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廚衛用具,特別涉及一種近吸無臭便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坐式或蹲式便器在使用時,臭氣亦擴散至空氣中,使人感到不適和窒息感,影響排便的心情和身體健康。目前多采用在衛生間內放置芳香劑來掩蓋臭氣,但該方法只是治標不治本,長時間使用亦導致衛生間內空氣混濁,更不利于身體健康。還有采用排氣扇的方式來減輕臭氣的影響,但效果并不特別明顯,排氣扇起到的作用主要還是便后保持衛生間空氣的清新,是事后處理的手段。
鑒于此,本發明人為此研制出一種近吸無臭便器,有效的解決了上述問題,本案由此產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近吸無臭便器,沖水和抽氣互不沖突,且除臭氣效果明顯。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近吸無臭便器,包括便器本體、沖水道、環形抽氣道和管道風機,便器本體便池的上部形成一圈環形抽氣道,環形抽氣道與沖水道為相互獨立的通道,環形抽氣道與用于抽氣的管道風機連接,環形抽氣道間隔分布有若干抽氣孔,抽氣孔朝外傾斜向下布置。
所述抽氣孔朝外傾斜向下的角度為和水平面呈20-30°布置。
所述抽氣孔均朝向落便著落點。
所述抽氣孔靠近便器本體的落便著落點的孔徑大于遠離落便著落點的孔徑。
所述抽氣孔靠近便器本體的落便著落點的分布比遠離落便著落點的分布更密集。
所述沖水道亦為環狀,環形抽氣道處于該沖水道的上部。
所述管道風機的進氣口處安裝有單向排氣閥。
所述環形抽氣道在位于抽氣孔的側上方具有一圈向外凸出的起阻擋臭氣向外溢散作用的環形負壓圈。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實用新型采用相互獨立的環形抽氣道與沖水道,保證在沖水時亦可不間斷的抽氣,同時通過朝外傾斜布置的抽氣孔來增加抽氣的效果,防止臭氣向外溢散。本實用新型從根源上清除臭氣,且具有非常明顯的除臭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2是本實施例的部分斷面示意圖;
圖3是本實施例抽氣時氣體流向示意圖。
標號說明
便器本體1,落便著落點11,便池12,沖水道2,環形抽氣道3,抽氣孔31,環形負壓圈32,管道風機4,單向排氣閥5。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是本實用新型揭示的一種近吸無臭便器,包括便器本體1、沖水道2、環形抽氣道3和管道風機4。
便器本體1的便池12的上部形成一圈環形抽氣道3,環形抽氣道3間隔分布有若干抽氣孔31。環形抽氣道3與用于抽氣的管道風機4連接,通過管道風機4使環形抽氣道3內產生負壓,將便池12內的空氣吸走。其中管道風機4的進氣口處安裝有單向排氣閥5,以防止外氣倒灌。并將抽氣孔31朝外傾斜向下布置,以增加抽氣效果,防止臭氣向外溢散。
其中沖水道2亦為環狀,環形抽氣道3處于該沖水道2的上部,以免水進入環形抽氣道3。同時保證近位抽氣,增加抽氣效果。
環形抽氣道3與沖水道2為相互獨立的通道,保證在沖水時亦可不間斷的抽氣。
為了進一步增加抽氣效果,進行如下布置。
結合圖3所示,環形抽氣道3在位于抽氣孔31的側上方具有一圈向外凸出的環形負壓圈32,通過該環形負壓圈32阻擋被吸向上運動的臭氣向外溢散,增加除臭效果。
如圖1所示,抽氣孔31靠近落便著落點11的孔徑大于遠離落便著落點11的孔徑,抽氣孔31靠近落便著落點11的分布比遠離落便著落點11的分布更密集,以增加落便著落點11處臭氣被抽走的速度,防止落便著落點11處的臭氣由于無法即時排除而向外溢散。同時如此布置后,各抽氣孔31的氣壓將有所不同,使便池12內的空氣產生漩渦氣流流向抽氣孔31,減少臭氣外溢。
抽氣孔31的朝向亦相當關鍵。
抽氣孔31均朝向落便著落點11,有助于加快臭氣向抽氣孔31運動的速度,降低向外溢散的可能。
抽氣孔31朝外傾斜向下的角度為和水平面呈20-30°,結合圖3所示,采用該角度布置時,抽氣孔31的抽氣范圍將大大增加,可以在落便瞬間,將便池12內外的空氣瞬間精準聚攏后抽走,因此就算有部分臭氣溢散到便池12外,也會被抽走,大大降低了臭氣溢散的可能性。
采用上述方案后,經試驗,在落便瞬間可排除便池12 內95%以上的臭氣,剩余的5%仍難以被使用者察覺,而在落便后更是未見有臭氣溢散,由此可見本實施例的除臭效果非常顯著。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的限定。凡依本案的設計思路所做的等同變化,均落入本案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