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節水型水槽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ー種水槽,尤其涉及一種將洗滌水有選擇的收集到蓄水箱內再次利用的節水型水槽。
背景技術:
為了節約用水,有很多人將洗衣水槽、洗臉水槽、洗菜水槽等洗滌水槽中用過的水有選擇的收集利用,如果洗滌水比較干凈就儲存到蓄水箱里,用于澆花、拖地和沖廁所等一些對水質要求不高的用水工作,如果洗滌水比較臟就直接排走。在實際操作中人們常用勺子和水桶將洗滌水從洗滌水槽內水S到蓄水箱里,既不方便又很容易濺濕地面。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水槽不方便將洗滌水收集再次利用的問題,本發明g在提供一 種節水型水槽,該節水型水槽包括洗滌水槽、選擇排水閥板和雙控閥桿,只要轉動控制轉鈕就能將洗滌水方便的收集到蓄水箱內儲存利用。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節水型水槽,包括洗滌水槽、選擇排水閥板和雙控閥桿,其特征是所述洗滌水槽設有雙向排水底倉與原排水管和蓄水箱連接,所述雙向排水底倉包括斜底倉體、卡扣倉蓋、進水閥管和排水閥管,所述斜底倉體包括閥板軸座、污水閥倉和凈水閥倉;所述選擇排水閥板安裝在斜底倉體的內腔,其結構包括開閉閥板、定位軸桿和封閉彈簧,所述開閉閥板設有開通軌道和導流弧板;所述雙控閥桿安裝在洗滌水槽上,其結構包括管型軸套、傳動轉軸、控制轉鈕和驅動滾輪,所述管型軸套設有排放擋位,所述傳動轉軸包括彈カ卡擋和驅動搖臂。本優選實施例還具有下列技術特征所述洗滌水槽安裝在水槽基架上,所述雙向排水底倉設置在洗滌水槽的底部,所述斜底倉體與洗滌水槽的底板連接并設有組裝倉口和擋水隔板,所述閥板軸座設置在組裝倉ロ的開ロ端,所述擋水隔板設置在斜底倉體內腔的中部,所述污水閥倉和凈水閥倉由擋水隔板分隔斜底倉體而成,所述卡扣倉蓋安裝在組裝倉口上并設有閥桿軸孔,所述污水閥倉和凈水閥倉都設有進水閥管和排水閥管,所述進水閥管設置在污水閥倉或凈水閥倉的頂部與洗滌水槽相通,所述排水閥管設置在污水閥倉或凈水閥倉的底部分別與原污水管和蓄水箱連接。所述選擇排水閥板包括兩塊開閉閥板并分別安裝在污水閥倉和凈水閥倉內,所述定位軸桿設有卡插接頭,所述卡插接頭與閥板軸座連接,所述開閉閥板鉸接在定位軸桿上與進水閥管組合,所述封閉彈簧套裝在定位軸桿上其弾性力作用在開閉閥板上。所述開通軌道和導流弧板分別設置在開閉閥板的兩端,兩塊開閉閥板上的開通軌道構成ー個半圓型軌道,所述導流弧板的內圈和外圈分別設有封ロ軟墊和積水排孔。所述雙控閥桿安裝在洗滌水槽上與選擇排水閥板組合,所述管型軸套安裝在洗滌水槽的槽外壁,所述傳動轉軸套裝在管型軸套上,其頂端向上穿通洗滌水槽的沿ロ板,底端從卡扣倉蓋穿入斜底倉體,所述控制轉鈕和驅動搖臂分別安裝在傳動轉軸的頂端和底端,所述驅動滾輪包括旋轉輪架與開通軌道組合,所述旋轉輪架與驅動搖臂轉軸連接,所述排放擋位設置在管型軸套的底端,所述傳動轉軸設有卡擋滑ロ。所述彈カ卡擋與排放擋位組合,其結構包括軸向滑柱和彈簧螺栓,所述軸向滑柱和彈簧螺栓套裝在傳動轉軸的內腔,所述排放擋位包括排放、收集和關閉擋位。本實施例只要轉動控制轉鈕就能收集或排放洗滌水,如果洗滌水的水質較好將控制轉鈕轉動到“收集”擋位就收集到蓄水箱內儲存再利用,如果洗滌水的水質較差不能再利用,將控制轉鈕轉動到“排放”擋位就排入原污水管里流走,控制轉鈕轉到“關閉”擋位時洗滌水不能排出洗滌水槽。因此,該節水型水槽結構合理、操控簡單,方便人們節約用水。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ー步說明。
