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水面污物收集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水面垃圾處理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ー種效率高、安全性能好的水面污物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水體的污染日益嚴重,水體富營養化愈演愈烈,水草的泛濫引起水質惡化,河流、水庫中漂浮的死魚、塑料袋和礦泉水瓶也是主要原因之一,這些雜物會對水質產生糟糕的影響,為了使得水面清潔,常規的水面清掃工作主要依靠人工打撈
這些雜物,打撈使用的工具一般都是長桿夾持裝置,夾持住污物后再丟入收集袋內,但這種作業的效率較低,安全性差,勞動強度大,打撈方式過于傳統,不利于大范圍的推廣。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勞動強度小、打撈方便的水面污物收集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實現的ー種水面污物收集裝置,其結構包括排水架,排水架的前端設置有垃圾入口,垃圾入口與排水架之間形成ー鈍角角度,所述排水架的后端粘接固定有網兜。所述垃圾入ロ為一口徑逐漸變小的變徑ロ。所述排水架由橫條和兩個側板組合而成,橫條的兩端固定在兩側板的底部,每兩個相鄰橫條之間留有間隙。所述兩側板的外側壁上均設置有把手。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ー種水面污物收集裝置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構思巧妙等特點,使用時垃圾入口處進入垃圾,垃圾上粘附的水通過排水架排出,而垃圾掉入到網兜內,打撈效率較高且省時省力,有效保證及時打撈水面雜物,避免造成水質污染。
附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的標記分別表示I、垃圾入ロ,2、把手,3、排水架,4、網兜,5、側板,6、橫條。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ー種水面污物收集裝置作以下詳細說明。如附圖I所示,ー種水面污物收集裝置,其結構包括排水架3,排水架3的前端設置有垃圾入口 1,垃圾入口 I與排水架3之間形成ー鈍角角度,所述排水架3的后端粘接固定有網兜4。[0016]所述垃圾入口 I為ー口徑逐漸變小的變徑ロ ;上述排水架由橫條6和兩個側板5組合而成,橫條6的兩端固定在兩側板5的底部,每兩個相鄰橫條6之間留有間隙,這樣水流就能夠不斷沖擊垃圾,使垃圾進入排水架3,進而進入網兜4內;所述側板5的外側壁均 設置有把手2,這樣設計是為了方便工作人員的使用。除說明書所述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的公知技木。
權利要求1.ー種水面污物收集裝置,包括排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架的前端設置有垃圾入ロ,垃圾入ロ與排水架之間形成ー鈍角角度,所述排水架的后端粘接固定有網兜。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水面污物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入口為一口徑逐漸變小的變徑ロ。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水面污物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架由橫條和兩個側板組合而成,橫條的兩端固定在兩側板的底部,每兩個相鄰橫條之間留有間隙。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ー種水面污物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側板的外側壁上均設置有把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水面污物收集裝置,其結構包括排水架,排水架的前端設置有垃圾入口,垃圾入口與排水架之間形成一鈍角角度,所述排水架的后端粘接固定有網兜。本實用新型的水面污物收集裝置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等特點,打撈效率較高且省時省力,有效保證及時打撈水面雜物,避免造成水質污染。
文檔編號E02B15/10GK202644506SQ201220245780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9日
發明者范福軍 申請人:范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