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廢水采集和儲存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申請公開了家用廢水采集和儲存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器(2),加壓裝置(3)和高位儲水箱(4),利用本申請高位儲水箱中的生活廢水沖洗馬桶,節省自來水及家庭用水費用,高位儲水箱中的水還可以直接儲存至社區儲水池,可用于灌溉和沖洗地面,節省了水資源。
【專利說明】家用廢水采集和儲存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處理裝置,特別涉及家用廢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水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北京市是嚴重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400 m 3,相當于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6,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5。而我國的西北部地區的水資源則更為稀缺。目前,我們比較關注的是控制工業用水量和工業的處理及再利用,而往往忽視了家庭用水的再利用,更忽視了將整個社區的生活廢水收集起來集中利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鑒于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家用廢水采集和儲存裝置,可以收集家庭生活廢水,并將廢水用于沖洗廁所馬桶以及將社區生活廢水集中起來,用于灌溉。
[0004]本實用新型的家用廢水采集和儲存裝置,包括:收集器,加壓裝置和高位儲水箱。
[0005]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收集器通過加壓裝置與高位儲水箱連接。
[0006]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加壓裝置為水泵。
[0007]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收集器與高位儲水箱直接連接。
[0008]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加壓裝置為手動加壓裝置。
[0009]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收集器和高位儲水箱上設置水位尺。
[0010]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高位儲水箱和收集器之間設置單向閥。
[0011]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收集器的進水口設置過濾器。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3]1.利用本實用新型高位儲水箱中的生活廢水沖洗馬桶,節省自來水。
[0014]2.利用本實用新型將生活廢水直接儲存至社區儲水池,用于灌溉和沖洗地面,節省了水資源。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采用電動加壓裝置的實施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采用手動加壓裝置的實施例示意圖;
[0017]附圖標記說明:
[0018]1-洗漱池;2_收集器;3_加壓裝置;4_高位儲水箱;5_馬桶水箱;6_社區儲水池。【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0020]參見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收集器2進水口通過水管與洗漱池I的溢流孔連接,在進水口處安裝有過濾器(圖中未示出),收集器2的出水口通過加壓裝置3與高位儲水箱4連接,本實施例中,加壓裝置選用水泵。處于低位的集水器2中的水,通過水泵提升到高位儲水箱4中,高位儲水箱4的進水口安裝有單向閥,避免水泵不工作時,高位儲水箱4中的水倒流回收集器2中。高位儲水箱4有兩個出水口,其中一個出水口與家用的馬桶水箱連接,其中的廢水用于沖洗馬桶,另一個出水口與社區儲水池連接,當高位儲水箱4中的水滿后,廢水會自動進入社區儲水池,而避免了廢水溢出,弄臟墻壁、地板及其他家用設備。另外,還可以通過關閉高位儲水箱4進水管道的閥門,使集水器2中的水通過水泵直接進入社區儲水池6,而不進入高位儲水箱4.[0021]參見圖2所示,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收集器2進水口通過水管與洗漱池I的溢流孔連接,在進水口處安裝有過濾器(圖中未示出),收集器2的出水口與高位儲水箱4連接,本實施例中,加壓裝置3選用手動加壓裝置。
[0022]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做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
1.家用廢水采集和儲存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器(2),加壓裝置(3)和高位儲水箱(4 ),所述收集器(2 )通過加壓裝置(3 )與高位儲水箱(4 )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廢水采集和儲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壓裝置(3)為水泵。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廢水采集和儲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器(2)與高位儲水箱(4)直接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廢水采集和儲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壓裝置(3)為手動加壓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家用廢水采集和儲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器(2 )和高位儲水箱(4 )上設置水位尺。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家用廢水采集和儲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儲水箱(4)和收集器(2 )之間設置單向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家用廢水采集和儲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器(2)的進水口設置過濾器。
【文檔編號】E03C1/12GK203498919SQ201320578620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8日
【發明者】王貴生 申請人:王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