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補水總管(2)、補水支管(4)、引魚射水管(6)上設置有截止閥(7)。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魚道進ロ補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補水支管(4)、補水總管(2)上設置有流量調節閥(8)。
6.根據權利要求I至5中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魚道進ロ補水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抽水池(9),抽水池(9)底部設置有尾水渠進水口(10),抽水池(9)內設置有至少ー個長軸深井泵(11),所述長軸深井泵(11)的出水ロ通過水管與補水池(I)連通。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魚道進ロ補水系統,其特征在干所述補水池(I)、抽水池(9)內設置有液位傳感器(12),所述液位傳感器(12)上連接有液位信號器(13)。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魚道進ロ補水系統,其特征在干所述補水池(I)、抽水池(9)內設置有潛水排污泵(14),潛水排污泵(14)上連接有排污管(15)。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魚道進ロ補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15)上設置有止回閥(16)。
10.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魚道進ロ補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補水池(I)上端設置有溢流管(17)。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誘魚效果較好的魚道進口補水系統。該補水系統,包括補水池,補水池上連接有補水總管,所述補水總管上連接有至少一個補水分管,所述補水分管上連接有多個補水支管。該補水系統采用分段補水的方式,可以對魚道進口的多個位置同時進行補水,從而使整個魚道進口的水流流速同時發生變化,不會破壞魚道進口處的水流流態,能夠保持魚道進口處的水流流態穩定,從而有效的吸引魚類進入魚道,魚道進口的誘魚效果較好,而且采用多個補水支管補水,每個補水支管的出口處流速都不會太大,不會對魚道的流速造成太大的影響,進而也不會影響魚類的上溯,不會對魚類上溯產生阻礙。適合在魚道領域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E03B11/00GK102747714SQ20121025897
公開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5日
發明者蘭崗, 周小波, 張連明, 李亞農, 王澤溪, 職小前, 蔣紅, 郎建, 陳靜 申請人: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