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預制管樁樁基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抗拔管樁及其與基礎底板的連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地下空間建筑應用越來越廣泛,大面積應用具有抗拔要求的樁基礎工程也越來越多。目前,抗拔管樁一般都采用截樁的方法與基礎底板連接,截樁施工在保證設計有效樁長的基礎上,預留樁頂部分的管樁,在與基礎底板連接時將該部分管樁的混凝土截除,保留預應力鋼筋和樁頭端板,再進行管樁與基礎底板連接。
現有技術的截樁處理存在三個不利因素:第一,增加了實際消耗的管樁用量,增加了材料采購成本;第二,在施工過程中增加沉樁工程量,沉樁后增加截樁處理工程量,增加了施工成本,延長了施工周期;第三,截樁過程中既要保證截樁面以下的樁身完整性,又要保留樁頭端板及截樁部分的預應力鋼筋,施工難度非常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抗拔管樁及其與基礎底板的連接方法,采用樁頭預埋套筒的管樁結構以及絲扣連接抗拔鋼筋的基礎底板方法,套筒由錨固鋼筋預埋在管樁內,錨固鋼筋和基礎底板的抗拔鋼筋均以絲扣與預埋在管樁內的套筒連接,不但降低了抗拔處理的施工難度,縮短了工期,而且還降低了管樁的制作和施工成本,整體結構性好,可廣泛應用于抗拔管樁的樁基工程,具有材料利用率高、制作工藝簡單、施工速度快和工程造價低的優點。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抗拔管樁,包括由樁頭端板、預應力鋼筋以及填芯內插筋預制的混凝土管樁,其特點是混凝土管樁的樁頭上設有數個與錨固鋼筋絲扣連接的套筒,所述錨固鋼筋由套筒的內螺紋絲扣連接后預埋在混凝土管樁內;所述套筒垂直設置在樁頭端板下,且套筒的端口與樁頭端板平齊。
一種抗拔管樁與基礎底板的連接方法,包括基礎底板下采用抗拔管樁的樁基,其特點是基礎底板采用預埋套筒的混凝土管樁為抗拔管樁的樁基,所述混凝土管樁由套筒的內螺紋與基礎底板的抗拔鋼筋絲扣連接成抗拔管樁的樁基。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減少了截樁施工工序,有效代替了沉樁完成后破碎樁頭后作抗拔處理的施工,減少了實際用樁長度,降低了施工難度,縮短了現場施工的周期,從而節約了材料采購成本、施工成本,尤其適合在有抗拔要求的樁基工程中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具體運用示意圖;
圖4為套筒與抗拔鋼筋和錨固鋼筋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附圖1~附圖2,本發明由樁頭端板1、套筒2、預應力鋼筋9和填芯內插筋4預制的混凝土管樁5,所述混凝土管樁5的樁頭上預埋五根設有內螺紋6的套筒2,套筒2長度為100mm且由內螺紋6與錨固鋼筋3為絲扣連接;所述錨固鋼筋3由套筒2的內螺紋6絲扣連接后預埋在混凝土管樁5的樁身內;所述套筒2垂直設置在樁頭端板1下,且套筒2的端口與樁頭端板1平齊,并在預埋套筒2的樁頭端板1上做好標記。
參閱附圖3~附圖4,本發明是這樣進行抗拔管樁施工的:將上述做好預埋套筒2標記的混凝土管樁5的端坐為樁頂直接沉樁,在混凝土管樁5與基礎地板7連接施工時,將25mm的HRB500熱軋帶肋的抗拔鋼筋8攻絲成20mm的絲牙,絲牙長度為50mm,直接與預埋在樁身內套筒2的內螺紋6絲扣連接。本發明在預制管樁過程中預埋設有內螺紋6的套筒2,混凝土管樁5采用套筒2與抗拔鋼筋8絲扣連接的方式作為基礎地板7的抗拔樁基,代替了沉樁完成后破碎樁頭作抗拔處理的施工方式,減少了截樁施工工序,從而有效縮短了現場施工的周期,大大降低了施工難度,減少了實際用樁長度,節約了材料采購成本和施工成本,尤其適合在有抗拔要求的樁基工程中應用。
以上只是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專利,凡為本發明等效實施,均應包含于本專利的權利要求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