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自動沖水蹲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245949閱讀:65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自動沖水蹲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蹲便器,特別是涉及一種自動沖水蹲便器。
背景技術
由于蹲便器使用時不接觸人體皮膚,不易傳染病菌,因此,蹲便器已在公共場所被廣泛使用。然而,蹲便器在使用后經常會出現此類狀況,一種是使用蹲便器后,方便者即揚長而去,另一種是認為按撳放水把手或水箱按鈕時會感染細菌,所以方便者也一走了之,這樣既破壞了公共衛生,又污染了周邊環境。為了消除這種現象及保護公共場所的衛生,須針對目前所使用的蹲便器實施進一步的完善。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自動沖水蹲便器,它不但能有效地保護公共場所的衛生,而且,結構簡潔,施工成本低及使用方便,同時有利于推廣應用。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沖水蹲便器包括便槽和水箱,所述便槽前端壁上中部處設有大出水口,所述便槽內底面上的后端部處設有排污口,所述水箱內的浮球閥的進水口管且伸出水箱一側壁上端的進水管孔外并與總進水管連通,所述水箱底面處的出水管孔處連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與所述便槽前端壁上中部處所設的大出水口處連通,所述總進水管上串接有進水閥,所述出水管上串接有出水閥,所述便槽的兩旁處分別設有底面的前、后端均帶彈簧的左、右踏板,所述出水管上所串接的出水閥的上端與底面的前、后端均帶彈簧的左踏板形成接觸聯接,所述總進水管上串接的進水閥的上端與底面的前、后端均帶彈簧的右踏板形成接觸聯接。所述進水閥由閥體A、下端部內設呈倒“L”形狀孔的閥桿A、固定在閥桿A下端的中部設孔的閥塞A、串裝在閥桿A上的帶O形密封圈A的閥蓋A、彈簧A及螺紋聯接在閥桿A上的調節螺母A及頂蓋A形成,所述帶O形密封圈A的閥蓋A與閥體A形成螺紋聯接密封,所述閥桿A下端部內所設呈倒“L”形狀孔的上端口在閥桿A的一側壁處,下端口在閥桿A的下端面處,且與所述閥塞A中部所設孔相通,所述閥體A上的進水口 A與出水口 A且相對。所述出水閥由內帶閥塞座B的且內壁上端部一側還設有卸荷槽B的閥體B、閥桿B、固定在閥桿B下端的閥塞B、串裝在閥桿B上的帶O形密封圈B的閥蓋B、彈簧B及螺紋聯接在閥桿B上的調節螺母B及頂蓋B形成,所述帶O形密封圈B的閥蓋B與閥體B形成螺紋聯接密封,所述閥體B上的進水口 B與出水口 B且設置為上下錯開。所述便槽前端壁上一端處還設有一小出水口,所述總進水管上還串接有一中小三通,所述便槽的前端處還設有一底面的左、右端均帶彈簧的前踏板,所述總進水管上串接的中小三通的中小出水口處與所述便槽前端壁上一端處所設的小出水口處之間由進水支管連通,所述進水支管上并聯連通有左、右支管放水閥,所述進水支管上并聯連通的左、右支管放水閥的上端與所述便槽的前端處所設的底面的左、右端均帶彈簧的前踏板形成接觸聯接。所述左、右支管放水閥均由閥體C、下端部內設呈倒“L”形狀孔的閥桿C、固定在閥桿C下端的中部設孔的閥塞C、串裝在閥桿C上的帶O形密封圈C的閥蓋C、彈簧C及螺紋聯接在閥桿C上的調節螺母C及頂蓋C形成,所述帶O形密封圈C的閥蓋C與閥體C形成螺紋聯接密封,所述閥桿C下端部內所設呈倒“L”形狀孔的上端口在閥桿C的一側壁處,下端口在閥桿C的下端面處,且與所述閥塞C中部所設孔相通,所述閥體C上的進水口 C與出水口 C且相對。由于本實用新型改造了現有的蹲便器,且采取在總進水管上串接一進水閥,出水管上串接一出水閥,總進水管上還串接有一中小三通,便槽前端壁上一端處還設有一小出水口,在便槽的兩旁處分別設有底面的前、后端均帶彈簧的左、右踏板,便槽的前端處還設有一底面的左、右端均帶彈簧的前踏板,總進水管上串接的中小三通的中小出水口處與便槽前端壁上一端處所設的小出水口處之間由進水支管連通,進水支管上并聯連通有左、右支管放水閥,出水管上所串接的出水閥的上端與底面的前、后端均帶彈簧的左踏板形成接觸聯接,總進水管上串接的進水閥的上端與底面的前后端均帶彈簧的右踏板形成接觸聯接,進水支管上并聯連通的左、右支管放水閥的上端與所述便槽的前端處所設的底面的左、右端均帶彈簧的前踏板形成接觸聯接。本實用新型中的進水閥、出水閥及左、右支管放水閥中的調節螺母且用以調節閥桿下端閥塞的開啟或關閉狀態處于最佳位置。
