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筒樁式井口平臺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簡易筒樁式井口平臺,包括有上部平臺、樁腿、筒樁、沉墊、樁基礎,通過采用箱體式上部平臺,降低了建造難度,可在船臺建造,用氣囊下水,并自浮拖航運輸;通過采用筒樁,將隔水套管護管與樁腿合為一體,并與所述平臺、沉墊、樁基礎連接后可用作井口采油平臺;通過采用吸力樁和沉墊組合形式,實現了平臺應用于不同水深的要求,可重復利用,經濟效益高。
【專利說明】簡易筒粧式井口平臺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井口平臺,特別是關于一種具有筒樁、吸力樁及沉墊式結構的井口平臺。
【背景技術】
[0002]隨著近海石油資源開發的需要,井口平臺得到了廣泛應用。常規導管架式井口平臺一般按某目標海域環境條件設計,適用水深較為固定,且難以遷移重復利用。傳統的井口平臺采用梁柱式空間框架結構的上部平臺,下部采用導管架結構與鋼樁基礎承載環境荷載,對建造要求較高,需要在專業的海工碼頭建造,然后拖拉裝船或用大型浮吊吊裝上駁船,用大型駁船運輸至安裝海域。導管架與上部平臺海上安裝需要使用大型浮吊,鋼樁打入需要使用打樁錘,且需要與導管架灌漿連接,海上安裝費用高昂。導管架上需要為隔水套管設置多層水平導向結構,結構形式復雜,連接剛度較弱,對隔水套管強度要求較高。對于海上油氣田開發,尤其是邊際油氣田,采用傳統導管架式井口平臺方案,開發總費用高,投資回報率低,甚至導致油氣田無開發價值。
[0003]本專利申請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了簡易筒樁式井口平臺。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點,而提供簡易筒樁式井口平臺平臺及其施工方法,通過采用封閉式箱體上部平臺,降低了建造難度,可在船臺建造,用氣囊下水,并自浮拖航運輸;通過采用筒樁,將隔水套管護管與樁腿合為一體,并與所述平臺、沉墊、吸力樁連接后可用作井口采油平臺;通過采用吸力樁和沉墊組合形式,實現了平臺應用于不同水深的要求,可重復利用,經濟效益高。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6]簡易筒樁式井口平臺,包括有上部平臺、樁腿、筒樁、沉墊、吸力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平臺為箱型封閉結構,所述上部平臺設置有所述樁腿和所述筒樁,所述筒樁兼具有隔水套管護管與樁腿的功能,并與所述上部平臺、所述沉墊、所述吸力樁連接后可用作井口采油平臺;所述上部平臺與所述樁腿、所述筒樁分別通過機械方式連接,所述樁腿底部、所述筒樁底部分別與所述沉墊通過焊接方式連接,所述沉墊與所述吸力樁組對并通過機械方式連接;所述上部平臺在淺水中使用時,所述沉墊底部沉入泥面以下作為基礎,所述吸力樁起阻滑作用;所述上部平臺在深水中使用時,所述沉墊懸浮在水中,所述吸力樁起支承作用。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采用箱體式上部平臺,降低了建造難度,可在船臺建造,用氣囊下水,并自浮拖航運輸;通過采用筒樁,將隔水套管護管與樁腿合為一體,并與所述平臺、沉墊、樁基礎連接后可用作井口采油平臺;通過采用吸力樁和沉墊組合形式,實現了平臺應用于不同水深的要求,可重復利用,經濟效
frff IWl ο
[000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09]【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面示意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平面示意圖;
[0012]圖3為本實用新型下水示意圖;
[0013]圖4為本實用新型拖航示意圖;
[0014]圖5為吸力粧基礎安裝不意圖;
[0015]圖6為本實用新型定位示意圖;
[0016]圖7為吸力樁基礎下放示意圖;
[0017]圖8為吸力粧基礎安裝就位不意圖;
[0018]圖9為本實用新型頂升到位示意圖。
[0019]圖中主要標號說明:
[0020]I—上部平臺;2—樁腿;3—筒樁;4一沉墊;5—吸力樁;6—升降系統;7—氣囊。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0022]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上部平臺1、樁腿2、筒樁3、沉墊4、吸力樁5,上部平臺I為箱型封閉結構,上部平臺I設置有數個樁腿2和筒樁3,上部平臺I與樁腿2、筒樁3分別通過機械方式連接,樁腿2底部、筒樁3底部分別與沉墊4通過焊接方式連接,沉墊4與吸力樁5組對并通過機械方式連接,樁腿2與筒樁3的沉放以及上部平臺I的升起均由升降系統6完成。
[0023]上部平臺I在淺水中使用時,沉墊4底部沉入泥面以下作為基礎,吸力樁5起阻滑作用,上部平臺I在深水中使用時,沉墊4懸浮在水中,吸力樁5起支承作用。
[0024]如圖3-9所示,簡易筒樁式井口平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5](I)上部平臺1、樁腿2、筒樁3與沉墊4在船臺上建造完成后,用氣囊下水,由拖輪拖航至錨地,用浮吊將吸力樁5與沉墊4組對并用機械方式連接,將上部平臺1、沉墊4和吸力樁5整體拖航至安裝海域,并進行水面定位;
[0026](2)上部平臺I通過升降系統6下放樁腿2和筒樁3,吸力樁5依靠其自重入泥,達到樁土密封條件后,打開吸力樁5頂部排氣管路,使吸力樁在負壓作用下貫入海底土壤中;
[0027](3)通過控制升降系統6來調整上部平臺1、沉墊4及和吸力樁5整體的水平度;
[0028](4)吸力樁5安裝到位后,通過升降系統6將上部平臺I升至設計高度,并將樁腿2與上部平臺I用機械方式連接固定。
[0029]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簡易筒樁式井口平臺,包括有上部平臺、樁腿、筒樁、沉墊、吸力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平臺為箱型封閉結構,所述上部平臺設置有所述樁腿和所述筒樁,所述筒樁兼具有隔水套管護管與樁腿的功能,并與所述上部平臺、所述沉墊、所述吸力樁連接后可用作井口采油平臺;所述上部平臺與所述樁腿、所述筒樁分別通過機械方式連接,所述樁腿底部、所述筒樁底部分別與所述沉墊通過焊接方式連接,所述沉墊與所述吸力樁組對并通過機械方式連接;所述上部平臺在淺水中使用時,所述沉墊底部沉入泥面以下作為基礎,所述吸力樁起阻滑作用;所述上部平臺在深水中使用時,所述沉墊懸浮在水中,所述吸力樁起支承作用。
【文檔編號】E02B17/02GK204199262SQ201420669246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1日
【發明者】王翎羽, 王春波 申請人:江蘇海王星海洋油氣裝備有限公司, 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