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馬桶自動沖水裝置的開關控制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自動沖水裝置的馬桶,特別是指自動沖水裝置的開關控制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馬桶也是朝著自動化方向發展,現有的自動沖水馬桶,都是通過聲控或光控等感應器件實現的,這樣的控制方式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如感應太靈敏,則會出現經常誤動作,如感應不靈敏,則會出現不動作,非常麻煩。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過機械方式且無需手動的新型的馬桶自動沖水裝置的開關控制結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馬桶自動沖水裝置的開關控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馬桶坐便圈上的鉸接軸與馬桶本體上的鉸接孔成間隙配合,所述馬桶坐便圈上的鉸接軸下方設置有彈性件,彈性件抵觸在鉸接軸上促使鉸接軸與鉸接孔的下緣分離,所述自動沖水裝置的開關固定設置在本體上,下壓坐便圈在鉸接軸與鉸接孔的下緣接觸或貼近時鉸接軸可直接或間接觸動開關的觸頭。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我們通過機械結構實現馬桶的自動沖水,非常方便,具體是當人座在坐便圈上,這時候鉸接軸會被壓下,觸碰到開關的觸頭,然后起來的時候觸頭復位,這時候就可以沖水了,這種方式運行穩定,結構合理可靠,不會出現誤操作。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所述彈性件為一彈片,該彈片一端固定在馬桶本體上,另一端置于自動沖水裝置的開關的觸頭的上方,彈片的中部抵觸在鉸接軸上促使鉸接軸與鉸接孔的下緣分離;所述彈片與鉸接軸抵觸部分設置成弧面,該弧面與鉸接軸的弧面適配。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是該結構更加簡化,運行更加合理,另外我們也可以把開關觸頭直接設置在鉸接軸的下方,這樣鉸接軸下壓后直接碰到觸頭。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圖;圖2為圖1的A部放大圖;圖3是反映鉸接軸被抵觸抬起的結構圖;圖4是反映鉸接軸被下壓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1一附圖4,一種馬桶自動沖水裝置的開關控制結構,所述馬桶坐便圈I上的鉸接軸11與馬桶本體2上的鉸接孔21成間隙配合,該間隙配合的意思是鉸接軸11可以在鉸接孔21內上下一定幅度的活動,所述馬桶坐便圈I上的鉸接軸11下方設置有彈性件3,彈性件3抵觸在鉸接軸11上促使鉸接軸11與鉸接孔21的下緣211分離,所述自動沖水裝置的開關4固定設置在本體2上,下壓坐便圈I在鉸接軸11與鉸接孔21的下緣211接觸或貼近時鉸接軸11可直接或間接觸動開關4的觸頭41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我們通過機械結構實現馬桶的自動沖水,非常方便,具體是當人座在坐便圈I上,這時候鉸接軸11會被壓下,觸碰到開關4的觸頭41,然后起來的時候觸頭41復位,這時候就可以沖水了,這種方式運行穩定,結構合理可靠,不會出現誤操作。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彈性件3為一彈片3,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彈簧彈起鉸接軸11,該彈片3—端固定在馬桶本體2上,另一端置于自動沖水裝置的開關4的觸頭41的上方,彈片3的中部抵觸在鉸接軸11上促使鉸接軸11與鉸接孔21的下緣211分離,當然,我們也可以把開關觸頭41直接設置在鉸接軸11的下方,這樣鉸接軸11下壓后直接碰到觸頭41 ;所述彈片3與鉸接軸11抵觸部分設置成弧面31,該弧面31與鉸接軸11的弧面適配。
權利要求1.一種馬桶自動沖水裝置的開關控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馬桶坐便圈上的鉸接軸與馬桶本體上的鉸接孔成間隙配合,所述馬桶坐便圈上的鉸接軸下方設置有彈性件,彈性件抵觸在鉸接軸上促使鉸接軸與鉸接孔的下緣分離,所述自動沖水裝置的開關固定設置在本體上,下壓坐便圈在鉸接軸與鉸接孔的下緣接觸或貼近時鉸接軸可直接或間接觸動開關的觸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桶自動沖水裝置的開關控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為一彈片,該彈片一端固定在馬桶本體上,另一端置于自動沖水裝置的開關的觸頭的上方,彈片的中部抵觸在鉸接軸上促使鉸接軸與鉸接孔的下緣分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馬桶自動沖水裝置的開關控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片與鉸接軸抵觸部分設置成弧面,該弧 面與鉸接軸的弧面適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馬桶自動沖水裝置的開關控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馬桶坐便圈上的鉸接軸與馬桶本體上的鉸接孔成間隙配合,所述馬桶坐便圈上的鉸接軸下方設置有彈性件,彈性件抵觸在鉸接軸上促使鉸接軸與鉸接孔的下緣分離,所述自動沖水裝置的開關固定設置在本體上,下壓坐便圈在鉸接軸與鉸接孔的下緣接觸或貼近時鉸接軸可直接或間接觸動開關的觸頭。種帶自動沖水裝置的馬桶,特別是指自動沖水裝置的開關控制結構。通過采用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通過機械方式且無需手動的新型的馬桶自動沖水裝置的開關控制結構。
文檔編號E03D5/04GK203080662SQ20132006866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日
發明者陳福環 申請人:陳福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