圖I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裝配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洗滌水槽10剖開及卡扣倉蓋42脫離組裝倉ロ 413后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I中雙控閥桿30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1、2中選擇排水閥板20的結構示意圖。圖中序號分別表示10.洗滌水槽,20.選擇排水閥板,21.開閉閥板,210.開通軌道,211.導流弧板,212.封ロ軟墊,213.積水排孔,22.定位軸桿,220.卡插接頭,23.封閉彈簧,30.雙控閥桿,31.管型軸套,310.排放擋位,32.傳動轉軸,320.弾力卡擋,321.驅動搖臂,322.卡擋滑ロ,323.軸向滑柱,324.彈簧螺栓,33.控制轉鈕,34.驅動滾輪,340.旋轉輪架,40.雙向排水底倉,41.斜底倉體,410.閥板軸座,411.污水閥倉,412.凈水閥倉,413.組裝倉ロ,414.擋水隔板,42.卡扣倉蓋,420.閥桿軸孔,43.進水閥管,44.排水閥管。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見圖I并結合圖2、3、4,本實施例的節水型水槽包括洗滌水槽10、選擇排水閥板20和雙控閥桿30,所述洗滌水槽10設有雙向排水底倉40與原排水管和蓄水箱連接,所述雙向排水底倉40包括斜底倉體41、卡扣倉蓋42、進水閥管43和排水閥管44,所述斜底倉體41包括閥板軸座410、污水閥倉411和凈水閥倉412 ;所述選擇排水閥板20安裝在斜底倉體41的內腔,其結構包括開閉閥板21、定位軸桿22和封閉彈簧23,所述開閉閥板21設有開通軌道210和導流弧板211 ;所述雙控閥桿30安裝在洗滌水槽10上,其結構包括管型軸套31、傳動轉軸32、控制轉鈕33和驅動滾輪34,所述管型軸套31設有排放擋位310,所述傳動轉軸32包括弾力卡擋320和驅動搖臂321。所述洗滌水槽10安裝在水槽基架上,所述雙向排水底倉40設置在洗滌水槽10的底部,所述斜底倉體41與洗滌水槽10的底板連接并設有組裝倉ロ 413和擋水隔板414,所述閥板軸座410設置在組裝倉ロ 413的開ロ端,所述擋水隔板414設置在斜底倉體41內腔的中部,所述污水閥倉411和凈水閥倉412由擋水隔板414分隔斜底倉體41而成,所述卡扣倉蓋42安裝在組裝倉ロ 413上并設有閥桿軸孔420,所述污水閥倉411和凈水閥倉412都設有進水閥管43和排水閥管44,所述進水閥管43設置在污水閥倉411或凈水閥倉412的頂部與洗滌水槽10相通,所述排水閥管44設置在污水閥倉411或凈水閥倉412的底部分別與原污水管和蓄水箱連接。雙向排水底倉40使洗滌水槽10內的洗滌水既可以排入原污水管直接流走,又可以排入蓄水箱儲存再利用,洗滌水經過污水閥倉411流入原污水管,經過凈水閥倉412流入蓄水箱。斜底倉體41的底板呈傾斜狀態,使流入倉體內的水都從排水閥管44排走,不會流向組裝倉ロ 413 —端,也不會在污水閥倉411與凈水閥倉412之間互流。所述選擇排水閥板20包括兩塊開閉閥板21分別安裝在污水閥倉411和凈水閥倉412內,所述定位軸桿22設有卡插接頭220,所述卡插接頭220與閥板軸座410連接,所述開閉閥板21鉸接在定位軸桿22上與進水閥管43組合,所述封閉彈簧23套裝在定位軸桿22上其彈性力作用在開閉閥板21上。選擇排水閥板20控制洗滌水槽10內的水排入原污水管或蓄水箱,封閉彈簧23的弾性カ將開閉閥板21緊蓋在進水閥管43的出水口上,使洗滌水槽10內的洗滌水不能流入污水閥倉411或浄水閥倉412。只有通過雙控閥桿30才能使開閉閥板21脫離進水閥管43的出水ロ,當污水閥倉411內的開閉閥板21脫離進水閥管43的出水ロ吋,洗滌水流入原污 水管直接排走,當浄水閥倉412內的開閉閥板21脫離進水閥管43的出水ロ時,洗滌水流入蓄水箱內儲存。