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沖水蹲便器使用時,當方便者雙腳--蹲在左、右踏板上后,右
踏板底面與串接在總進水管上的進水閥的閥桿A上端的頂蓋A形成接觸聯接并壓下閥桿A,使閥桿A下端的閥塞A下降至閥體A內的下端部,此時閥體A上的進、出水口 A且相通,進水總管即向水箱供水,直至水箱浮球閥的浮球浮起,關閉浮球閥,左踏板底面與串接在出水管上的出水閥的閥桿B上端的頂蓋B形成接觸聯接并壓下閥桿B并使閥桿B下端的閥塞B下降至閥塞座B內,此時閥體B上的進、出水口 B不相通,當方便者起立,雙腳離開左、右踏板后,右踏板被底面的前、后端彈簧彈起,離開進水閥的閥桿A上端的頂蓋A,并且閥桿A上的調節螺母A下的彈簧A使閥桿A上移,閥桿A下端的閥塞A也隨著上移至閥體A內的中部處,此時閥體A上的進、出水口 A不相通,進水閥且關閉,同時左踏板被底面的前、后端彈簧彈起,離開出水閥的閥桿B上端的頂蓋B,并且閥桿B上的調節螺母B下的彈簧B使閥桿B上移,閥桿B下端的閥塞B離開閥塞座B,此時閥體B上的進、出水口 B相通,來自水箱的水即沖洗便槽,直到水箱水流完,保持便槽清潔。用于小便時,雙腳--踩在前踏板上后,前踏板底面與并聯在進水支管上的左、右
支管放水閥的閥桿C上端的頂蓋C形成接觸聯接并壓下左、右支管放水閥的閥桿C,使左、右支管放水閥的閥桿C下端的閥塞C均下降至閥體C內的下端部處,此時左、右支管放水閥同時放水,來自總進水管的水即沖洗便槽,當雙腳離開前踏板后,前踏板被底面的左、右端彈簧彈起,離開左、右支管放水閥的閥桿C上端的頂蓋C,并且左、右支管放水閥的閥桿C上的調節螺母C下的彈簧C使閥桿C上移,左、右支管放水閥的閥桿C下端的閥塞C也隨著上移至閥體C內的中部處,此時閥體C上的進、出水口 C不相通,左、右支管放水閥且關閉。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沖水蹲便器具有如下特點:1、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沖水蹲便器結構簡潔,施工成本低,使用過程且在自然狀況下進行,無須方便者刻意完成。2、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沖水蹲便器且在進水閥的閥桿A與左、右支管放水閥的閥桿C下端部內均設制呈倒“L”形狀孔以及進水閥的閥桿A下端的閥塞A與左、右支管放水閥的閥桿C下端的閥塞C的中部均設制孔,由此即使進水閥閥塞A及左、右支管放水閥閥塞C易于上下移動,受阻小,操作開啟或關閉靈活。3、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沖水蹲便器且在出水閥閥體B的內壁上端部一側設制卸荷槽B,使閥桿B下端的閥塞B的上移阻力減小,且有利于出水閥的開啟。4、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沖水蹲便器能有效確保蹲便器周邊環境無二次污染,同時也有利于減輕保潔人員的清潔工作,并還可節約大量沖洗污染物用水。5、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沖水蹲便器可切實預防病菌對人體的感染,消除病菌對人體的危害。簡而言之,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沖水蹲便器使用方便,并適用于大小便,尤其適宜男小孩小便使用,對保護公共場所的衛生即行之有效。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沖水蹲便器適用于公共廁所。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的實施例及其附圖給出。