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河堤用生態頂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磚,尤其是一種河堤用生態頂磚。
背景技術:
為建設現代化美麗新農村,整治江河環境,梳理鎮村河流還綠水青山,是推進新農村河流整治的重要步驟,很多河流多年失修,從未疏浚,加上年久水土流失變窄變淺,淤泥橫灌,荊棘縱橫,有的河道已堵塞,有的地方魚蝦絕種,有的地方成了露天垃圾場,夏天臭氣沖天,生態形勢日益嚴峻。目前建造一座河堤所是將兩塊磚之間澆注水泥使其兩者連接成一體,磚為實心重量較重,操作不便,也不容易拆除,所產生的成本較高,建造工程巨大所花費的時間也較長,且因澆注成一體使得強度不高,使用壽命較短,定時需要維修;漲潮時河里的魚蝦會被潮水沖到河堤上,退潮后河堤上的魚蝦因缺少水而死掉,從而造成河里魚蝦滅絕等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強度高、防止泥土流失、拆裝方便、能循環利用和施工快捷的河堤用生態頂磚。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河堤用生態頂磚,它包括方形磚,方形磚底部的水平面上設有兩條相互平行的槽,方形磚兩側分別設有缺口和突出塊,缺口與突出塊的位置相對稱,且缺口與突出塊的連線與方形磚底部的槽平行。作為優選,突出塊與缺口分別位于方形磚底部的邊角上。河堤用生態頂磚由水泥、沙子、碎磚和水的混合料用模具澆注而成,淡然也可以用石子代替碎磚進行混合澆注。河堤用生態頂磚是與河堤用生態磚結合使用的,河堤用生態磚中間設有方形通孔,方形通孔左右兩側條磚的寬度一致,該條磚的寬度是方形通孔左右兩側條磚距離的二分之一;生態磚頂部沿方形通孔的周邊設有一塊I_I形塊,I_I形塊的開口對著方形通孔,
LJ形塊上表面橫向設有凹槽,使U形塊前后兩端形成凸起,該凹槽的寬度為設有方形通孔的生態磚前側的條磚的寬度;LJ形塊的開口正對面設有一塊突出塊,突出塊的長度與生態磚的橫向長度一致;生態磚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塊突塊和一個凹槽,該凹槽與突塊大小、形狀相互配合;使用時,將河堤用生態頂磚上的兩條槽與河堤用生態磚上的U形塊的突起相互配合,蓋在河堤用生態磚頂部,從而建造成完整的河堤。本實用新型所得的河堤用生態頂磚,使得建造河堤更加簡便,且還能進行組裝拆卸循環利用減少成本。因而,它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和成本低等特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描述的河堤用生態頂磚,它包括方形磚1,方形磚I底部的水平面上設有兩條相互平行的槽2,方形磚I兩側分別設有缺口 3和突出塊4,缺口 3與突出塊4的位置相對稱,且缺口 3與突出塊4的連線與方形磚I底部的槽2平行;突出塊4與缺口 3分別位于方形磚I底部的邊角上。本實用新型所得的河堤用生態頂磚立體鋪設錯位重疊,左右連鎖,前后限位,層次突出,構思巧妙,科學合理,顧及多多,能承受外來船只的撞擊而不曲;在施工時先在河岸上鋪設一層鋼絲網,然后再按照上述方案鋪設。
權利要求1.一種河堤用生態頂磚,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方形磚(I),方形磚(I)底部的水平面上設有兩條相互平行的槽(2),方形磚(I)兩側分別設有缺口(3)和突出塊(4),缺口(3)與突出塊(4)的位置相對稱,且缺口(3)與突出塊(4)的連線與方形磚(I)底部的槽(2)平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河堤用生態頂磚,其特征在于:突出塊(4)與缺口(3)分別位于方形磚(I)底部的邊角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河堤用生態頂磚;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強度高、防止泥土流失、拆裝方便、能循環利用和施工快捷的河堤用生態頂磚;它包括方形磚,方形磚底部的水平面上設有兩條相互平行的槽,方形磚兩側分別設有缺口和突出塊,缺口與突出塊的位置相對稱,且缺口與突出塊的連線與方形磚底部的槽平行;它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和成本低等特點。
文檔編號E02B3/14GK203034420SQ201320064279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31日
發明者錢鐘海 申請人:桐鄉市鳳鳴茂盛水泥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