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適用于外海開敞水域的碼頭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碼頭結構,更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外海開敞水域的碼頭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應用廣泛的開敞式碼頭結構型式主要為樁基結構和重力式結構兩種。近年來,隨著大型、超大型船舶運輸的發展,碼頭建設向著自然條件更加惡劣的深水海域發展,當遇到基巖裸露或基巖覆蓋層很薄的地質條件時,一般首選重力式結構,但是隨著水深的增加,結構所受波浪力、水流力越來越大,使得結構斷面不斷增大,超大、超重的重力式結構體,不僅施工困難、工期難保證,而且造價高昂;如果采用樁基結構,則存在打樁困難、施工期需要設置穩樁措施、水下工程量大、造價高等不足。如何規避或改進兩種結構形式的不利之處,尋求一種適用于海況條件惡劣、巖面埋深淺的深水海域的結構型式,從而滿足碼頭建設不斷向著深水海域發展的建設需求,就成為擺在設計人員面前的一項技術挑戰。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緊湊、施工方便、工程造價低且穩定性較好的適用于外海開敞水域的碼頭結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適用于外海開敞水域的碼頭結構,其中該碼頭結構主要由厚底的潛式沉箱、若干根鋼管立柱、若干根支撐管和混凝土平臺組成;所述各鋼管立柱均布在潛式沉箱內,所述各支撐管分別連接在各對應的鋼管立柱之間;所述混凝土平臺設置在各鋼管立柱頂端;在潛式沉箱內填充有定位砂石層。上述的適用于外海開敞水域的碼頭結構中,所述的支撐管沿鋼管立柱的豎直方向間隔分布,形成多層支撐結構,各層支撐結構為若干根支撐管組成的桁架結構。上述的適用于外海開敞水域的碼頭結構中,所述的定位砂石層上面依序設有混合倒濾層和混凝土層。上述的適用于外海開敞水域的碼頭結構中,所述的鋼管立柱內灌注有混凝土。上述的適用于外海開敞水域的碼頭結構中,所述的潛式沉箱內設有與各鋼管立柱--對應的定位格。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結構后,與現有兩種常規技術相比,具有下述的優點(I)相比常見的導管架結構,底部采用重力式沉箱結構取代嵌巖樁基結構,取消了鉆孔嵌巖的工作量,有效地降低了工程造價;(2)將導管架嵌入沉箱內,縮短了立柱的自由長度,有效地降低了立柱彎矩,有利于減小立柱的截面尺寸;(3)相比常規沉箱結構,上部采用導管架結構,結構透空,大大降低了結構受力,有利于減小結構尺寸,降低工程造價;同時結構透空,使得波浪反射減小,有助于改善碼頭前的泊穩條件;(4)結構采用陸上預制拼裝、現場整體安裝的施工工藝,水下作業量少,施工速度快,可靠性高。
以下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
圖1中A-A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中潛式沉箱1、鋼管立柱2、支撐管3、混凝土平臺4、定位砂石層5、混合倒濾層6、混凝土層7、混凝土 8、定位格9。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
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適用于外海開敞水域的碼頭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碼頭結構主要由厚底的潛式沉箱1、若干根鋼管立柱2、若干根支撐管3和混凝土平臺4組成;鋼管立柱2和支撐管3的直徑和壁厚根據具體施工結構的強度要求進行確定;在潛式沉箱I內設有與各鋼管立柱2 對應的定位格9,所述各鋼管立柱2對應安裝在各定位格9內,所述各支撐管3分別連接在各對應的鋼管立柱2之間,具體地,各支撐管3沿鋼管立柱2的豎直方向間隔分布,形成多層支撐結構,各層支撐結構為若干根支撐管3組成的桁架結構,有效增強結構的整體剛度,同時降低了鋼管立柱2的彎矩。進一步地,為了增加鋼管立柱2的強度,在立柱中灌注有混凝土 8 ;所述混凝土平臺4設置在各鋼管立柱2頂端;在潛式沉箱I內由下往上依序填充有定位砂石層5、混合倒濾層6和澆筑混凝土層7。施工時,先在施工地點開挖基槽,清理至滿足承載力要求的巖面,然后及時拋石整平至設計標高;整個復合結構在陸上整體制作拼裝,預制完成后,整體運輸至施工地點進行安裝;安放后,在潛式沉箱I內拋砂或回填塊石形成定位砂石層5,以便提供必要的壓載,滿足結構的穩定性要求,然后依序在定位砂石層5上面設置混合倒濾層6和澆筑混凝土層7 ;最后在鋼管立柱2中灌注C40不收縮混凝土 8,在鋼管立柱2頂部澆筑混凝土平臺4及安裝上部附屬設施。
權利要求1.一種適用于外海開敞水域的碼頭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碼頭結構主要由厚底的潛式沉箱(I)、若干根鋼管立柱(2)、若干根支撐管(3)和混凝土平臺(4)組成;所述各鋼管立柱(2)均布在潛式沉箱(I)內,所述各支撐管(3)分別連接在各對應的鋼管立柱(2)之間;所述混凝土平臺(4)設置在各鋼管立柱(2)頂端;在潛式沉箱(I)內填充有定位砂石層(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外海開敞水域的碼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管(3)沿鋼管立柱(2)的豎直方向間隔分布,形成多層支撐結構,各層支撐結構為若干根支撐管(3)組成的桁架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外海開敞水域的碼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砂石層(5)上面依序設有混合倒濾層(6)和混凝土層(J)。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適用于外海開敞水域的碼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管立柱(2)內灌注有混凝土(8)。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適用于外海開敞水域的碼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潛式沉箱(I)內設有與各鋼管立柱(2 ) 一一對應的定位格(9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適用于外海開敞水域的碼頭結構;屬于碼頭技術領域;其技術要點包括由厚底的潛式沉箱、若干根鋼管立柱、若干根支撐管和混凝土平臺組成;所述各鋼管立柱均布在潛式沉箱內,所述各支撐管分別連接在各對應的鋼管立柱之間;所述混凝土平臺設置在各鋼管立柱頂端;在潛式沉箱內填充有定位砂石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緊湊、施工方便、工程造價低且穩定性較好的適用于外海開敞水域的碼頭結構;用于外海開敞水域的碼頭施工。
文檔編號E02B3/04GK202881899SQ20122055821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9日
發明者盧永昌 申請人: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