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砌塊系列及其所形成的多功能墻體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砌塊系列及其所形成的多功能墻體,所述的砌塊是由包括分別設置有若干個不同高度的臺階的頂面以及底面、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所形成的一個異型砌塊結構體,所述的頂面與底面上的臺階的個數相同;當所述砌塊與下層砌塊疊置形成墻體時,同層的所述砌塊的左右面之間相互間隔一定距離形成縫隙,上下層的所述砌塊的左右面錯位疊置;上層的砌塊的底面與下層的砌塊的頂面采用凸凹結構卡位配合,不同層的所述砌塊的中心與同層的兩塊所述砌塊之間的縫隙中心相對,同層的兩塊砌塊之間左右面形成的上述縫隙從前面到后面形成一個高差通道。本實用新型所形成的墻體結構具有可擋土且透水的生態孔洞和生態通道,使墻體具有了生態功能。
【專利說明】新型砌塊系列及其所形成的多功能墻體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砌塊系列及其所形成的多功能墻體,屬于建筑工程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擋土墻是人類改造自然的最早建筑之一,但一直以來擋土墻都是以實現其擋土功能為主,很多發明也都是圍繞擋土功能去展開的,但這些傳統的擋土墻在實現了擋土功能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建造在河岸的水工擋土墻,就隔絕了水土的交流,使植物無法生長,水生物失去了天然的生態水岸,河流的生態功能遭到了破壞,河流沒有了呼吸功能,水不能很好滲入土中,造成水資源流失,水體失去了土體的凈化作用,水體變質,人類的文明進程到了今天,迫切需要開發出一種具有生態功能的擋土墻,在目前技術條件下盡管有些發明也涉及到擋土墻的一部分生態功能,但是現有砌塊存在的技術缺陷為:結構復雜、制造施工麻煩、生態功能較差。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砌塊及其擋土墻存在的結構復雜、制造施工麻煩、生態功能較差等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化、制造簡單、且形成的墻體結構具有可擋土且透水的生態孔洞和生態通道的新型砌塊系列及其所形成的多功能墻體。
[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砌塊是由包括分別設置有若干個不同高度的臺階的頂面和底面、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所形成的一個異型砌塊結構體,所述的頂面與底面上的臺階的個數相同;
[0006]在墻體中,同層的所述砌塊的左右面之間相互間隔一定距離形成縫隙,上下層的所述砌塊的左右面錯位疊置;當所述砌塊與下層砌塊疊置形成墻體時,上層的砌塊的底面與下層的砌塊的頂面采用凸凹結構卡位配合,不同層的所述砌塊的中心與同層的兩塊所述砌塊之間的縫隙的中心相對,同層的兩塊砌塊之間的左右面形成的上述縫隙從前面到后面形成一個前面高后面低的高差通道。
[0007]進一步,所述砌塊的頂面有三個不同高度的臺階,臺階從前面到后面的高度順序排列可任意組合;底面有三個不同高度的臺階,臺階從前面到后面的高度順序排列與頂面的高度排列組合相反,且所述砌塊的頂面與底面的臺階的凸凹結構的高度和厚度相互對應配合。
[0008]進一步,所述砌塊的頂面和底面臺階的凸凹結構高度和厚度的順序排列是配合一致的,同一順序的高度厚度相對應配合,頂面和底面臺階的凸凹結構相對應的高度厚度配合相同,兩塊砌塊疊加時的頂面和底面能相互配合。
[0009]進一步,所述砌塊的頂面和底面臺階的凸凹結構高度和厚度的順序排列是配合一致的,同一順序的高度厚度相對應配合,頂面和底面臺階的凸凹結構相對應的高度厚度配合相同,頂面和底面臺階的凸凹結構相對應的向后錯開一定距離,以形成向后退階的斜墻體。
[0010]進一步,所述砌塊的頂面和底面臺階的凸凹結構高度和厚度的順序排列是配合一致的,同一順序的高度厚度相對應配合,頂面和底面臺階的凸凹結構相對應的高度厚度配合相同,頂面和底面臺階的凸凹結構相對應的向前后旋轉一定的角度,以形成向前后彎曲的墻體。
