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置式污水管道防逆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內置式污水管道防逆閥,包括:內置管、內置管底面、出水口、彈性體活蓋、定型環、固定柱、固定孔、固定臺,其特征是:內置管一側的內置管底面向內下傾斜,內置管底面內緣向下垂直延伸形成出水口的一部分,內置管底面有一固定臺,固定臺下面有數個柱頂粗、柱體細的固定柱,固定臺平面與內置管底面平行,內置管另一側同比例向內縮進后向下垂直延伸形成出水口的另一部分,出水口所在平面的傾斜幅度大于內置管底面的傾斜幅度,內有定型環的彈性體活蓋通過固定孔與固定柱的配合被固定住并緊貼出水口,定型環被包在彈性體活蓋內。
【專利說明】內置式污水管道防逆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污水管道領域,具體說是一種污水管道防逆裝置。
技術背景
[0002]目前使用的污水管道防逆裝置,大多采用存水彎或機械活蓋結構,該兩種結構均存在缺陷:存水彎結構太淺則不能有效防止下水道臭氣和下水道害蟲逆返進入室內,存水彎結構太深則下水不流暢且容易沉積污垢;機械活蓋結構存在硬碰硬封閉不嚴和活蓋經常卡住等容易損壞的缺陷。因此,以上兩種防逆裝置結構防逆效果均不理想。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內置式污水管道防逆閥。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內置式污水管道防逆閥,包括:內置管、內置管底面、出水口、彈性體活蓋、定型環、固定柱、固定孔、固定臺,其特征是:內置管一側的內置管底面向內下傾斜,內置管底面內緣向下垂直延伸形成出水口的一部分,內置管底面有一固定臺,固定臺下面有數個柱頂粗、柱體細的固定柱,固定臺平面與內置管底面平行,內置管另一側同比例向內縮進后向下垂直延伸形成出水口的另一部分,出水口所在平面的傾斜幅度大于內置管底面的傾斜幅度,內有定型環的彈性體活蓋通過固定孔與固定柱的配合被固定住并緊貼出水口,定型環被包在彈性體活蓋內。
[0005]使用時,將本發明內置于地漏下水口或者洗手盆、洗菜盆、洗衣機的下水管道中。排水時,在污水沖擊力和重力的雙重作用下,彈性體活蓋向下打開,污水通過后,彈性體活蓋回位于出水口起到封閉作用。當管道中有逆水和逆味時,彈性體活蓋受逆反力作用關閉更緊。
[0006]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排水流暢、不易損壞,污水管道防逆水、防逆味、防害蟲效果好,使室內環境更加潔凈,減少蟲媒疾病傳播機會以及下水道臭氣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主視圖(剖視圖),并作摘要附圖。
[0008]圖2是本發明的仰視圖(去掉彈性體活蓋)。
[0009]圖3是本發明的彈性體活蓋的仰視圖。
[0010]圖4是本發明的定型環的仰視圖。
[0011]在圖中,I內置管、2出水口、3彈性體活蓋、4定型環,5固定柱、6固定孔、7固定臺、8內置管底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如圖所示,內置管I 一側下端的內置管底面8的底下有固定臺7,固定臺7下面有固定柱5,彈性體活蓋3內有定型環4,固定孔6與固定柱5配合將彈性體活蓋3固定在固定臺7的下面并使彈性體活蓋3緊貼下出口 2。
【權利要求】
1.一種內置式污水管道防逆閥,包括:內置管、內置管底面、出水口、彈性體活蓋、定型環、固定柱、固定孔、固定臺,其特征是:內置管一側的內置管底面向內下傾斜,內置管底面內緣向下垂直延伸形成出水口的一部分,內置管底面有一固定臺,固定臺下面有數個柱頂粗、柱體細的固定柱,固定臺平面與內置管底面平行,內置管另一側同比例向內縮進后向下垂直延伸形成出水口的另一部分,出水口所在平面的傾斜幅度大于內置管底面的傾斜幅度,內有定型環的彈性體活蓋通過固定孔與固定柱的配合被固定住并緊貼出水口,定型環被包在彈性體活蓋內。
【文檔編號】E03C1/298GK103924644SQ201410168105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8日
【發明者】于中洋, 宮兆玉, 毛竹梅, 孫爭鳴, 蘭孝杰 申請人:孫爭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