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沖水蹲便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沖水蹲便器的仰視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沖水蹲便器的進水閥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沖水蹲便器的出水閥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自動沖水蹲便器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自動沖水蹲便器的仰視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自動沖水蹲便器的左支管放水閥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自動沖水蹲便器的右支管放水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沖水蹲便器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實施例一參見圖1、圖2、圖3和圖4,該實用新型的自動沖水蹲便器包含便槽I和水箱2。所述便槽I前端壁上中部處設有大出水口 11,所述便槽I內底面上的后端部處設有排污口 12。所述水箱2內的浮球閥21的進水口管且伸出水箱2 —側壁上端的進水管孔外并與總進水管3連通,所述總進水管3上串接有進水閥31,所述進水閥31由閥體A311、下端部內設呈倒“L”形狀孔313的閥桿A312、固定在閥桿A312下端的中部設孔315的閥塞A314、串裝在閥桿A312上的帶O形密封圈A的閥蓋A316、彈簧A317及螺紋聯接在閥桿A312上的調節螺母A318及頂蓋A319形成,所述帶O形密封圈A的閥蓋A316與閥體A311形成螺紋聯接密封,所述閥桿A312下端部內所設呈倒“L”形狀孔313的上端口在閥桿A312的一側壁處,下端口在閥桿A312的下端面處,且與所述閥塞A314中部所設孔315相通,所述閥體A311上的進水口 A與出水口 A且相對。所述水箱2底面處的出水管孔處連通有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的另一端與所述便槽I前端壁上中部處所設的大出水口 11處連通,所述出水管4上串接有出水閥41,所述出水閥41由內帶閥塞座B412的且內壁上端部一側設有卸荷槽B413的閥體B411、閥桿B414、固定在閥桿B414下端的閥塞B415、串裝在閥桿B414上的帶O形密封圈B的閥蓋B416、彈簧B417及螺紋聯接在閥桿B414上的調節螺母B418及頂蓋B419形成,所述帶O形密封圈B的閥蓋B416與閥體B411形成螺紋聯接密封,所述閥體B411上的進水口 B與出水口 B且設置為上下錯開。所述便槽I的兩旁處分別設有底面的前、后端均帶彈簧的左、右踏板51、52,所述底面的前、后端均帶彈簧的左踏板51與所述出水管4上所串接的出水閥41的上端形成接觸聯接,所述底面的前、后端均帶彈簧的右踏板52與所述總進水管3上串接的進水閥31的上端形成接觸聯接。實施例二參見圖3、圖4、圖5、圖6、圖7和圖8,該實用新型的自動沖水蹲便器包含便槽I和水箱2。所述便槽I前端壁上中部處設有大出水口 11,所述便槽I前端壁上一端處還設有一小出水口 13,所述便槽I內底面上的后端部處設有排污口 12。所述水箱2內的浮球閥21的進水口管且伸出水箱2 —側壁上端的進水管孔外并與總進水管3連通,所述總進水管3上串接有進水閥31,所述進水閥31由閥體A311、下端部內設呈倒“L”形狀孔313的閥桿A312、固定在閥桿A312下端的中部設孔315的閥塞A314、串裝在閥桿A312上的帶O形密封圈A的閥蓋A316、彈簧A317及螺紋聯接在閥桿A312上的調節螺母A318及頂蓋A319形成,所述帶O形密封圈A的閥蓋A316與閥體A311形成螺紋聯接密封,所述閥桿A312下端部內所設呈倒“L”形狀孔313的上端口在閥桿A312的一側壁處,下端口在閥桿A312的下端面處,且與所述閥塞A314中部所設孔315相通,所述閥體A311上的進水口 A與出水口 A且相對。