[0011]進一步,所述砌塊的頂面和底面上的不同臺階之間的高度面過渡以垂直面過渡到
第二個面。
[0012]進一步,所述砌塊的頂面和底面上的不同臺階之間的高度面過渡以傾斜面過渡到
第二個面。
[0013]進一步,所述砌塊的頂面和底面上的不同臺階之間的高度面過渡以圓弧面過渡到
第二個面。
[0014]進一步,所述砌塊的前面和后面的表面可為垂直面、傾斜面或圓弧面。
[0015]進一步,所述砌塊的前面和后面的表面可設置各種變化的條紋、花紋、圖案。
[0016]采用上述所述的砌塊形成的多功能墻體結構,其特征在于:在墻體中,同層的所述砌塊的左右面之間相互間隔一定距離形成縫隙,上下層的所述砌塊的左右面錯位疊置;所述的砌塊是由包括分別設置有若干個不同高度的臺階的頂面和底面、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所形成的一個異型砌塊結構體,所述的頂面與底面上的臺階的個數相同;當所述砌塊與下層砌塊疊置形成墻體時,上層的砌塊的底面與下層的砌塊的頂面采用凸凹結構卡位配合,不同層的所述砌塊的中心與同層的兩塊所述砌塊之間的縫隙的中心相對,同層的兩塊砌塊之間左右面形成的上述縫隙從前面到后面形成一個前面高后面低的高差通道,作為擋土和滲水的通道。
[0017]與上述所述的多功能墻體結構中的砌塊相匹配的底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塊包括由設置有若干個不同高度的臺階的頂面、左面、右面、底面、前面和后面所形成的一個異型砌塊結構體,所述的頂面上的臺階的個數與所述的砌塊的底面的臺階個數相同,所述的頂面上的臺階從前到后的高度順序排列與所述的砌塊的底面的臺階的高度排列組合相同,且高度和厚度相互對應配合,底塊與上層的砌塊疊加時的底塊的頂面與砌塊的底面能相互配合使用。
[0018]與上述所述的多功能墻體結構中的砌塊相匹配的頂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塊包括由設置有若干個不同高度的臺階的底面、左面、右面、頂面、前面和后面所形成的一個異型砌塊結構體,所述的底面上的臺階的個數與所述的砌塊的頂面的臺階個數相同,所述的底面上的臺階從前到后的高度順序排列與所述的砌塊的頂面的臺階的高度排列組合相同,且高度和厚度相互對應配合,頂塊與上層的砌塊疊加時的頂塊的底面與砌塊的頂面能相互配合使用。
[0019]與上述所述的多功能墻體結構中的砌塊相匹配的左右連接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連接塊均包括由設置有若干個不同高度的臺階的左面和右面、頂面、底面、前面和后面所形成的一個異型砌塊結構體,所述左右連接塊的左面和右面的臺階數以頂面和底面為中心呈對稱分布,所述左右連接塊的左面和右面的臺階與左、右兩側所述的砌塊的臺階形狀相匹配使用。[0020]與上述所述的多功能墻體結構中的砌塊相匹配的變角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變角塊包括由設置有若干個不同高度的臺階的左面和右面、頂面、底面、前面和后面所形成的一個異型砌塊結構體,所述變角塊的左面的臺階與所述的砌塊的右面的臺階相匹配,所述變角塊的右面的臺階與所述的砌塊的左面的臺階相匹配,所述變角塊的前面與左面之間以及后面與右面之間的過渡面可是是直角面、傾斜面或圓弧面。
[0021]與上述所述的多功能墻體結構中的砌塊相匹配的路緣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緣塊包括由設置有若干個不同高度的臺階的右面或左面、頂面、底面、前面和后面所形成的一個異型砌塊結構體,所述路緣塊的左面或右面的臺階與所述的砌塊的右面或左面的臺階相匹配。
[0022]與上述所述的多功能墻體結構中的砌塊相匹配的墻體轉角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墻體轉角塊的兩端設置有與所述的墻體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的凹槽的寬度與所述的墻體的寬度一致。
