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無負壓供水穩流補償罐。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建設土地的緊缺,城區面積已經越來越大,建筑越來越高,受此影響,城市自來水公司市政管網的鋪設面積越來越大,用水點與水廠的距離越來越遠,在水廠出水壓力無法提高的情況下,勢必導致供水管網的整體供水壓力越來越低,城市中供水壓力不足的地方越來越多。故而二次疊壓供水越來越普遍,但是串聯于市政管網上的二次疊壓供水易出現對市政管網產生過度抽吸、利用市政余壓不充分。而且為了達到衛生、防銹的要求,現有儲能穩流罐大都采用不銹鋼制成,生產成本高,結構不合理。另外現行真空抑制器多為浮球閥或排氣閥式,這兩種機械方式都會容易產生損壞,造成漏水或穩流補償器被水泵吸癟。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背景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無負壓供水穩流補償罐。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其包括補償罐、設置于補償罐上并分別與補償罐連通的流量平衡調節裝置和真空抑制器,補償罐包括罐體,罐體的內壁設有內搪瓷保護層,罐體的外壁設有外搪瓷保護層。
真空抑制器包括法蘭盤,法蘭盤上設有貫穿法蘭盤的通氣孔,位于法蘭盤通氣孔下方的第一筒體,第一筒體筒壁和下端壁上設有若干孔,第一筒體內設有第一浮力球,位于法蘭盤通氣孔上方并且與第一筒體位置對應的第二筒體,第二筒體內設有第二浮力球,第二筒體的筒壁為密封筒壁,其上端壁連通一排氣管。
流量平衡調節裝置包括具有進水口和出水口的閥體,設置于閥體內的導向軸,以及設置于閥體內用于將進水口和出水口斷開/連通的閥板,所述閥板連接于導向軸的頂部,并可相對導向軸旋轉,所述導向軸上還設有位于閥板下方并 可相對導向軸上下移動的浮球,所述浮球與隔板之間還連接有用于控制閥板旋轉的動力機構。
進一步的,所述排氣管上設有氣體微動閥。
進一步的,所述動力機構包括與浮球相連的牽引軸,以及與牽引軸和閥板均相連并可帶動閥板隨其旋轉的轉動軸。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各部件相互配合,確保在對市政管網不造成影響情況下,實現完全利用市政管網余壓,最大效率的降低能耗;補償罐采用內、外搪瓷保護層,耐腐蝕并且符合衛生要求,結構合理、機械強度大;真空抑制器由于采用了兩個浮力球裝置,利用物理自然浮力和重力的原理,解決了氣體排放問題、真空問題,避免了現有技術中浮球閥或排氣閥損壞造成的漏水或吸真空現象,使得設備運行更加穩定安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流量平衡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補償罐、設置于補償罐上并分別與補償罐連通的流量平衡調節裝置4和真空抑制器,補償罐包括罐體1,罐體1的內壁設有內搪瓷保護層3,還可以在罐體1的外壁設有外搪瓷保護層2。罐體1是兩端設有球形封頭的圓柱狀結構,罐體1上還設有與其連通的出水管12。這種結構方便管道的連接,又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有利于延長罐體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真空抑制器包括法蘭盤,其上設有貫穿法蘭盤的通氣孔7,位 于法蘭盤通氣孔7下方的第一筒體5,其筒壁和下端壁上設有若干孔,第一筒體5內置第一浮力球6,位于法蘭盤通氣孔7上方并且與第一筒體5位置對應的第二筒體9,其內設有第二浮力球8,第二筒體9的筒壁為密封筒壁,其上端壁連通一排氣管11,排氣管11上設有氣體微動閥10。通氣孔7周圍的法蘭盤上設有橡膠墊。當球體尤其是不銹鋼球體與通氣孔接觸時,是以鋼球與橡膠進行結合,進一步提高了密閉效果。
如圖2所示,流量平衡調節裝置4包括具有進水口和出水口的閥體41,設置于閥體內的導向軸44,以及設置于閥體內用于將進水口和出水口斷開/連通的閥板42,其中閥體為內空結構,閥板為圓盤形;閥板連接于導向軸的頂部,并可相對導向軸旋轉;導向軸上還設有位于閥板下方并可相對導向軸上下移動的浮球46;浮球與隔板之間還連接有用于控制閥板旋轉的動力機構。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巧妙設計,可通過浮球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動,帶動動力機構驅動閥板相對導向軸旋轉,從而實現閥門的開閉,本實用新型的流量平衡調節裝置是完全通過機械方式控制閥板的開/閉,具體是通過供水設備內的水位實現閥門的開閉,實時性強。動力機構包括與浮球相連的牽引軸45,以及與牽引軸和閥板均相連并可帶動閥板隨其旋轉的轉動軸43。具體地,轉動軸的一端與閥板固定相連,并通過一根銷軸與導向軸相連;轉動軸另一端通過銷軸與牽引軸的一端相連;牽引軸的另一端通過銷軸與浮球相連。上述各部件通過銷軸連接,能夠巧妙的將垂直方向的移動轉化為轉動,實現閥板的旋轉。為了防止浮球從導向軸下端滑落,影響閥門的控制精度,所述導向軸底端還設有用于防止浮球從導向軸上滑落的限位螺栓47;同時,由于設置了限位螺栓,故而能夠較快的使浮球復位(當市政壓力恢復時,出水液位上升,浮球便能很順利的順著導向軸上升)。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