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工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懸臂式水庫大壩模板。
背景技術:
在水利工程建筑物混凝土澆筑領域中,傳統的方法采用的散裝模板澆筑混凝土,用散裝模板澆筑一塊養護一塊,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再一塊一塊地把散裝模板拆除,然后再進行分塊澆筑,重復上述方法直至澆筑完成,采用上述方法澆筑施工繁雜,費工費時,澆筑質量不易保證,如混凝土出現掛簾、錯臺、變形、蜂窩等,而且混凝土的溫度范圍不易控制等問題。
如中國專利號201020046736.X所述的一種可調式懸臂模板,包括模板組件,所述模板組件通過后移裝置設置在三角架上,所述模板組件包括主背楞,所述主背楞的下端支撐在所述后移裝置上,且所述主背楞與所 述后移裝置之間設有主背楞斜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背楞包括兩塊背靠背設置的槽鋼,槽鋼的底面沿縱向設有一排或兩排通孔;兩塊槽鋼之間留有間隙,且兩塊槽鋼之間通過多個螺栓連接,所述螺栓的兩端分別穿 過兩塊槽鋼上的通孔,所述螺栓的中部套有鋼管,所述鋼管的長度等于兩塊槽鋼之間的間 隙的寬度,所述鋼管的外徑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徑;所述主背楞斜撐的上端插到兩塊背對背設置的槽鋼之間的間隙中,并通過銷子與兩塊槽鋼上的通孔連接,下端與所述后移裝置連接,所述主背楞斜撐設有長度調節裝置。
采用上述的可調式懸臂模板為后移式的模板,雖然在一定的程度上解決了模板在水平方向上調節間距的問題,但是無法解決模板在豎向上的堆疊和位移,無法完成沿著豎向的拆卸和疊加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懸臂式水庫大壩模板,解決了建造水庫大壩采用散裝模板澆筑一塊養護一塊施工進度慢和普通的懸臂式模板不利于豎向的拆卸堆疊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懸臂式水庫大壩模板,該模板安裝在傾斜或垂直的水庫堤壩的側壁上,包括受力槽鋼、防護板、防護架、預埋筋和絲桿;受力槽鋼緊貼在水庫大壩的側壁上,預埋筋垂直于受力槽鋼且嵌入在水庫大壩內,防護板置于防護架上,防護架與受力槽鋼相連形成U型結構;其創新點在于:受力槽鋼的端部之間通過絲桿銜接,通過預埋筋作為支撐且在一段大壩澆筑完成后熔斷預埋筋并通過絲桿拆卸受力槽鋼、防護板和防護架,將受力槽鋼、防護板和防護架向上堆疊并用絲桿定位后加裝預埋筋的方式進行下一段水庫大壩的建造;
所述受力槽鋼為若干段豎向受力槽鋼和水平受力槽鋼形成的十字型結構,豎向受力槽鋼和水平受力槽鋼分別沿著水庫大壩的傾斜面或垂直面豎向和水平方向設置,受力槽上設置有防護板安裝孔,受力槽鋼的兩端端部分別設置有鉸接卡扣和鉸接卡槽,通過將絲桿嵌入在鉸接卡扣和鉸接卡槽內將受力槽鋼銜接。
進一步的,所述防護架分為上下若干層,包括連接板和防護擋板;連接板的一端與豎向受力槽鋼上設置的防護板安裝孔通過螺栓相連,連接板可繞著與豎向受力槽鋼的鉸接處旋轉進行角度調節后固定,連接板的另一端與防護擋板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防護板置于防護架的連接板上,防護板呈L型結構且為多層防護板。
進一步的,所述預埋筋為螺紋桿結構,預埋筋垂直于水平受力槽鋼且預埋筋的一端嵌入在水庫大壩內,預埋筋的另一端通過緊固螺母和錐形螺母夾持在水平受力槽鋼上,錐形螺母上設置有熔斷孔。
進一步的,所述絲桿用于受力槽鋼的銜接定位以及受力槽鋼的脫模。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1)通過采用在澆筑的混凝土堤壩中嵌入預埋筋,通過預埋筋與受力槽鋼與水庫大壩相連作為整個模板的支撐,受力槽鋼之通過絲桿定位于脫模,通過熔斷預埋筋與受力槽鋼之間的銜接位置快速拆卸位于下方的模板將模板上移進行上方的水庫大壩的建造,提高了施工效率,節約了模板的使用;
2)在可通過絲桿定位脫模的受力槽鋼上安裝多層防護板,根據施工的位置在某一層的防護板上進行施工,將位于下方的防護板與建造好的水庫堤壩相連的預埋筋熔斷,將位于下方的受力槽鋼、防護板和防護架與上方的受力槽鋼相連,依次交替完成同一水平的水庫堤壩的建造,提高了堤壩的施工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懸臂式水庫傾斜大壩模板的裝配側視圖。
圖2為懸臂式水庫垂直大壩模板的裝配側視圖。
圖3為懸臂式水庫大壩模板的A部放大圖。
圖4為懸臂式水庫大壩模板的防護架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的實施例可以使本專業的技術人員更全面地理解本發明,但并不因此將本發明限制在所述的實施例范圍之中。
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懸臂式水庫大壩模板,該模板安裝在傾斜或垂直的水庫堤壩1的側壁上,包括受力槽鋼2、防護板3、防護架4、預埋筋5和絲桿6;受力槽鋼2緊貼在水庫大壩1的側壁上,預埋筋5垂直于受力槽鋼2且嵌入在水庫大壩1內,防護板3置于防護架4上,防護架4與受力槽鋼2相連形成U型結構;受力槽鋼2的端部之間通過絲桿6銜接,通過預埋筋5作為支撐且在一段大壩澆筑完成后熔斷預埋筋5并通過絲桿6拆卸受力槽鋼2、防護板3和防護架4,將受力槽鋼2、防護板3和防護架4向上堆疊并用絲桿6定位后加裝預埋筋5的方式進行下一段水庫大壩1的建造。
受力槽鋼2為若干段豎向受力槽鋼21和水平受力槽鋼22形成的十字型結構,豎向受力槽鋼21和水平受力槽鋼22分別沿著水庫大壩1的傾斜面或垂直面豎向和水平方向設置,受力槽上2設置有防護板23安裝孔,受力槽鋼2的兩端端部分別設置有鉸接卡扣和鉸接卡槽,通過將絲桿6嵌入在鉸接卡扣和鉸接卡槽內將受力槽鋼2銜接。
防護架4分為上下若干層,包括連接板41和防護擋板42;連接板41的一端與豎向受力槽鋼21上設置的防護板安裝孔23通過螺栓相連,連接板41可繞著與豎向受力槽鋼21的鉸接處旋轉進行角度調節后固定,連接板41的另一端與防護擋板42相連。
防護板3置于防護架4的連接板41上,防護板3呈L型結構且為多層防護板。
預埋筋5為螺紋桿結構,預埋筋5垂直于水平受力槽鋼22且預埋筋5的一端嵌入在水庫大壩1內,預埋筋5的另一端通過緊固螺母7和錐形螺母8夾持在水平受力槽鋼22上,錐形螺母8上設置有熔斷孔。
絲桿6用于受力槽鋼2的銜接定位以及受力槽鋼2的脫模。
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