[0023]當所述的砌塊疊置形成墻體時,頂底面凸凹卡位互相配合,使擋土墻具有上下層方便定位形成垂直墻體和傾斜墻體的功能,同時凸凹卡位也增加了墻體的整體聯體卡鎖的功能。
[0024]本實用新型前面高后面低的高差通道使墻體具有擋土的功能,通道前后相通從而墻體具有滲水功能,此通道形成了一個洞穴:在水下時具有讓水生生物生存繁衍的功能,在陸上時具有讓植物根系進入后面土壤的生長功能。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墻體還具有人不慎落水時的自救攀爬人性化功能。
[002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體現在:結構簡單,且形成的墻體結構具有可擋土且透水的生態孔洞和生態通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6]圖1-1是本實用新型直墻砌塊的基本示意圖。
[0027]圖1-2是本實用新型直墻砌塊的擋土原理圖。
[0028]圖1-3是本實用新型直墻砌塊形成墻體的基本單元。
[0029]圖1-4是本實用新型直墻砌塊形成墻體的擋土結構生態孔剖面圖。
[0030]圖2-1是本實用新型斜墻砌塊的基本示意圖。
[0031]圖2-2是本實用新型斜墻砌塊的斜墻原理圖。
[0032]圖2-3是本實用新型斜墻砌塊形成墻體的基本單元。
[0033]圖2-4是本實用新型斜墻砌塊形成墻體的擋土結構生態孔剖面圖。
[0034]圖3-1、圖3-2、圖3-3是本實用新型有三個臺階的不同形式砌塊的基本圖。
[0035]圖3-4是本實用新型有二個臺階的不同形式砌塊的基本圖。
[0036]圖3-5、圖3-6、圖3_7、圖3_8是本實用新型有四個臺階的不同形式砌塊的基本圖。
[0037]圖3-9、圖 3-10、圖 3-11、圖 3-12、圖 3-13、圖 3-14、圖 3-15、圖 3-16 是本實用新型有五個臺階的不同形式砌塊的基本圖。
[0038]圖3-17、圖 3-18、圖 3-19、圖 3-20、圖 3-21、圖 3-22、圖 3-23,圖 3-24,圖 3-25 是本實用新型有六個臺階的不同形式砌塊的基本圖。
[0039]圖4-1至4-25是對應圖3_1至3_25的不同形式砌塊的底塊的基本圖。[0040]圖5-1至5-25是對應圖3_1至3_25的不同形式砌塊的頂塊的基本圖。
[0041]圖6-1至6-25是對應圖3_1至3_25的不同形式砌塊的左右連接塊的基本圖。
[0042]圖7-1至7-25是對應圖3_1至3_25的不同形式砌塊的反向左右連接塊的基本圖。
[0043]圖8-1至8-25是對應圖3_1至3_25的不同形式砌塊的前面為梯形結構的基本圖。
[0044]圖9-1至9-25是對應圖3_1至3_25的不同形式砌塊的45度變角塊的基本圖。
[0045]圖10-1至10-25是對應圖3_1至3_25的不同形式砌塊的反向45度變角塊的基本圖。
[0046]圖11-1至11-25是對應圖3_1至3_25的不同形式砌塊的加蓋板的45度變角塊的基本圖。
[0047]圖12-1至12-25是對應圖3_1至3_25的不同形式砌塊的加蓋板的反向45度變角塊的基本圖。
[0048]圖13-1至13-25是對應圖3_1至3_25的不同形式砌塊的90度直角變角塊的基本圖。
[0049]圖14-1至14-25是對應圖3_1至3_25的不同形式砌塊的90度直角反向變角塊的基本圖。
[0050]圖15-1至15-25是對應圖3_1至3_25的不同形式砌塊的加蓋板的90度變角塊的基本圖。
[0051]圖16-1至16-25是對應圖3_1至3_25的不同形式砌塊的加蓋板的反向90度變角塊的基本圖。
[0052]圖17-1至17-25是對應圖3_1至3_25的不同形式砌塊的任意角砌塊的基本圖。
[0053]圖18-1至18-25是對應圖3_1至3_25的不同形式砌塊的反向任意角砌塊的基本圖。
[0054]圖19-1至19-25是對應圖3_1至3_25的不同形式砌塊的90度路緣塊的基本圖。
[0055]圖20-1至20-25是對應圖3_1至3_25的不同形式砌塊的反向90度路緣塊的基本圖。
[0056]圖21-1至圖21-12是本實用新型形成相應臺階的不同形式優化設計后的砌塊的基本圖A。
[0057]圖22-1至圖22-38是本實用新型形成相應臺階的不同形式優化設計后的砌塊的基本圖B。
