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外翻式密肋消能式地下綜合管廊,屬于地下管線通道結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地下綜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設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給水、排水、熱力、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我國正處在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地下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統籌各類市政管線規劃、建設和管理,解決反復開挖路面、架空線網密集、管線事故頻發等問題,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觀、促進城市集約高效和轉型發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城鎮化發展質量,有利于增加公共產品有效投資、拉動社會資本投入、打造經濟發展新動力。普通箱型地下綜合管廊是一種很好的抗變形結構,主體結構為箱型結構,這種結構的主要優點是結構整體性好,剛度大,抗變形能力強,基底應力小,適合于地基承載力低,不均勻沉降大的條件,但是現有普通箱型地下綜合管廊為了提高抗變形能力,采用厚板圍合而成的框架,存在截面尺寸過大、材料用量多、成本過高的問題。如何在保證地下綜合管廊安全的情況下,提高材料利用率,減少資源的浪費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外翻式密肋消能式地下綜合管廊。在確保地下綜合管廊安全的情況下,提高材料利用率,減少資源的浪費,降低施工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一種外翻式密肋消能式地下綜合管廊,所述管廊由多個道尾相接的單元管廊構成,單元管廊包括長方體框架,長方體框架兩端均設有一組螺栓孔,相鄰長方體框架經長螺栓連接構成管廊;管廊每間隔20米左右設有一條伸縮縫;長方體框架的上網孔內設有上壁板,長方體框架的下網孔內設有下壁板,長方體框架的左網孔內設有左壁板,長方體框架的右網孔內設有右壁板;上下左右壁板外側均設有縱橫相交的縱肋板和橫肋板;由縱肋板和橫肋板垂直相交構成的肋網孔內填充有柔性材料。
前述外翻式密肋消能式地下綜合管廊中,所述上下左右壁板內側面與長方體框架的內側面平齊。
前述外翻式密肋消能式地下綜合管廊中,所述下壁板的內側面設有一段高于內側面的傾斜面,傾斜面的寬度小于下壁板的寬度,在傾斜面的最低側形成排水槽。
前述外翻式密肋消能式地下綜合管廊中,所述左壁板和右壁板的內側設有懸臂式管線支架,懸臂式管線支架上設有較小直徑管線;下壁板的傾斜面上設有支座式管線支架,支座式管線支架上設有較大直徑管線。
前述外翻式密肋消能式地下綜合管廊中,所述懸臂式管線支架和支座式管線支架安裝在單元管廊兩端靠近長方體框架端口處。
前述外翻式密肋消能式地下綜合管廊中,所述單元管廊為一次澆筑成型的整體結構;其中,左右壁板和上下壁板之間的間距為500~700mm,縱肋板之間的間距和橫肋板之間的間距不小于100 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利用密肋柱薄板框架的整體力學性能和柔性材料吸收巖土壓力傳遞的能量,在不影響施工進度條件下,減少了原箱型地下綜合管廊厚板的材料,節約工程投資,提高了材料利用率,減了少資源的浪費,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的精神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長方形框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壁板在長方形框架上的位置示意圖;
圖4是管廊中鋪設有管線的示意圖;
圖5是圖4中單元管廊中間的橫斷面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1-單元管廊、2-長方體框架、3-螺栓孔、4-長螺栓、5-伸縮縫、6-上網孔、7-上壁板、8-下網孔、9-下壁板、10-左網孔、11-左壁板、12-右網孔、13-右壁板、14-縱肋板、15-橫肋板、16-肋網孔、17-柔性材料、18-傾斜面、19-排水槽、20-懸臂式管線支架、21-較小直徑管線、22-支座式管線支架、23-較大直徑管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實施例
一種外翻式密肋消能式地下綜合管廊,如圖1-5所示:所述管廊由多個道尾相接的單元管廊1構成,單元管廊1包括長方體框架2,長方體框架2兩端均設有一組螺栓孔3,相鄰長方體框架2經長螺栓4連接構成管廊;管廊每間隔20米左右設有一條伸縮縫5;如圖2和3所示,長方體框架2的上網孔6內設有上壁板7,長方體框架2的下網孔8內設有下壁板9,長方體框架2的左網孔10內設有左壁板11,長方體框架2的右網孔12內設有右壁板13;上下左右壁板外側均設有縱橫相交的縱肋板14和橫肋板15;由順著管線方向的縱肋板14和橫切管線方向的橫肋板15垂直相交構成的肋網孔16內填充有柔性材料17,柔性材料17可以吸收巖土壓力傳遞的能量,能有效地減小巖土壓力對薄板的作用。上下左右壁板內側面與長方體框架2的內側面平齊,以確保管廊內壁為平整面。下壁板9的內側面設有一段高于內側面的傾斜面18,傾斜面18的寬度小于下壁板9的寬度,在傾斜面18的最低側形成排水槽19,可使管廊的滲水通過排水槽排出。如圖4所示,為了看清楚管內的管線布置情況,圖4中去掉了一節單元管廊1,實際實施時,單元管廊1是一節一節的連接在一起的。左壁板11和右壁板13的內側設有懸臂式管線支架20,懸臂式管線支架20上設有較小直徑管線21;下壁板9的傾斜面18上設有支座式管線支架22,支座式管線支架22上設有較大直徑管線23。懸臂式管線支架20和支座式管線支架22安裝在單元管廊1兩端靠近長方體框架2端口處。由于單元管廊1的端口處厚度較厚,可承受較大重力。單元管廊1為一次澆筑成型的整體結構;其中,左右壁板和上下壁板之間的間距為500~700mm,縱肋板14之間的間距和橫肋板15之間的間距不小于100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