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組裝式防洪墻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洪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可以組裝的防洪墻,屬于防汛裝備【技術領域】。由墻體(1)拼接而成,墻體(1)的一端是凸塊(2),另一端是與凸塊(2)相配合的凹槽(3),墻體(1)之間通過連接件(4)進行緊固,所述的連接件(4)是沿墻體(1)側面排列的,所述的凸塊(2)與凹槽(3)相交的面上設置有密封片(6),所述的墻體(1)的一側上設置有支撐部件(5)。本發明提供的組裝式防洪墻,可以快速地安裝于出現水患的地區,有效地起到防洪作用;同時,可以適用于不同的地形和地貌,應用范圍廣。
【專利說明】一種組裝式防洪墻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洪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可以組裝的防洪墻,屬于防汛裝備【技術領域】。
[0003]【背景技術】
[0004]防洪墻是城市堤防的組成部分,它的頂部標高,是為了防御城市的設防標準的洪水,而不是防御經常性的洪水。所以高度厚度有限,一般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是城市景觀的一個組成部分。現在很多沿江城市都在建設防洪墻。
[0005]但是這種防洪墻通常是固定建筑,如果洪水發生變化時,則無法起到相應的作用。例如:如果洪水較大時,有可能這些防洪墻的防洪高度有限,無法有效抵御洪水;相反,如果水量很小時,這些防洪墻又會影響美觀。
[0006]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組裝式的防洪墻,可以有效地抵御洪水,而且可以適于不同的地形、水流情況。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組裝式防洪墻,由墻體拼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墻體的一端是凸塊,另一端是與凸塊相配合的凹槽,墻體之間通過連接件進行緊固。
[0008]采用這樣的結構,可以更加方便地在需要建設防洪墻的地方加裝該組裝式防洪墻,將兩塊或者多塊以上的墻體拼接后,可以沿河面展開,起到良好的防洪效果。在不需要時,可以拆除,恢復河岸的景觀。
[0009]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的連接件是沿墻體側面排列的。
[0010]采用這樣的結構,可以使防洪墻適于于不同起伏地表形狀,即相鄰兩個墻體的高度不在同一面上,此時,如果連接件是沿著墻體側面排布,則可以良好的實現將兩個相鄰的墻體安裝于不同的高度。
[0011]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在凸塊與凹槽相交的面上設置有密封片。可以進一步的提高防水、防滲的效果。
[0012]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在墻體的一側上設置有支撐部件。可以為防洪墻提供更好的支撐,有效地抵御水壓。
[0013]
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組裝式防洪墻,可以快速地安裝于出現水患的地區,有效地起到防洪作用;同時,可以適用于不同的地形和地貌,應用范圍廣。[0014]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防洪墻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防洪墻應用于變高度地形時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17]圖3是防洪墻的俯視圖。
[0018]其中,I是凸塊,2是墻體,3是凹槽,4是連接件,5是支撐部件,6是密封片。
[0019]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如圖1和圖3所示,一種組裝式防洪墻,由墻體2拼接而成,墻體2的一端是凸塊1,另一端是與凸塊I相配合的凹槽3,墻體2之間通過連接件4進行緊固,所述的連接件4是沿墻體2側面排列的,在凸塊I與凹槽3相交的面上設置有密封片6,在墻體2的一側上設置有支撐部件5。
[0021]采用這樣的結構,可以更加方便地在需要建設防洪墻的地方加裝該組裝式防洪墻,將兩塊或者多塊以上的墻體拼接后,可以沿河面展開,起到良好的防洪效果。在不需要時,可以拆除,恢復河岸的景觀。連接件是沿墻體側面排列的,可以使防洪墻適于于不同起伏地表形狀,即相鄰兩個墻體的高度不在同一面上,此時,如果連接件是沿著墻體側面排布,則可以良好的實現將兩個相鄰的墻體安裝于不同的高度。在凸塊與凹槽相交的面上設置有密封片,可以進一步的提高防水、防滲的效果。在墻體的一側上設置有支撐部件,可以為防洪墻提供更好的支撐,有效地抵御水壓。
【權利要求】
1.一種組裝式防洪墻,由墻體⑴拼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墻體⑵的一端是凸塊⑴,另一端是與凸塊⑴相配合的凹槽(3),墻體⑵之間通過連接件⑷進行緊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裝式防洪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件(4)是沿墻體(2)側面排列的。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裝式防洪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塊(I)與凹槽(3)相交的面上設置有密封片(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裝式防洪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墻體(2)的一側上設置有支撐部件(5)。
【文檔編號】E02B3/06GK103469763SQ201310441406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5日
【發明者】平利中 申請人:吳江駿達電梯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