[0058]圖23-1至23-8是本實用新型形成相應臺階的不同形式的前后面表面優化設計后的砌塊的基本圖。
[0059]圖24-1至24-4是本實用新型形成相應臺階的不同形式砌塊形成墻體時墻體轉角塊的基本圖。
[0060]圖25-1至圖25-12是本實用新型形成相應臺階的不同形式砌塊形成的各種組合形式墻體的基本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61]參照圖1-1至圖25-12,一種砌塊,所述的砌塊是由包括分別設置有若干個不同高度的臺階的頂面I和底面2、前面3、后面4、左面5和右面6所形成的一個異型砌塊結構體,所述的頂面與底面上的臺階的個數相同;
[0062]在墻體中,同層的所述砌塊的左右面之間相互間隔一定距離形成縫隙,上下層的所述砌塊的左右面錯位疊置;當所述砌塊與下層砌塊疊置形成墻體時,上層的砌塊的底面與下層的砌塊的頂面采用凸凹結構卡位配合,不同層的所述砌塊的中心與同層的兩塊所述砌塊之間的縫隙的中心相對,同層的兩塊砌塊之間的左右面形成的上述縫隙從前面到后面形成一個前面高后面低的高差通道7。
[0063]進一步,所述砌塊的頂面有三個不同高度的臺階,臺階從前面到后面的高度順序排列可任意組合;底面有三個不同高度的臺階,臺階從前面到后面的高度順序排列與頂面的高度排列組合相反,且所述砌塊的頂面與底面的臺階的凸凹結構的高度和厚度相互對應配合。
[0064]進一步,所述砌塊的頂面和底面臺階的凸凹結構高度和厚度的順序排列是配合一致的,同一順序的高度厚度相對應配合,頂面和底面臺階的凸凹結構相對應的高度厚度配合相同,兩塊砌塊疊加時的頂面和底面能相互配合。
[0065]進一步,所述砌塊的頂面和底面臺階的凸凹結構高度和厚度的順序排列是配合一致的,同一順序的高度厚度相對應配合,頂面和底面臺階的凸凹結構相對應的高度厚度配合相同,頂面和底面臺階的凸凹結構相對應的向后錯開一定距離,以形成向后退階的斜墻體。
[0066]進一步,所述砌塊的頂面和底面臺階的凸凹結構高度和厚度的順序排列是配合一致的,同一順序的高度厚度相對應配合,頂面和底面臺階的凸凹結構相對應的高度厚度配合相同,頂面和底面臺階的凸凹結構相對應的向前后旋轉一定的角度,以形成向前后彎曲的墻體。
[0067]進一步,所述砌塊的頂面和底面上的不同臺階之間的高度面過渡以垂直面過渡到
第二個面。
[0068]進一步,所述砌塊的頂面和底面上的不同臺階之間的高度面過渡以傾斜面過渡到
第二個面。
[0069]進一步,所述砌塊的頂面和底面上的不同臺階之間的高度面過渡以圓弧面過渡到
第二個面。
[0070]進一步,所述砌塊的前面和后面的表面可為垂直面、傾斜面或圓弧面。
[0071]進一步,所述砌塊的前面和后面的表面可設置各種變化的條紋、花紋、圖案。
[0072]采用上述所述的砌塊形成的多功能墻體結構,在墻體中,同層的所述砌塊的左右面之間相互間隔一定距離形成縫隙,上下層的所述砌塊的左右面錯位疊置;所述的砌塊是由包括分別設置有若干個不同高度的臺階的頂面和底面、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所形成的一個異型砌塊結構體,所述的頂面與底面上的臺階的個數相同;當所述砌塊與下層砌塊疊置形成墻體時,上層的砌塊的底面與下層的砌塊的頂面采用凸凹結構卡位配合,不同層的所述砌塊的中心與同層的兩塊所述砌塊之間的縫隙的中心相對,同層的兩塊砌塊之間左右面形成的上述縫隙從前面到后面形成一個前面高后面低的高差通道,作為擋土和滲水的通道。
[0073]與上述所述的多功能墻體結構中的砌塊相匹配的底塊,所述底塊包括由設置有若干個不同高度的臺階的頂面、左面、右面、底面、前面和后面所形成的一個異型砌塊結構體,所述的頂面上的臺階的個數與所述的砌塊的底面的臺階個數相同,所述的頂面上的臺階從前到后的高度順序排列與所述的砌塊的底面的臺階的高度排列組合相同,且高度和厚度相互對應配合,底塊與上層的砌塊疊加時的底塊的頂面與砌塊的底面能相互配合使用。
[0074]與上述所述的多功能墻體結構中的砌塊相匹配的頂塊,所述頂塊包括由設置有若干個不同高度的臺階的底面、左面、右面、頂面、前面和后面所形成的一個異型砌塊結構體,所述的底面上的臺階的個數與所述的砌塊的頂面的臺階個數相同,所述的底面上的臺階從前到后的高度順序排列與所述的砌塊的頂面的臺階的高度排列組合相同,且高度和厚度相互對應配合,頂塊與上層的砌塊疊加時的頂塊的底面與砌塊的頂面能相互配合使用。
