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施工場地雨水回收及綜合利用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地鐵施工場地雨水回收及利用系統。所述雨水回收及利用系統包括沉淀池、儲水箱和連接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是由地鐵施工場地現有的洗車槽和第三級沉淀池組成,洗車槽的一側與第三級沉淀池連通,另一側與雨水排放管道連通;在洗車槽的槽底挖設有延伸槽,延伸槽與原洗車槽組合形成一個整體的沉淀池,在沉淀池內設有隔墻,并將沉淀池的內腔分隔成左、右兩個沉淀腔,在隔墻的上部開設有連通兩個沉淀腔的通道;在第三級沉淀池內設有污水泵,污水泵的出水管與儲水箱的進水口連通。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價低廉,同時在日常施工過程中節約沖洗場地、車輛及混凝土養護用水量,實現經濟效益和環保雙贏。
【專利說明】地鐵施工場地雨水回收及綜合利用系統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地鐵車站施工場地雨水回收利用,特別是一種改進的雨水回收、儲存以及與自來水自動補給綜合利用系統。
【背景技術】
[0002]據水利部統計,全國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嚴重缺水;在32個百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個長期受缺水困擾。在46個重點城市中,45.6%水質較差,14個沿海開放城市中有9個嚴重缺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施工越來越多,特別是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的高峰已經到來,而地鐵車站施工現場多處于城市交通的主干道上,對文明施工及環保要求很高。為此,依據“開源節流”的原則,如何節約文明施工、控制揚塵、沖洗車輛、混凝土養護等用水量已經成為了地鐵施工企業當下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0003]現有很多施工場地都會通過設置雨水回收利用系統,將雨水收集并回收利用起來,解決施工場地水資源不夠的問題。但是由于地鐵施工場地一般比較狹小,而現有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統都需要一個三級沉淀池,其占地面積比較大,對于狹小的地鐵施工場地并不適合,所以如何在狹小的地鐵施工場地內沉淀回收施工場地內的雨水、降水井水等水能源,成為地鐵施工企業當下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根據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并將軌道施工場地現有的設施合理利用起來的地鐵施工場地雨水回收及綜合利用系統,該雨水回收利用系統將軌道施工場地現有的自動沖洗洗車槽利用起來作為一級二級沉淀池,大大降低了其占地面積,其造價低廉,安裝簡單,同時在日常施工過程中節約沖洗場地、車輛及混凝土養護用水量,實現經濟效益和環保雙贏。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一種地鐵施工場地雨水回收及利用系統,包括沉淀池、儲水箱和連接管道,沉淀池通過連接管道與儲水箱連通,儲水箱的出水管道與施工場地的供水管道網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是由地鐵施工場地現有的洗車槽和設置在洗車槽一側的第三級沉淀池組成,洗車槽的一側與第三級沉淀池連通,另一側與雨水排放管道連通;在洗車槽的槽底挖設有面積與洗車槽槽底面積相等,深度為l-2m的延伸槽,延伸槽與原洗車槽組合形成一個整體的沉淀池,在沉淀池內設有隔墻,并將沉淀池的內腔分隔成左、右兩個沉淀腔,在隔墻的上部開設有連通兩個沉淀腔的通道;在第三級沉淀池內設有污水泵,污水泵的出水管與儲水箱的進水口連通。
[000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儲水箱與施工場地的供水管道網之間安裝一臺穩壓型增壓泵。
[000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與供水管道網連通的自來水供水管上加裝止回閥。[0008]本實用新型最優的技術方案:所述污水泵為50QW12-15-1.5污水泵。
[0009]本實用新型最優的技術方案:在儲水箱底部墊有3-5根條形混凝土墊塊,其每根混凝土墊塊的高度為450-550mm。