所述開通軌道210和導流弧板211分別設置在開閉閥板21的兩端,兩塊開閉閥板21上的開通軌道210構成ー個半圓型軌道,所述導流弧板211的內圈和外圈分別設有封ロ軟墊212和積水排孔213。洗滌水從進水閥管43流出時沖在開閉閥板21上,導流弧板211使洗滌水都從開閉閥板21的端頭流入排水閥管44,如果有水滴濺出導流弧板211從積水排孔213流入排水閥管44,封ロ軟墊212使開閉閥板21密封進水閥管43的出水ロ。所述雙控閥桿30安裝在洗滌水槽10上與選擇排水閥板20組合,所述管型軸套31安裝在洗滌水槽10的槽外壁,所述傳動轉軸32套裝在管型軸套31上,其頂端向上穿通洗滌水槽10的沿ロ板,底端從卡扣倉蓋42穿入斜底倉體41,所述控制轉鈕33和驅動搖臂321分別安裝在傳動轉軸32的頂端和底端,所述驅動滾輪34包括旋轉輪架340與開通軌道210組合,所述旋轉輪架340與驅動搖臂321轉軸連接,所述排放擋位310設置在管型軸套31的底端,所述傳動轉軸32設有卡擋滑ロ 322。所述彈カ卡擋320與排放擋位310組合,其結構包括軸向滑柱323和彈簧螺栓324,所述軸向滑柱323和彈簧螺栓324套裝在傳動轉軸32的內腔,所述排放擋位310包括排放、收集和關閉擋位。雙控閥桿30控制選擇排水閥板20開通或關閉洗滌水槽10的排水ロ,及將洗滌水排入原污水管或收集到蓄水箱,旋轉輪架340使驅動滾輪34能方便的順著開通軌道210運行,及在兩塊開閉閥板21之間方便的過渡。轉動控制轉鈕33時傳動轉軸32帶動驅動滾輪34在開通軌道210上運行,使開閉閥板21降低或升高,開閉閥板21降低時開通進水閥管43的出水ロ,開閉閥板21升高時封閉進水閥管43的出水ロ。控制轉鈕33轉動到“排放”擋位時,驅動滾輪34壓低污水閥倉411內的開閉閥板21,將洗滌水槽10內的洗滌水排入原污水管流走;控制轉鈕33轉動到“收集”擋位時,驅動滾輪34壓低凈水閥倉412內的開閉閥板21,將洗滌水槽10內的洗滌水排入蓄水箱儲存;控制轉鈕33轉動到“關閉”擋位時,污水閥倉411和浄水閥倉412內的開閉閥板21都處于升高狀態,洗滌水不能排出洗滌水槽10。本實施例在使用過稱中,如果洗滌人員認為洗滌水比較干凈,只要將控制轉鈕33轉動到“收集”擋位就能收集到蓄水箱內儲存再利用,如果洗滌人員認為洗滌水比較臟不能再利用,只要將控制轉鈕33轉動 到“排放”擋位就能排入原污水管里流走,將控制轉鈕33轉動到“關閉”擋位時洗滌水不能排出洗滌水槽10。綜上所述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技術水槽不方便將洗滌水收集再次利用的問題,提供了ー種能代替現有產品的一種節水型水槽。
權利要求
1.一種節水型水槽,包括洗滌水槽、選擇排水閥板和雙控閥桿,其特征是所述洗滌水槽(10)設有雙向排水底倉(40)與原排水管和蓄水箱連接,所述雙向排水底倉(40)包括斜底倉體(41)、卡扣倉蓋(42)、進水閥管(43)和排水閥管(44),所述斜底倉體(41)包括閥板軸座(410)、污水閥倉(411)和浄水閥倉(412);所述選擇排水閥板(20)安裝在斜底倉體(41)的內腔,其結構包括開閉閥板(21)、定位軸桿(22)和封閉彈簧(23),所述開閉閥板(21)設有開通軌道(210)和導流弧板(211);所述雙控閥桿(30)安裝在洗滌水槽(10)上,其結構包括管型軸套(31)、傳動轉軸(32)、控制轉鈕(33)和驅動滾輪(34),所述管型軸套(31)設有排放擋位(310),所述傳動轉軸(32)包括彈カ卡擋(320)和驅動搖臂(321)。