[0075]與上述所述的多功能墻體結構中的砌塊相匹配的左右連接塊,所述的左右連接塊均包括由設置有若干個不同高度的臺階的左面和右面、頂面、底面、前面和后面所形成的一個異型砌塊結構體,所述左右連接塊的左面和右面的臺階數以頂面和底面為中心呈對稱分布,所述左右連接塊的左面和右面的臺階與左、右兩側所述的砌塊的臺階形狀相匹配使用。
[0076]與上述所述的多功能墻體結構中的砌塊相匹配的變角塊,所述的變角塊包括由設置有若干個不同高度的臺階的左面和右面、頂面、底面、前面和后面所形成的一個異型砌塊結構體,所述變角塊的左面的臺階與所述的砌塊的右面的臺階相匹配,所述變角塊的右面的臺階與所述的砌塊的左面的臺階相匹配,所述變角塊的前面與左面之間以及后面與右面之間的過渡面可是是直角面、傾斜面或圓弧面。
[0077]與上述所述的多功能墻體結構中的砌塊相匹配的路緣塊,所述的路緣塊包括由設置有若干個不同高度的臺階的右面或左面、頂面、底面、前面和后面所形成的一個異型砌塊結構體,所述路緣塊的左面或右面的臺階與所述的砌塊的右面或左面的臺階相匹配。
[0078]與上述所述的多功能墻體結構中的砌塊相匹配的墻體轉角塊,所述的墻體轉角塊的兩端設置有與所述的墻體的凹槽,所述的凹槽的寬度與所述的墻體的寬度一致。
[0079]當所述的砌塊疊置形成墻體時,頂底面凸凹卡位互相配合,使擋土墻具有上下層方便定位形成垂直墻體和傾斜墻體的功能,同時凸凹卡位也增加了墻體的整體聯體卡鎖的功能。
[0080]本實用新型前面高后面低的高差通道使墻體具有擋土的功能,通道前后相通從而墻體具有滲水功能,此通道形成了一個洞穴:在水下時具有讓水生生物生存繁衍的功能,在陸上時具有讓植物根系進入后面土壤的生長功能。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墻體還具有人不慎落水時的自救攀爬人性化功能。
[0081]參照圖1-3、圖1-4和圖2-3、圖2-4,砌塊在堆砌成墻體時,中層兩塊砌塊的左右面間離開一定的距離,上層下層砌塊的中心正對中層兩塊砌塊左右面離開一定的距離縫隙的中心,這樣上中下三層砌塊中間就形成一個孔洞,這個孔洞是一個高差通道,前面高后面低,墻后面形成的口,定義為泥水口,墻前面形成的口定義為生態口,后面的泥土可從泥水口進入孔洞內,但不能越過生態口的底部向上移動并從生態口出來,因為孔洞的泥水口頂面比生態口底面要低,泥土不能自動往高處移動,從而利用高差實現了擋土,同時后面泥土中含的水分如果過高時,會從泥水口滲出并通過生態口溢出,當然外面的水也可以從生態口通過泥水口滲入后面的泥土里,從而實現了滲水,實現了既能擋土又能透水的功能,透水功能使擋土墻具有了生態功能和保水功能,同時還具有釋放墻后水壓力的功能。
[0082]植物的根系可從生態口進入后面的土體里面,這樣陸上的墻體就可種花草樹木等植物,這部份功能是陸上生態功能。
[0083]水生物可以從生態口進入孔洞內生存和繁衍,也可通過從生態孔挖洞進入后面的土體,整個通道形成了一個生物孔洞,這部份的功能是水下生態功能。
[0084]參照圖25-1,所述砌塊在堆砌成墻體時形成的直墻體。
[0085]參照圖25-2,所述砌塊在堆砌成墻體時形成的斜墻體。
[0086]參照圖25-3,圖25-4,圖25_5,所述砌塊在堆砌成墻體時兩段墻體形成的聯接墻體,這是定角度的。
[0087]參照圖25-6,所述砌塊在堆砌成墻體時兩段墻體形成的聯接墻體,這是變角度的。
[0088]參照圖25-7,所述砌塊在堆砌成墻體時,形成的變化過渡墻體,這是一個定角度的聯接。
[0089]參照圖25-8,所述砌塊在堆砌成墻體時,形成的變化過渡墻體,這是一個定角度的聯接。
[0090]參照圖25-9,所述砌塊在堆砌成墻體時,形成的變化過渡墻體,這是一個可變角度的聯接。
[0091]參照圖25-10,所述砌塊在堆砌成墻體時,形成的加蓋溝渠墻體,實現水溝的加蓋聯接過渡。
[0092]參照圖25-11,所述砌塊在堆砌成墻體時,形成的階梯墻體,實現在護披上形成人行階梯。
[0093]參照圖25-12,所述砌塊在堆砌成墻體時,墻體上不同層相鄰砌塊之間轉動一定的角度形成各種墻體的變化過渡,可實現多種變化,實現擋土墻和護坡墻及路面還有河床的連續過渡聯接以及有生態孔和沒有生態孔之間的連續過渡聯接。
[0094]其余結構改良的砌塊在疊加堆砌成墻體時均按此方法類推。
