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系雜物水動去除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渠系雜物水動去除裝置,屬于水利工程與環境保護領域。所述裝置設置在渠道中并固定在過流堰上,所述裝置包括固定支架、傳送帶、集物盒及網槽,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過流堰下游的豎直墻壁上,所述傳遞帶通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所述集物盒固定在所述傳送帶上,所述集物盒左側壁及右側壁上均設有孔,所述網槽設置在所述集物盒下方。本實用新型利用了水的動力以及水的動能與重力勢能之間的轉換進行運轉,通過水動力自動分離、去除渠系雜物,故具有工作量小,操作簡易,安裝方便,維修簡單,能夠有效清除渠系雜物的優點,適合于大范圍普及,彌補了現有技術中人工去除存在的缺點與不足。
【專利說明】渠系雜物水動去除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與環境保護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渠系雜物水動去除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為了保證渠系水流通暢,需要定期去除渠系水流雜物。
[0003]目前,渠系去除水流雜物的方法主要是人工去除,即通過人工打撈水流中雜物。
[0004]人工去除水流雜物的方法所需的勞動量大,并且對雜物的去除不夠徹底,而且對于一些體積相對來說較小的雜物,不容易被清潔工人全部打撈到。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了解決現有技術采用人工去除水流雜物,存在的勞動量大、去除不徹底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渠系雜物水動去除裝置,能夠利用水動力自動分離、去除渠系雜物。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0006]一種渠系雜物水動去除裝置,設置在渠道中并固定在過流堰上,所述渠系雜物水動去除裝置包括固定支架、傳送帶、集物盒及網槽,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過流堰下游的豎直墻壁上,所述傳遞帶通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所述集物盒固定在所述傳送帶上,所述集物盒左側壁及右側壁上均設有孔,所述網槽設置在所述集物盒下方。
[0007]具體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四個,每兩個為一組,所述兩組固定支架分置在所述過流堰兩側,所述每組固定支架均呈上下疊加布置,且均相對所述過流堰下游的豎直墻壁垂直設置。
[0008]具體地,所述傳送帶相對所述過流堰下游的豎直墻壁呈傾斜設置。
[0009]具體地,所述集物盒為多個,所述多個集物盒緊靠排列,且所述集物盒口沿均水平。
[0010]具體地,所述集物盒為長條形盒。
[0011]具體地,所述集物盒為后高前低的長條形盒。
[0012]具體地,所述集物盒為金屬盒。
[0013]具體地,所述網槽橫跨過所述渠道,呈水平放置,并且固定在所述渠道兩邊。
[0014]具體地,所述網槽為金屬網槽。
[0015]具體地,所述集物盒為鐵皮盒,所述網槽為鐵絲網槽。
[001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渠系雜物水動去除裝置,該裝置利用了水的動力以及水的動能與重力勢能之間的轉換進行運轉,通過水動力自動分離、去除渠系雜物,故具有工作量小,操作簡易,安裝方便,維修簡單,能夠有效清除渠系雜物的優點,適合于大范圍普及,彌補了現有技術中人工去除存在的缺點與不足。【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渠系雜物水動去除裝置立體圖;
[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渠系雜物水動去除裝置側視圖;
[0021]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集物盒的立體圖。
[0022]圖中各符號表示含義如下:
[0023]I集物盒,2網槽,3固定支架,4過流堰,5傳送帶,6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0025]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渠系雜物水動去除裝置,本實施例以圖1為主加以說明,所述渠系雜物水動去除裝置設置在渠道中并固定在過流堰4上,所述渠系雜物水動去除裝置包括固定支架3、傳送帶5、集物盒I及網槽2,所述固定支架3固定在所述過流堰4下游的豎直墻壁上,所述傳遞帶通過所述固定支架3固定,所述集物盒I固定在所述傳送帶5上,所述集物盒I左側壁及右側壁上均設有孔6 (參見圖3),所述網槽2設置在所述集物盒I下方。
[0026]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27]當具有一定動能的水流流過過流堰4的頂部時,水流流速隨著過水斷面的減小而不斷增大,其自身的動能也不斷變大。此時,在水平方向上的動量也變大。流過過流堰4頂部之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水流降落,其重力勢能轉化為自身的動能,同時,也就有了一個豎直方向向下的動量,它與水平方向上的動量合并,成為一個水流總動量,其方向沿著傳送帶5方向向下,對集物盒I產生了沖擊動量,當水掉到集物盒I中后,水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在沿著傳送帶5的方向上產生一個分力,這個分力和水流的總動量一起作用在集物盒I上,使集物盒I帶動著傳送帶5向前運動,留在集物盒I中的水在運動過程中向左右兩邊流出,而雜物則留在了集物盒I中,當傳送帶5把集物盒I帶動到最前端后,里面的雜物就落在鐵絲網槽2上。