所述總進水管3上還串接有一中小三通32,所述總進水管3上串接的中小三通32的中小出水口處與所述便槽I前端壁上一端處所設的小出水口 13處之間由進水支管6連通,所述進水支管6上并聯連通有左、右支管放水閥61、62,所述左、右支管放水閥61、62均由閥體C71、下端部內設呈倒“L”形狀孔73的閥桿C72、固定在閥桿C72下端的中部設孔74的閥塞C75、串裝在閥桿C72上的帶O形密封圈C的閥蓋C76、彈簧C77及螺紋聯接在閥桿C72上的調節螺母C78及頂蓋C79形成,所述帶O形密封圈C的閥蓋C76與閥體C71形成螺紋聯接密封,所述閥桿C72下端部內所設呈倒“L”形狀孔73的上端口在閥桿C72的一側壁處,下端口在閥桿C72的下端面處,且與所述閥塞C75中部所設孔74相通,所述閥體C71上的進水口 C與出水口 C且相對。所述水箱2底面處的出水管孔處連通有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的另一端與所述便槽I前端壁上中部處所設的大出水口 11處連通,所述出水管4上串接有出水閥41,所述出水閥41由內帶閥塞座B412的且內壁上端部一側設有卸荷槽B413的閥體B411、閥桿B414、固定在閥桿B414下端的閥塞B415、串裝在閥桿B414上的帶O形密封圈B的閥蓋B416、彈簧B417及螺紋聯接在閥桿B414上的調節螺母B418及頂蓋B419形成,所述帶O形密封圈B的閥蓋B416與閥體B411形成螺紋聯接密封,所述閥體B411上的進水口 B與出水口 B且設置為上下錯開。 所述便槽I的兩旁處分別設有底面的前、后端均帶彈簧的左、右踏板51、52,所述底面的前、后端均帶彈簧的左踏板51與所述出水管4上所串接的出水閥41的上端形成接觸聯接,所述底面的前、后端均帶彈簧的右踏板52與所述總進水管3上串接的進水閥31的上端形成接觸聯接,所述便槽I的前端處還設有一底面的左、右端均帶彈簧的前踏板53,所述便槽I的前端處所設的底面的左、右端均帶彈簧的前踏板53與所述進水支管6上并聯連通的左、右支管放水閥61、62的上端形成接觸聯接。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沖水蹲便器,它包括便槽(I)和水箱(2),所述便槽(I)前端壁上中部處設有大出水口(11),所述便槽(I)內底面上的后端部處設有排污口(12),所述水箱(2)內的浮球閥(21)的進水口管且伸出水箱(2)—側壁上端的進水管孔外并與總進水管(3)連通,所述水箱(2)底面處的出水管孔處連通有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的另一端與所述便槽(I)前端壁上中部處所設的大出水口(11)處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總進水管(3)上串接有進水閥(31),所述出水管(4)上串接有出水閥(41),所述便槽(I)的兩旁處分別設有底面的前、后端均帶彈簧的左、右踏板(51、52),所述出水管(4)上所串接的出水閥(41)的上端與底面的前、后端均帶彈簧的左踏板(51)形成接觸聯接,所述總進水管(3)上串接的進水閥(31)的上端與底面的前、后端均帶彈簧的右踏板(52)形成接觸聯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自動沖水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閥(31)由閥體A(311)、下端部內設呈倒“L”形狀孔(313)的閥桿A (312)、固定在閥桿A (312)下端的中部設孔(315)的閥塞A (314)、串裝在閥桿A (312)上的帶O形密封圈A的閥蓋A (316)、彈簧A(317)及螺紋聯接在閥桿A (312)上的調節螺母A (318)及頂蓋A (319)形成,所述帶O形密封圈A的閥蓋A (316)與閥體A (311)形成螺紋聯接密封,所述閥桿A (312)下端部內所設呈倒“L”形狀孔(313)的上端口在閥桿A (312)的一側壁處,下端口在閥桿A (312)的下端面處,且與所述閥塞A (314)中部所設孔(315)相通,所述閥體A (311)上的進水口 A與出水口 A且相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自動沖水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閥(41)由內帶閥塞座B(412)的且內壁上端部一側還設有卸荷槽B (413)的閥體B (411)、閥桿B (414)、固定在閥桿B (414)下端的閥塞B (415)、串裝在閥桿B (414)上的帶O形密封圈B的閥蓋B (416)、彈簧B (417)及螺紋聯接在閥桿B (414)上的調節螺母B (418)及頂蓋B (419)形成,所述帶O形 密封圈B的閥蓋B (416)與閥體B (411)形成螺紋聯接密封,所述閥體B (411)上的進水口 B與出水口 B且設置為上下錯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自動沖水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槽(I)前端壁上一端處還設有一小出水口(13),所述總進水管(3)上還串接有一中小三通(32),所述便槽(I)的前端處還設有一底面的左、右端均帶彈簧的前踏板(53),所述總進水管(3)上串接的中小三通(32)的中小出水口處與所述便槽(I)前端壁上一端處所設的小出水口(13)處之間由進水支管(6)連通,所述進水支管(6)上并聯連通有左、右支管放水閥(61、62),所述進水支管(6 )上并聯連通的左、右支管放水閥(61、62 )的上端與所述便槽(I)的前端處所設的底面的左、右端均帶彈簧的前踏板(53)形成接觸聯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自動沖水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支管放水閥(61、62)均由閥體C (71)、下端部內設呈倒“L”形狀孔(73)的閥桿C (72)、固定在閥桿C (72)下端的中部設孔(74)的閥塞C (75)、串裝在閥桿C (72)上的帶O形密封圈C的閥蓋C (76)、彈簧C (77)及螺紋聯接在閥桿C (72)上的調節螺母C (78)及頂蓋C (79)形成,所述帶O形密封圈C的閥蓋C (76)與閥體C (71)形成螺紋聯接密封,所述閥桿C (72)下端部內所設呈倒“L”形狀孔(73)的上端口在閥桿C (72)的一側壁處,下端口在閥桿C (72)的下端面處,且與所述閥塞C (75)中部所設孔(74)相通,所述閥體C (71)上的進水口 C與出水口 C且相對。
專利摘要一種自動沖水蹲便器。它包括便槽和水箱,便槽前端壁上中部處設有大出水口,便槽內底面上的后端部處設有排污口,水箱內的浮球閥的進水口管且伸出水箱一側壁上端的進水管孔外并與總進水管連通,水箱底面處的出水管孔處連通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另一端與便槽前端壁上中部處所設的大出水口處連通,其特征在于總進水管上串接有進水閥,出水管上串接有出水閥,便槽的兩旁處分別設有底面的前、后端均帶彈簧的左、右踏板,出水管上所串接的出水閥的上端與底面的前、后端均帶彈簧的左踏板形成接觸聯接,總進水管上串接的進水閥的上端與底面的前、后端均帶彈簧的右踏板形成接觸聯接。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施工成本低。本實用新型適宜于公共廁所應用。
文檔編號E03D1/34GK203160368SQ20132017403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9日
發明者馬迪紅, 宋秋紅, 徐珊珊, 胡靖云, 尹海青, 王玘, 胡勝, 胡海鵬 申請人:上海海洋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水县| 鄂托克旗| 镇平县| 囊谦县| 城固县| 二手房| 灵川县| 广州市| 淮安市| 如皋市| 乡城县| 亳州市| 肇东市| 汽车| 三河市| 莱阳市| 松溪县| 禹州市| 安丘市| 靖州| 井研县| 静乐县| 汉沽区| 大英县| 麻栗坡县| 建始县| 台前县| 寻乌县| 察隅县| 汝南县| 大竹县| 甘德县| 广东省| 陆河县| 景泰县| 鹤壁市| 类乌齐县| 济南市| 林西县| 溧水县| 蒙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