[0010]本實用新型合理利用了軌道施工場地現有的自動洗車槽,將槽底做加深處理,并分隔成兩個槽體,分別作為三級沉淀池的前兩級,并和第三級沉淀池融二為一,直接將施工場地現有的雨水排放管道接入洗車槽的第一個槽體內,然后通過洗車槽和第三級沉淀池的沉淀,并排放出來利用,解決了地鐵施工場地三級沉淀池不好布設或者太小的難點。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價低廉,同時在日常施工過程中節約沖洗場地、車輛及混凝土養護用水量,實現經濟效益和環保雙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雨水回收綜合利用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三級沉淀池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1一洗車槽,2—第二級沉淀池,3—延伸槽,4一隔墻,5—通道,6—雨水排放管道,7—污水泵,8—儲水箱,9 一供水管道網,10—增壓泵,11 一自來水供水管,12—出水管,13一止回閥。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圖1、2中,所述一種地鐵施工場地雨水回收及利用系統,包括沉淀池、儲水箱和連接管道,沉淀池通過連接管道與儲水箱連通,儲水箱的出水管道與施工場地的供水管道網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是由地鐵施工場地現有的洗車槽I和設置在洗車槽一側的第三級沉淀池2組成,該洗車槽為一般地鐵施工場地的洗車槽,在洗車槽I的一側與第三級沉淀池2連通,另一側與雨水排放管道6連通;在洗車槽I的槽底挖設有面積與洗車槽槽底面積相等,深度為l-2m的延伸槽3,延伸槽3與原洗車槽I組合形成一個整體的沉淀池,沉淀池的深度與三級沉淀池的第一、第二級沉淀池深度大致相同,在沉淀池內設有隔墻4,并將沉淀池的內腔分隔成左、右兩個沉淀腔,在隔墻4的上部開設有連通兩個沉淀腔的通道5,兩個沉淀腔分別可以代替三級沉淀池的前兩級沉淀池,節約了沉淀池的占地面積;在第三級沉淀池2內設有污水泵7,所述污水泵7為50QW12-15-1.5污水泵。污水泵7的出水管12與儲水箱8的進水口連通,出水管12采用DN50管道,可以通過污水泵7將第三級沉淀池2中的雨水抽入4400mm*3200mm*2400mm的雨水儲水箱8中。所述儲水箱8與施工場地的供水管道網9之間安裝一臺穩壓型增壓泵10,穩壓型增壓泵10確保工地供水管網恒定保持0.45MPa水壓。在儲水箱8底部墊有3-5根條形混凝土墊塊14,其每根混凝土墊塊14的高度為450-550mm,將儲水箱8墊起來,使儲水箱8的箱底距離地面有一定的高度,一般為500mm。
[0015]還可以在第三級沉淀池內設一根DN200的雨水管,可以方便將多余雨水排放到市政雨水管道中。在與供水管道網9連通的自來水供水管11上加裝止回閥13,防止雨水倒流入自來水管道,污染飲用自來水。
[0016]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從施工現場的雨水排放管道6排出的雨水直接進入洗車槽I的第一個腔體內,然后在第一個腔體內進行一級沉淀后通過通道進入第二個腔體內,并在洗車槽I的第二個腔體內進行二次沉淀后,再流入第三級沉淀池2內,并在第三級沉淀池2內進行三次沉淀,之后澄清的雨水通過污水泵7直接抽入到儲水箱8內,然后通過出水管12排入供水管道網9中,實現再利用。
[0017] 本實用新型雨水回收利用系統,造價低廉,設備設施安裝簡單,同時在日常施工過程中節約沖洗場地控制揚塵、沖洗車輛及混凝土養護的自來水用量,實現經濟、環保效益的雙贏。
【權利要求】
1.一種地鐵施工場地雨水回收及利用系統,包括沉淀池、儲水箱和連接管道,沉淀池通過連接管道與儲水箱連通,儲水箱的出水管道與施工場地的供水管道網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是由地鐵施工場地現有的洗車槽(I)和設置在洗車槽一側的第三級沉淀池(2 )組成,洗車槽(I)的一側與第三級沉淀池(2)連通,另一側與雨水排放管道(6)連通;在洗車槽(I)的槽底挖設有面積與洗車槽槽底面積相等,深度為l-2m的延伸槽(3),延伸槽(3)與原洗車槽(I)組合形成一個整體的沉淀池,在沉淀池內設有隔墻(4),并將沉淀池的內腔分隔成左、右兩個沉淀腔,在隔墻(4)的上部開設有連通兩個沉淀腔的通道(5);在第三級沉淀池(2)內設有污水泵(7),污水泵(7)的出水管(12)與儲水箱(8)的進水口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鐵施工場地雨水回收及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水箱(8)與施工場地的供水管道網(9)之間安裝一臺穩壓型增壓泵(1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鐵施工場地雨水回收及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在與供水管道網(9 )連通的自來水供水管(11)上加裝止回閥(13 )。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鐵施工場地雨水回收及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泵(7)為50QW12-15-1.5污水泵。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鐵施工場地雨水回收及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在儲水箱(8)底部墊有3-5根條形混凝土墊塊(14),其每根混凝土墊塊(14)的高度為450_550mm。
【文檔編號】E03B7/07GK203546887SQ201320735007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9日
【發明者】李應姣 申請人:中鐵十一局集團城市軌道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