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節水型水槽,其特征是所述洗滌水槽(10)安裝在水槽基架上,所述雙向排水底倉(40)設置在洗滌水槽(10)的底部,所述斜底倉體(41)與洗滌水槽(10)的底板連接并設有組裝倉ロ(413)和擋水隔板(414),所述閥板軸座(410)設置在組裝倉ロ(413)的開ロ端,所述擋水隔板(414)設置在斜底倉體(41)內腔的中部,所述污水閥倉(411)和浄水閥倉(412)由擋水隔板(414)分隔斜底倉體(41)而成,所述卡扣倉蓋(42)安裝在組裝倉ロ(413)上并設有閥桿軸孔(420),所述污水閥倉(411)和凈水閥倉(412)都設有進水閥管(43)和排水閥管(44),所述進水閥管(43)設置在污水閥倉(411)或凈水閥倉(412)的頂部與洗滌水槽(10)相通,所述排水閥管(44)設置在污水閥倉(411)或浄水閥倉(412)的底部分別與原污水管和蓄水箱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節水型水槽,其特征是所述選擇排水閥板(20)包括兩塊開閉閥板(21)分別安裝在污水閥倉(411)和浄水閥倉(412)內,所述定位軸桿(22)設有卡插接頭(220),所述卡插接頭(220)與閥板軸座(410)連接,所述開閉閥板(21)鉸接在定位軸桿(22)上與進水閥管(43)組合,所述封閉彈簧(23)套裝在定位軸桿(22)上其彈性力作用在開閉閥板(21)上。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節水型水槽,其特征是所述開通軌道(210)和導流弧板(211)分別設置在開閉閥板(21)的兩端,兩塊開閉閥板(21)上的開通軌道(210)構成ー個半圓型軌道,所述導流弧板(211)的內圈和外圈分別設有封ロ軟墊(212)和積水排孔(213)。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節水型水槽,其特征是所述雙控閥桿(30)安裝在洗滌水槽(10)上與選擇排水閥板(20)組合,所述管型軸套(31)安裝在洗滌水槽(10)的槽外壁,所述傳動轉軸(32)套裝在管型軸套(31)上,其頂端向上穿通洗滌水槽(10)的沿ロ板,底端從卡扣倉蓋(42)穿入斜底倉體(41),所述控制轉鈕(33)和驅動搖臂(321)分別安裝在傳動轉軸(32)的頂端和底端,所述驅動滾輪(34)包括旋轉輪架(340)與開通軌道(210)組合,所述旋轉輪架(340)與驅動搖臂(321)轉軸連接,所述排放擋位(310)設置在管型軸套(31)的底端,所述傳動轉軸(32)設有卡擋滑ロ(322)。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節水型水槽,其特征是所述彈カ卡擋(320)與排放擋位(310)組合,其結構包括軸向滑柱(323)和彈簧螺栓(324),所述軸向滑柱(323)和彈簧螺栓(324)套裝在傳動轉軸(32)的內腔,所述排放擋位(310)包括“排放”、“收集”和“關閉”擋位。
全文摘要
一種節水型水槽,包括洗滌水槽、選擇排水閥板和雙控閥桿,洗滌水槽設有雙向排水底倉與原排水管和蓄水箱連接,選擇排水閥板安裝在斜底倉體的內腔,其結構包括開閉閥板、定位軸桿和封閉彈簧,雙控閥桿安裝在洗滌水槽上,其結構包括管型軸套、傳動轉軸、控制轉鈕和驅動滾輪。本實施例只要轉動控制轉鈕就能收集或排放洗滌水,如果洗滌水的水質較好將控制轉鈕轉動到“收集”擋位就收集到蓄水箱內儲存再利用,如果洗滌水的水質較差不能再利用,將控制轉鈕轉動到“排放”擋位就排入原污水管里流走,控制轉鈕轉到“關閉”擋位時洗滌水不能排出洗滌水槽。因此,該節水型水槽結構合理、操控簡單,方便人們節約用水。
文檔編號E03C1/182GK102864824SQ201210394210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6日
發明者吳月偉 申請人:衢州市依科達節能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