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雨水井。
背景技術:
雨水井被用于地面道路或燃氣管道疏通雨水等,而雨水井蓋的設計關乎排水系統的難易程度,現在市場上普通的雨水井蓋是鋼格板雨水井蓋,如馬路上的水蒸氣井蓋,普通的雨水井蓋其排水效果不是很好,還容易堵塞,若遇到暴雨或者洪水情況雨水不能及時排到下水道,導致道路交通不便易發安全事故,所以設計簡易且緊急情況易通雨水的井蓋裝置是很重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雨水井,本雨水井的雨水井蓋具有雙層結構,可以根據雨水量的多少來控制井內水的流通量,當遇巨大暴風雨或洪水時,人工直接操作旋轉結構以最大疏通口排水,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雨水井,包括雨水井體、雨水井蓋和座漿;所述座漿連接在雨水井體和雨水井蓋之間;所述雨水井體包括雨水井壁、混凝土層和碎石墊層;所述雨水井壁上附有一層內抹面;所述混凝土層連接在雨水井壁的下端;所述混凝土層下方設有碎石墊層;所述雨水井蓋包括上層板和下層板;所述上層板和下層板由卡扣裝置連接;所述雨水井蓋上設置有用于旋轉上下層板的旋轉結構。
優選的:所述的卡扣裝置位于雨水井蓋的中央。
優選的:所述的旋轉結構位于雨水井蓋的邊緣上。
優選的:所述的旋轉結構有2個。
優選的:所述的雨水井體由抗壓強度等級為MU15的混凝土實心磚砌成。
優選的:所述的雨水井內抹面厚度為10mm。
本實用新型雨水井蓋具有雙層結構,可以根據雨水量的多少來控制井內水的流通量,當遇巨大暴風雨或洪水時,人工直接操作旋轉結構以最大疏通口排水,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雨水井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雨水井壁 2、混凝土層 3、碎石墊層 4、卡扣裝置 5、旋轉結構 6、雨水井蓋 7、座漿 8、內抹面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申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述的一種雨水井,包括雨水井體、雨水井蓋6和座漿7;所述座漿7連接在雨水井體和雨水井蓋6之間;所述雨水井體包括雨水井壁1、混凝土層2和碎石墊層3;所述雨水井壁1上附有一層內抹面8;所述混凝土層2連接在雨水井壁1的下端;所述混凝土層2下方設有碎石墊層3;所述雨水井蓋6包括上層板和下層板;所述上層板和下層板由卡扣裝置4連接;所述雨水井蓋6上設置有用于旋轉上下層板的旋轉結構5。
優選的:所述的卡扣裝置4位于雨水井蓋6的中央。
優選的:所述的旋轉結構5位于雨水井蓋6的邊緣上。
優選的:所述的旋轉結構5有2個。
優選的:所述的雨水井壁1由抗壓強度等級為MU15的混凝土實心磚砌成。
優選的:所述的雨水井內抹面8厚度為10mm。
當道路積水達到一定量,雨水井自身排水系統不能夠及時排出時,這時候可以進行人工加速排水,同時旋轉雨水井蓋6的旋轉結構5,雙層雨水井蓋6就會自動打開到最大口徑,加速水量的排放,待水量排出差不多時再關閉旋轉結構5,此時雨水井恢復到自身的排水系統中繼續排水。本實用新型的雨水井蓋6具有雙層結構,可以根據雨水量的多少來控制井內水的流通量,當遇巨大暴風雨或洪水時,人工直接操作旋轉結構以最大疏通口排水,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