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箱自控進水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水箱自控進水裝置。
背景技術:
人們在排泄后,需要通過水箱對排泄物進行沖刷,現有的水箱通過密封墊的強壓達到對水箱密封的目的,但墊片在使用一段時間后,由于自身性質和擠壓的原因,容易發生變形、硬化、老化、龜裂,其密封性能改變下降,發生漏水現象,很是麻煩。為此本人于2010. 12. 20向國家局提交了申請號為2010206707812的專利申請,采用圓錐面密封的結構形式進行第一道密封,同時設置密封活動塊進行二道密封,該結構形式的密封性能主要取決于各密封面的配合精度,對各密封面的加工精度要求高;同時該種結構形式可能存在回拉力不足的缺陷,也需進一歩改善;在上述基礎上,本人于2011. 3. 16向國家局提交了申請號為2011200720729的專利申請,其利用密封球加工簡單、密封性能好的優點,從而使水箱處于可靠的密封狀態,但上述結構存在的問題是當密封球受到水的長期沖刷、特別是當水中含有雜質時,會對密封球的密封面造成磨損,影響密封的可靠性;再者上述兩種結構形式均存在因浮球浮力不足而導致密封件不能到位的問題,也影響密封的可靠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長期的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的水箱自控進水裝置。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設置在水箱內的浮球,浮球下端設ー拉條,拉條的下端鉸接一可轉動的連桿,連桿上連接有由連桿帶動滑動的滑動塊;所述滑動塊上下端連接有設置在容水器內的進水通道,滑動塊縱向設有和所述進水通道連通的通孔。所述拉桿設在在浮球下端中部。所述浮球上設有和所述容水器連接的導向桿。所述導向桿穿向浮球設置,導向桿的路徑上設有導向孔。所述導向桿上端設有ー支撐桿,支撐桿一端開設有使導向桿穿過的導向孔,另ー端穿入開設在浮球內的導向孔導向。所述浮球內的導向孔開設在浮球的中部。 所述滑動塊外設有導向套,滑動塊和導向套之間設0型膠圈。所述滑動塊的下端設支撐彈簧,在其下端部開設泄壓或出水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本實用新型利用連桿、滑動塊的結構形式,通過滑動塊的滑動使開設在其上的通孔位置發生變化,從而實現連通或封閉進水通道的目的;連桿結構形式利用物理學上的杠桿原理,能在較小的受カ情況下實現滑動塊的運動,避免了因浮力不足而導致密封不到位的情況;2)本實用新型通過浮球的帶動、連桿的帶動、滑塊自身重力的作用使滑動塊順利滑動實現進出水,其不會因為浮球浮力不足而存在密封不能到位的問題;3)進ー步的本實用新型從下部進水,水箱進水相當于也在水中進行,避免了噪音的產生;4)本實用新型加工簡單、省エ、省料、安裝、維修方便、結構簡單且可靠耐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圖中I為浮球、2為支撐桿、3為導向桿、4為拉條、5為連桿、6為導向套、7為滑動塊、8為主體塊、9為彈簧、10為泄壓或出水孔、11為進水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包括設置在水箱內的浮球1,浮球I下端設ー拉條4,拉條4的下端鉸接一可轉動的連桿5,連桿5上連接有由連桿5帶動滑動的滑動塊7 ;所述滑動塊7上下端連接有設置在主體塊8內的進水通道11,滑動塊7縱向設有和所述進水通道11連通的通孔;本實用新型的拉條4設在在浮球I下端中部,浮球I上設有和主體塊8連接的導向桿3,所述導向桿3穿過浮球I設置,導向桿3的路徑上設有導向孔。所述導向桿3上端設有ー支撐桿2,支撐桿2 —端開設有使導向桿3穿過的導向孔,另一端穿入開設在浮球I內的導向孔導向,浮球I內的導向孔開設在浮球I的中部,所述滑動塊7外設有導向套6,滑動塊7和導向套6之間設0型膠圈;所述滑動塊7的下端設支撐彈簧9,在其下端部開設泄壓或出水孔10。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為,因浮球I的上升帶動拉條4運動,繼而帶動滑動塊7在導向套6的導向下上下滑動,當導向套6開設的通孔和進水通道連通時,實現進水;當導向套6開設的通孔和進水通道錯位時,此時進水通道封閉,為了改變滑動塊7與導向套6精密配合的加工難度和摩擦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可在兩者之間加設0型膠圈,以解決上述問題;加設0型膠圈后出水ロ作相應調正,本實用新型特設置了泄壓或出水孔10,以使滑動塊7順利實現滑動。
權利要求1.水箱自控進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水箱內的浮球,浮球下端設一拉條,拉條的下端鉸接一可上下轉動的連桿,連桿上連接有由連桿帶動滑動的滑動塊;所述滑動塊和導向套上下端連接有設置在主體塊內的進水通道,滑動塊縱向設有和所述進水通道連通的通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自控進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條設在浮球下端中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自控進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上設有和所述主體塊連接的導向桿。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箱自控進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桿穿向浮球設置,導向桿的路徑上設有導向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箱自控進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桿上端設有一支撐桿,支撐桿一端開設有使導向桿穿過的導向孔,另一端穿入開設在浮球內的導向孔導向。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箱自控進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內的導向孔開設在浮球的中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自控進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外設有導向套,滑塊和導向套之間設O型膠圈。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自控進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塊的下端設支撐彈簧,在其下端部開設泄壓或出水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箱自控進水裝置。包括設置在水箱內的浮球,浮球下端設一拉條,拉條的下端鉸接一可上下轉動的連桿,連桿上連接有由連桿帶動滑動的滑動塊;所述滑動塊上下端連接有設置在容水器內的進水通道,滑動塊縱向設有和所述進水通道連通的通孔。本實用新型利用連桿、滑動塊的結構形式,通過滑動塊的滑動使開設在其上的通孔位置發生變化,從而實現連通或封閉進水通道的目的;連桿結構形式利用物理學上的杠桿原理,能在較小的受力情況下實現滑動塊的運動,避免了因浮力不足而導致密封不到位的情況。本實用新型在滑動塊與導向套之間可設O型圈密封,如滑塊與外套配合精密加工到位,可不設O型圈。
文檔編號E03D1/33GK202882077SQ20122022255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7日
發明者朱冬民 申請人:朱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