[0095]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是:當高度差H=h l+h2_h3>0,具有擋土功能,這一高度差H的大小決定了擋土功能的強弱,這種砌塊主要用在需要有擋土功能的墻體;當高度差H=hl+h2-h3<0時,沒有擋土功能,這種砌塊用在不需要有擋土功能的墻體,在不用擋土功能或擋土功能要求較低的地方使用,如廣場、人行道、草坪、河床,水渠等方面應用。
[0096]砌塊的長度和各臺階的寬度可根據墻體的擋土要求和承重要求及穩定性還有制造性能進行設計。各不同高度臺階間的過渡可用垂直和斜面方式過渡。各個面和面間過渡的尖角可用圓角或倒角方式過渡。
[0097]本實用新型不僅僅限于上述的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原理和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所有按此原理所實現的發明,所有按此原理實現的形狀和結構相同或相近似的變化方案,所有左右對稱、上下對稱、前后對稱的相同或相近似的變化結構,所有以高差面組合形成的砌塊,所有在高差面及外觀方面所做的角的圓弧倒角和傾斜倒角方面的變化過渡和附加改動,所有僅是表面的花紋圖案的變化,均屬于本實用新型原理和本專利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砌塊是由包括分別設置有若干個不同高度的臺階的頂面和底面、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所形成的一個異型砌塊結構體,所述的頂面與底面上的臺階的個數相同; 在墻體中,同層的所述砌塊的左右面之間相互間隔一定距離形成縫隙,上下層的所述砌塊的左右面錯位疊置;當所述砌塊與下層砌塊疊置形成墻體時,上層的砌塊的底面與下層的砌塊的頂面采用凸凹結構卡位配合,不同層的所述砌塊的中心與同層的兩塊所述砌塊之間的縫隙的中心相對,同層的兩塊砌塊之間的左右面形成的上述縫隙從前面到后面形成一個前面高后面低的高差通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塊的頂面有三個不同高度的臺階,臺階從前面到后面的高度順序排列可任意組合;底面有三個不同高度的臺階,臺階從前面到后面的高度順序排列與頂面的高度排列組合相反,且所述砌塊的頂面與底面的臺階的凸凹結構的高度和厚度相互對應配合。
3.如權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塊的頂面和底面臺階的凸凹結構高度和厚度的順序排列是配合一致的,同一順序的高度厚度相對應配合,頂面和底面臺階的凸凹結構相對應的高度厚度配合相同,兩塊砌塊疊加時的頂面和底面能相互配口 ο
4.如權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塊的頂面和底面臺階的凸凹結構高度和厚度的順序排列是配合一致的,同一順序的高度厚度相對應配合,頂面和底面臺階的凸凹結構相對應的高度厚度配合相同,頂面和底面臺階的凸凹結構相對應的向后錯開一定距離,以形成向后退階的斜墻體。
5.如權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塊的頂面和底面臺階的凸凹結構高度和厚度的順序排列是配合一致的,同一順序的高度厚度相對應配合,頂面和底面臺階的凸凹結構相對應的高度厚度配合相同,頂面和底面臺階的凸凹結構相對應的向前后旋轉一定的角度,以形成向前后彎曲的墻體。
6.如權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塊的頂面和底面上的不同臺階之間的高度面過渡以垂直面過渡到第二個面。
7.如權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塊的頂面和底面上的不同臺階之間的高度面過渡以傾斜面過渡到第二個面。
8.如權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塊的頂面和底面上的不同臺階之間的高度面過渡以圓弧面過渡到第二個面。