[0028]同現有的技術比較,本實用新型的突出優點是:
[0029]I)所述裝置自身運行靠水的動力以及水的動能與重力勢能之間的轉換,無需要其他的能量,節約了能源。
[0030]2)所述裝置能夠更加徹底地去除渠系的雜物。
[0031]3)所述裝置安裝成本低,安裝和維修都很簡單。
[0032]4)所述裝置運行穩定,方便操作,能夠大范圍地普及。
[0033]具體地,如圖1所示,所述固定支架3包括四個,每兩個為一組,所述兩組固定支架3分置在所述過流堰4兩側,所述每組固定支架3均呈上下疊加布置,且均相對所述過流堰4下游的豎直墻壁垂直設置。[0034]具體地,如圖1所示,所述傳送帶5相對所述過流堰4下游的豎直墻壁呈傾斜設置。
[0035]具體地,如圖1所示,所述集物盒I為多個,所述多個集物盒I緊靠排列,且所述集物盒I 口沿均水平。由于集物盒I 口沿水平,使得固定住在傾斜傳送帶5上集物盒I 口沿水平,水從集物盒I左右側壁孔6中流出,雜物留在集物盒I中,當集物盒I轉到口朝下時,雜物掉到鐵絲網槽2中,從而分離水中雜物。
[0036]具體地,如圖1所示,所述集物盒I為長條形盒。
[0037]具體地,如圖3所示,所述集物盒I為后高前低的長條形盒。
[0038]具體地,所述集物盒I為金屬盒。優選地,所述集物盒I為鐵皮盒,
[0039]具體地,所述網槽2橫跨過所述渠道,呈水平放置,并且固定在所述渠道兩邊。
[0040]具體地,所述網槽2為金屬網槽。優選地,所述網槽2為鐵絲網槽。
[0041]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渠系雜物水動去除裝置,彌補了現有技術中人工去除存在的缺點與不足,該裝置利用了水的動力以及水的動能與重力勢能之間的轉換進行運轉,通過水動力自動分離、去除渠系雜物,故具有工作量小,操作簡易,安裝方便,維修簡單,能夠有效清除渠系雜物的優點,適合于大范圍普及,特別適用于渠系和小型水電站渠道系統的流域規劃。
[0042]上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序號僅僅為了描述,不代表實施例的優劣。
[0043]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渠系雜物水動去除裝置,設置在渠道中并固定在過流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渠系雜物水動去除裝置包括固定支架、傳送帶、集物盒及網槽,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過流堰下游的豎直墻壁上,所述傳遞帶通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所述集物盒固定在所述傳送帶上,所述集物盒左側壁及右側壁上均設有孔,所述網槽設置在所述集物盒下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渠系雜物水動去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四個,每兩個為一組,所述兩組固定支架分置在所述過流堰兩側,所述每組固定支架均呈上下疊加布置,且均相對所述過流堰下游的豎直墻壁垂直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渠系雜物水動去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帶相對所述過流堰下游的豎直墻壁呈傾斜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渠系雜物水動去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物盒為多個,所述多個集物盒緊靠排列,且所述集物盒口沿均水平。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渠系雜物水動去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物盒為長條形盒。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渠系雜物水動去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物盒為后高前低的長條形盒。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渠系雜物水動去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物盒為金屬盒。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渠系雜物水動去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網槽橫跨過所述渠道,呈水平放置,并且固定在所述渠道兩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渠系雜物水動去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網槽為金屬網槽。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渠系雜物水動去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物盒為鐵皮盒,所述網槽為鐵絲網槽。
【文檔編號】E02B15/10GK203411964SQ201320444320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24日
【發明者】李仰斌, 謝崇寶, 張國華, 殷國璽, 魯少華, 高虹, 王旭, 徐晉池, 王珮 申請人:中國灌溉排水發展中心, 北京中灌綠源國際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