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到建筑材料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生態護坡擋墻混凝土砌塊的基礎塊。
背景技術:
之前發明人設計了一種態護坡擋墻混凝土砌塊,但由于所述砌塊進行底層砌筑時極為不便,底層砌筑需要預先鋪墊一層厚厚的混凝土再將砌塊擺上,由于所述砌塊底部不平整,在未凝固的一層厚厚的混凝土上將同一層的每一塊砌塊找平工作量大,效率低。如何客服上述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底層砌筑時不需要預先鋪墊一層厚厚的混凝土只需少量薄薄的一層水泥砂漿,并且能快速找平的生態護坡擋墻混凝土砌塊的基礎塊,就成了本發明主要的研究課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客服一種生態護坡擋墻混凝土砌塊砌筑底層時的不足,提供一種底層砌筑時不需要預先鋪墊一層厚厚的混凝土只需少量薄薄的一層水泥砂漿,并且能快速找平的生態護坡擋墻混凝土砌塊的基礎塊。
為實現以上的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生態護坡擋墻混凝土砌塊的基礎塊,其特征在于整個基礎塊為下底部為平面,上面部分與一種生態護坡擋墻混凝土砌塊的下底面互為凹凸貼合,基礎塊前后左右為平面其縱向長度與一種生態護坡擋墻混凝土砌塊相同,所述基礎塊上面部分沿長度方向的右側設有與一種生態護坡擋墻混凝土砌塊的下凹槽互為貼合的錐臺右峰,基礎塊上面部分沿長度方向的左側設有與一種生態護坡擋墻混凝土砌塊的左凹槽互為貼合的錐臺左峰,所述錐臺右峰與錐臺左峰之間所形成的“V”型縱向榫槽與一種生態護坡擋墻混凝土砌塊的“V”型縱向榫頭相配合,在所述的錐臺左峰的對稱中心線上兩旁對稱的開有“V”型橫向榫槽,兩個“V”型橫向榫槽與一種生態護坡擋墻混凝土砌塊下部的“V”型橫向榫頭榫相配合,兩個“V”型橫向榫槽之間的中心線間距是基礎塊長度的二分之一,也是一種生態護坡擋墻混凝土砌塊長度的二分之一。
從以上的具體技術方案中可以看出,由于本發明的基礎塊底面是平面,因而在砌筑時不需要預先鋪墊一層厚厚的混凝土只需少量薄薄的一層水泥砂漿,并且能快速找平,極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
為了更好的說明本發明,以下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及其實施例附圖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 是一種生態護坡擋墻混凝土砌塊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右視圖。
圖3是圖2的A向視圖。
圖4是圖2的D-D剖視圖。
圖5是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6是圖5的左視圖。
圖7是圖5俯視圖。
圖8是本發明在砌成擋墻時的位置視圖。
圖9是圖8的A-A剖視圖。
圖中:
1-錐臺左峰;2-“V”型縱向榫槽;3-錐臺右峰;4-“V”型橫向榫槽;5-基礎快底面;6-基礎快側面;7-“V”型縱向榫頭;8-“V”型橫向榫頭;9-基礎快后表面;10-基礎快前表面;11-基礎快;17-左凹槽; 21-下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從以上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的附圖中可以看出,本發明的基礎塊為下底部為平面5,上面部分與一種生態護坡擋墻混凝土砌塊的下底面互為凹凸貼合,基礎塊前后左右為平面圖中標號分別為10、9、6,基礎塊11的縱向長度與一種生態護坡擋墻混凝土砌塊相同,所述基礎塊11上面部分沿長度方向的右側設有與一種生態護坡擋墻混凝土砌塊的下凹槽21互為貼合的錐臺右峰3,基礎塊11上面部分沿長度方向的左側設有與一種生態護坡擋墻混凝土砌塊的左凹槽17互為貼合的錐臺左峰1,所述錐臺右峰3與錐臺左峰1之間所形成的“V”型縱向榫槽2與一種生態護坡擋墻混凝土砌塊的“V”型縱向榫頭7相配合,在所述的錐臺左峰1的對稱中心線上兩旁對稱的開有“V”型橫向榫槽4,兩個“V”型橫向榫槽4與一種生態護坡擋墻混凝土砌塊下部的“V”型橫向榫頭8相配合,兩個“V”型橫向榫槽4之間的中心線間距是基礎塊長度的二分之一,也是一種生態護坡擋墻混凝土砌塊長度的二分之一。
從以上的具體實施例的方案中可以看出,由于本發明的基礎塊底面是平面5,因而在砌筑時不需要預先鋪墊一層厚厚的混凝土只需少量薄薄的一層水泥砂漿,并且能快速找平,極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只要底層的基礎快11鋪墊好后,一種生態護坡擋墻混凝土砌塊就可搭積木式的無需砂漿往上砌筑。
以上所列舉的僅僅是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的一種,凡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所做的延伸修改修飾,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