9.如權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塊的前面和后面的表面可為垂直面、傾斜面或圓弧面。
10.一種采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砌塊形成的多功能墻體結構,其特征在于:在墻體中,同層的所述砌塊的左右面之間相互間隔一定距離形成縫隙,上下層的所述砌塊的左右面錯位疊置;所述的砌塊是由包括分別設置有若干個不同高度的臺階的頂面和底面、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所形成的一個異型砌塊結構體,所述的頂面與底面上的臺階的個數相同;當所述砌塊與下層砌塊疊置形成墻體時,上層的砌塊的底面與下層的砌塊的頂面采用凸凹結構卡位配合,不同層的所述砌塊的中心與同層的兩塊所述砌塊之間的縫隙的中心相對,同層的兩塊砌塊之間左右面形成的上述縫隙從前面到后面形成一個前面高后面低的高差通道,作為擋土和滲水的通道。
11.一種與權利要求10所述的多功能墻體結構中的砌塊相匹配的底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塊包括由設置有若干個不同高度的臺階的頂面、左面、右面、底面、前面和后面所形成的一個異型砌塊結構體,所述的頂面上的臺階的個數與所述的砌塊的底面的臺階個數相同,所述的頂面上的臺階從前到后的高度順序排列與所述的砌塊的底面的臺階的高度排列組合相同,且高度和厚度相互對應配合,底塊與上層的砌塊疊加時的底塊的頂面與砌塊的底面能相互配合使用。
12.—種與權利要求10所述的多功能墻體結構中的砌塊相匹配的頂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塊包括由設置有若干個不同高度的臺階的底面、左面、右面、頂面、前面和后面所形成的一個異型砌塊結構體,所述的底面上的臺階的個數與所述的砌塊的頂面的臺階個數相同,所述的底面上的臺階從前到后的高度順序排列與所述的砌塊的頂面的臺階的高度排列組合相同,且高度和厚度相互對應配合,頂塊與上層的砌塊疊加時的頂塊的底面與砌塊的頂面能相互配合使用。
13.一種與權利要求10所述的多功能墻體結構中的砌塊相匹配的左右連接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連接塊均包括由設置有若干個不同高度的臺階的左面和右面、頂面、底面、前面和后面所形成的一個異型砌塊結構體,所述左右連接塊的左面和右面的臺階數以頂面和底面為中心呈對稱分布,所述左右連接塊的左面和右面的臺階與左、右兩側所述的砌塊的臺階形狀相匹配使用。
14.一種與權利要求10所述的多功能墻體結構中的砌塊相匹配的變角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變角塊包括由設置有若干個不同高度的臺階的左面和右面、頂面、底面、前面和后面所形成的一個異型砌塊結構體,所述變角塊的左面的臺階與所述的砌塊的右面的臺階相匹配,所述變角塊的右面的臺階與所述的砌塊的左面的臺階相匹配,所述變角塊的前面與左面之間以及后面與右面之間的過渡面可是是直角面、傾斜面或圓弧面。
15.一種與權利要求10 所述的多功能墻體結構中的砌塊相匹配的路緣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緣塊包括由設置有若干個不同高度的臺階的右面或左面、頂面、底面、前面和后面所形成的一個異型砌塊結構體,所述路緣塊的左面或右面的臺階與所述的砌塊的右面或左面的臺階相匹配。
16.一種與權利要求10所述的多功能墻體結構中的砌塊相匹配的墻體轉角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墻體轉角塊的兩端設置有與所述的墻體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的凹槽的寬度與所述的墻體的寬度一致。
【文檔編號】E02B3/14GK203452041SQ201320374495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6日
【發明者】謝理波 申請人:謝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