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地基基礎工程領域,具體是一種超長勁芯灌注樁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樁基作為一種重要的基礎形式之一目前在越來越多的建筑物中使用,對建筑物的質量和安全有很大的作用。目前很多高層建筑的地基基礎采用超長灌注樁作為地基基礎。對于超長灌注樁質量的檢測有很多種,鉆芯法是其中的一種。鉆芯法又分為常規鉆芯法和界面鉆芯法兩種。對于常規鉆芯法由于樁的長徑比較大以及機長操作水平制約,在鉆取的過程中極易偏出樁外。而界面鉆芯法則是通過預先安裝在鋼筋籠內測的鋼管取芯,保證取芯不會偏出,保證了檢測的質量。在實踐和研究過程中發現,研究出一種超長勁芯灌注樁施工工藝,使得在滿足樁質量安全的情況下提高施工效率節省建材。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超長勁芯灌注樁施工工藝,針對樁徑不等的混凝土灌注樁,有效長度大于40m。該工序節約鋼材,形式簡單,方便施工,提高質量安全和效率。
本發明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超長勁芯灌注樁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灌注樁鋼筋籠內設置取芯鋼管
a、對于樁徑大于1.6m的灌注樁布置3根取芯鋼管,在橫截面內3根取芯鋼管呈三角形分布;鋼筋籠內焊接加強圈,每根取芯鋼管固定具體為橫向連接和縱向連接;橫向連接:在加強圈所在平面,每根取芯鋼管通過夾角為150-160度的兩根橫向連接鋼筋與相應主筋點焊連接,并用細鋼絲與主筋困扎;縱向連接:加強圈上位于橫向連接的兩點之間中部區域通過上下布置的兩根縱向連接鋼筋與取芯鋼管點焊連接;兩組鋼筋組成一組安裝體系將取芯鋼管固定在鋼筋籠上;
b、對于樁徑為1.2~1.6m的灌注樁布置2根取芯鋼管,在橫截面內2根取芯鋼管對稱布置;
c、對于樁徑小于1.2m的灌注樁布置1根取芯鋼管;
(2)、灌注混凝土并抽芯工作完成后,若樁體滿足檢查要求則對取芯鋼管進行回填,回填時使用高于樁身混凝土一個標號的細石混凝土,把水管下放到取芯鋼管的抽芯孔孔底用清水反復清洗干凈,清洗完成后用泵將孔內的水抽干,并且馬上用混凝土灌注,并將孔內混凝土搗實,每隔一段時間對落下的混凝土補灌,直到孔內混凝土不再下落為止。
通過計算在保證樁的質量安全下,減少灌注樁內主筋使用量,節約鋼材,給工程上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用于取芯的鋼管跟主筋和加強筋通過特定的連接形式連接,使得取芯鋼管穩定的連接在灌注樁內。
本發明針對不同直徑的灌注樁設置不同根數的取芯鋼管,相對于現有技術有如下幾點收益效果:
1、本發明將用于取芯的鋼管兼做受力主筋,節約了鋼材,簡化施工工序,縮短工期,降低了工程成本。
2、本發明用特定的焊接方式將鋼管更穩定的安裝在灌注樁內,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證了安全質量。
本發明設計合理,超長勁芯灌注樁施工方法根據不同的樁徑,布置不同根數的鋼管,在固定取芯鋼管和鋼筋籠之間的橫向連接時采用兩根交叉成約150度角的鋼筋點焊在抽芯管與主筋上并用細鋼絲將其與主筋捆扎,縱向連接時采用兩根鋼筋呈人字型點焊在加強圈與取芯鋼管上。兩組鋼筋組成一組安裝體系將抽芯管固定在鋼筋籠上。每隔5m一道,通過套筒連接每段取芯鋼管。根據鋼管數量的不同采用特定的安裝方式,使鋼管兼具取芯和受力功能。在保證灌注樁的質量安全前提下減少了主筋的使用量,具有節約鋼材,形式簡單,方便施工,提高質量安全和效率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表示取芯鋼管與鋼筋籠處的焊接布置示意圖。
圖2表示樁徑大于1.6m的灌注樁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3表示樁徑1.2-1.6m的灌注樁橫截面示意圖。
圖4表示樁徑小于1.2m的灌注樁橫截面示意圖。
圖中:1-主筋,2-取芯鋼管,3-加強圈,4-橫向連接鋼筋,5-縱向連接鋼筋,6-箍筋,7-套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取芯鋼管在灌注樁鋼筋籠內連接方式如圖1所示,將取芯鋼管2傳入鋼筋籠內,控制其距鋼筋籠的距離為200-250mm。用橫向連接鋼筋4交叉成約150度角,分別點焊在取芯鋼管2與主筋1上并用細鋼絲將其與主筋1捆扎。用縱向連接鋼筋5呈人字型點焊在加強圈3與取芯鋼管2上。兩組鋼筋組成一組安裝體系將抽芯管固定在鋼筋籠上。每隔5m一道,通過套筒7連接取芯鋼管2。
具體施工工藝如下:
對于樁徑大于1.6m的灌注樁,取三根外徑153mm,壁厚3.0mm的鋼管作取芯鋼管,檢查質量符合要求后把取芯鋼管傳入鋼筋籠內并將其安放在距離鋼筋籠250mm的位置。在橫截面內,三根鋼管呈三角形分布,如圖2所示,三根取芯鋼管分別位于等邊三家形的三個頂點出,縱向每隔5米用鋼筋點焊將其固定在鋼筋籠上,具體連接操作為橫向連接和縱向連接。用橫向連接鋼筋4交叉成約150度角,分別點焊在取芯鋼管2與主筋1上并用細鋼絲將其與主筋1困扎。用縱向連接鋼筋5呈人字型點焊在加強圈3與取芯鋼管2上。兩組鋼筋組成一組安裝體系將抽芯管固定在鋼筋籠上。在每節鋼管的底部使用壁厚為5mm的鋼板進行封底。取芯鋼管之間的連接處使用內徑為155mm長度為400mm的活動套筒7連接。
抽芯工作完成后,若樁體滿足檢查要求則對空樁控進行回填 回填時使用高于樁身混凝土一個標號的細石混凝土,把水管下放到抽芯孔孔底用清水反復清洗干凈,清洗完成后用泵將孔內的水抽干,并且馬上用混凝土灌注,用鋼筋把孔內混凝土搗實,每隔一段時間對落下的混凝土補灌,直到孔內混凝土不再下落。
對于樁徑為1.2~1.6m的灌注樁,取2根外徑153mm,壁厚3.0mm的鋼管做抽芯管。在橫截面內呈對稱分布,如圖3所示,其施工工藝如上所述。
對于樁徑小于1.2m的灌注樁,取1根外徑153mm,壁厚3.0mm的鋼管做抽芯管。在橫截面內如圖4所示進行布置,其施工工藝如上所述。
經過計算外徑153mm管壁3mm的鋼管鋼材面積為1413mm2,Φ20的主筋的橫截面積為314mm2,對于樁徑為1.6m以上的灌注樁,理論上三根取芯鋼管可替代12根Φ20主筋,但是實際上替代10根主筋。具體施工安裝時即可減少10根主筋。對于樁徑為1.2-1.6m的灌注樁,三根取芯鋼管可代替8根Φ20主筋。具體施工安裝時即可減少8根主筋。對于樁徑小于1.2m的灌注樁,三根取芯鋼管可代替4根Φ20主筋。
最后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本發明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都不脫離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權利要求保護范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