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日常生活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坐便器連接防臭器。
背景技術:
坐便器是一種常用的衛生器具,在現代房屋裝修中,很多用戶都會在衛生間內安裝坐便器。坐便器相較于蹲便器,造型美觀,使用更為方便和舒適。
在安裝坐便器時,坐便器底部的落水孔與地面的排污管之間采用法蘭盤連接,然后在坐便器底座與底面之間注膠固定。由于法蘭盤頂部與坐便器落水孔連接不緊密,而且法蘭盤厚度不厚,當地面有坡度時,法蘭盤底部與排污管之間也會出現縫隙,因此在排污過程中,污水可能發生溢出現象,而且會產生大量的異味,污水也會腐蝕坐便器底座與地面的連接位置,因此現有的坐便器長時間使用后,會發現坐便器底座周圍一圈變黑,影響美觀。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坐便器連接防臭器,旨在解決現有坐便器法蘭盤連接不緊密、容易出現溢水和產生異味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所述坐便器連接防臭器從上至下依次為進水管、中間連接圈、出水管,三者一體成型且內徑相同,所述中間連接圈的外徑大于所述進水管和出水管的外徑,所述進水管的外徑與坐便器落水孔的孔徑一致,使得所述進水管可以正好插入所述落水孔內,所述出水管的外徑與地面排污管的內徑一致,使得所述出水管可以正好插入所述排污管內。
進一步的,所述出水管的高度大于所述進水管和中間連接圈的高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坐便器連接防臭器,用在坐便器落水孔和地面的排污管之間,密封效果好,不會出現污水溢出現象,也不會出現異味,保證了坐便器底座的干凈度。即使地面坡度較大,本產品也能很好地安裝,而且防水效果沒有任何影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坐便器連接防臭器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為了說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進行說明。
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坐便器連接防臭器的結構,為了便于說明僅示出了與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相關的部分。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坐便器連接防臭器從上至下分別為進水管11、中間連接圈12、出水管13,三者一體成型且內徑相同,所述中間連接圈12的外徑大于所述進水管11和出水管13的外徑,所述進水管11的外徑與坐便器落水孔的孔徑一致,使得所述進水管可以正好插入所述落水孔內,所述出水管13的外徑與排污管的內徑一致,使得所述出水管可以正好插入所述排污管內。
使用時,將密封圈底部的出水管對準排污管,然后用勁插入,然后將坐便器底座上的落水孔對準進水管并插入,考慮到坐便器的重力,坐便器對本產品頂部產生足夠的壓力,同時落水孔和排污管都頂到中間連接圈,這樣坐便器連接防臭器與落水孔和排污管均緊密接觸,再考慮到本產品具有一定的彈性,因此本坐便器連接防臭器的密封防水效果非常好,不會漏出一滴污水。
本實施例中,所述出水管13的高度大于所述進水管11和中間連接圈12的高度,這樣出水管與排污管接觸面積更大,密封效果更好。本實施例不限定坐便器連接防臭器的具體材質,可以選用橡膠、塑料或其他材質。
另外,由于本實施例中出水管的高度較高,一般大于20mm,優選為20-60mm。即使廁所地面出現坡度,當出水管插入到地面排污管后,出水管可以在排污管內產生一定量的偏移形變,但是不影響密封效果。
作為一種具體尺寸實例,坐便器連接防臭器內徑φ4=74mm,所述中間連接圈的外徑φ2=120mm,所述進水管的外徑φ1=84mm,所述出水管的外徑φ3=100mm,所述出水管的高度h=48mm,所述進水管的高度為8mm,所述中間連接圈的厚度為10mm。
顯然上述尺寸僅是一種實例列舉,實際生產時可根據落水孔和排污管的尺寸合理設置,這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