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容器水壓試驗的循環給水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容器水壓試驗的循環給水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容器制作完成后,需進行水壓試驗,水壓試驗完成之后,試驗用水一般是直接排放掉,造成很大的水資源浪費。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用于容器水壓試驗的循環給水裝置,它結構簡單,能夠將試驗用水循環使用,避免試驗用水浪費。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容器水壓試驗的循環給水裝置,它包括水箱、給水泵、加壓泵、回水閥和可連接容器的壓力表,給水泵的進水口通過第一給水閥與水箱相連通,給水泵的出水口通過第二給水閥與壓力表相連通,加壓泵的加壓端接在第二給水閥和壓力表之間,回水閥的一端接在加壓泵的加壓端和第二給水閥之間,回水閥的另一端接在第一給水閥和水箱之間。進一步,所述的加壓泵的加壓端與壓力表之間連接有總控制閥。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在水壓試驗時,打開第一給水閥、第二給水閥和總控制閥,關閉回水閥,先由給水泵將處于較低位置的水箱中的水輸送到容器中,直到容器灌滿,水從容器上方管口溢出,將管口用管堵封閉,關閉第一給水閥和第二給水閥,開始由加壓泵給容器加壓,按照工藝文件,對容器進行試壓操作。試壓完成后,打開回水閥,將容器中的水放回水箱內,實現水的循環利用,避免試驗用水的浪費。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容器水壓試驗的循環給水裝置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容器水壓試驗的循環給水裝置,它包括水箱1、給水泵2、加壓泵3、回水閥4和可連接容器5的壓力表6,給水泵2的進水口通過第一給水閥7與水箱I相連通,給水泵2的出水口通過第二給水閥8與壓力表6相連通,加壓泵3的加壓端接在第二給水閥8和壓力表6之間,回水閥4的一端接在加壓泵3的加壓端和第二給水閥8之間,回水閥4的另一端接在第一給水閥7和水箱I之間。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能夠將試驗用水循環使用,避免試驗用水浪費。如圖1所示,加壓泵3的加壓端與壓力表6之間連接有總控制閥9。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0012]在水壓試驗時,打開第一給水閥7、第二給水閥8和總控制閥9,關閉回水閥4,先由給水泵2將處于較低位置的水箱I中的水輸送到容器5中,直到容器5灌滿,水從容器5上方管口溢出,將管口用管堵封閉,關閉第一給水閥7和第二給水閥8,開始由加壓泵3給容器5加壓,按照工藝文件,對容器進行試壓操作。試壓完成后,打開回水閥4,將容器5中的水放回水箱I內,實現水的循環利用,避免試驗用水的浪費。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容器水壓試驗的循環給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水箱(I)、給水泵(2)、加壓泵(3)、回水閥(4)和可連接容器(5)的壓力表(6),給水泵(2)的進水口通過第一給水閥(7 )與水箱(I)相連通,給水泵(2 )的出水口通過第二給水閥(8 )與壓力表(6 )相連通,加壓泵(3)的加壓端接在第二給水閥(8)和壓力表(6)之間,回水閥(4)的一端接在加壓泵(3 )的加壓端和第二給水閥(8 )之間,回水閥(4)的另一端接在第一給水閥(7 )和水箱(I)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容器水壓試驗的循環給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壓泵(3)的加壓端與壓力表(6)之間連接有總控制閥(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容器水壓試驗的循環給水裝置,它包括水箱、給水泵、加壓泵、回水閥和可連接容器的壓力表,給水泵的進水口通過第一給水閥與水箱相連通,給水泵的出水口通過第二給水閥與壓力表相連通,加壓泵的加壓端接在第二給水閥和壓力表之間,回水閥的一端接在加壓泵的加壓端和第二給水閥之間,回水閥的另一端接在第一給水閥和水箱之間。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能夠將試驗用水循環使用,避免了試驗用水的浪費。
文檔編號E03B7/07GK203049682SQ201220685038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3日
發明者范敏, 徐東銘, 徐國強 申請人:常州博朗低溫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