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利工程用清淤裝置。
背景技術:
水利工程施工中需要對淤泥積高的河段進行清淤,現有的清淤裝置設在船體或者車體上,通過負壓抽吸、攪拌、水流沖洗等手段清理淤泥。
但是現有技術存在以下問題:一、當河流寬度過寬時,采用車載方式的清淤裝置的車體無法跨過較寬的河流,只能對距離其較近的一側河岸進行清淤;二、對于淤泥經常堵塞的路段來講,每進行一次清淤,就需要將清淤車或者清淤船開到淤泥堵塞河段,增加了運輸成本,延誤了清淤時機。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水利工程用清淤裝置,可以跨過較寬的河流進行清淤;并且可以長期放置在河岸兩側待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
一種水利工程用清淤裝置,包括橫梁、清淤裝置:
所述橫梁包括橫梁本體、設在所述橫梁本體兩側下方的支腳;所述橫梁本體橫截面為“T”型,所述橫梁本體上端面沿其長度方向設有滑桿;所述支腳縱向截面為上窄下寬的梯形,所述支腳上方設有一容設所述橫梁本體的凹槽,所述凹槽側方螺接有用以固定所述橫梁本體的螺栓,每只支腳下方均可轉動的設有至少一對第一滾輪;
所述清淤裝置包括滑塊,所述滑塊中部設有滑孔并通過該滑孔套設在所述橫梁本體上,所述滑孔內還可轉動的設有第二滾輪,所述第二滾輪與所述橫梁本體上端面滾動接觸,所述滑塊下端設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上設有至少兩只夾子;
所述清淤裝置還包括由所述夾子夾持固定的沖水管,所述沖水管止端隨所述伸縮桿插入河流下部的淤泥層內,所述沖水管中段呈螺旋狀繞接在所述滑桿上,所述沖水管近端連接有水泵,所述水泵還連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止端設在河流上部的清水層內。
進一步的,所述滑塊與所述橫梁本體長度方向對應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只掛耳,所述掛耳上設有拉繩。
進一步的,所述水泵下方設有一小車,并通過該小車可移動的設在河岸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安裝時,將所述滑塊套設在所述橫梁本體上,在河岸兩側分別設置一只支腳,并通過起重機等工程機械起吊,將所述橫梁本體固定在一對支腳的凹槽內,最后使用螺栓進行固定。
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推動所述支腳進行移動。
更進一步的,所述滑塊與所述橫梁本體長度方向對應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只掛耳,所述掛耳上設有拉繩,通過拉繩可以拉動所述滑塊沿所述橫梁本體進行移動;所述滑塊移動時,由于所述沖水管中段呈螺旋狀繞接在所述滑桿上,通過沖水管的伸縮特性,可以使所述水泵、抽水管停留在河岸上而不必移動,操作簡單。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打開水泵,所述水泵通過抽水管抽取所述清水層33的水,然后將水流經由沖水管噴向淤泥層,將淤泥沖散,并隨著流動的河水向下流走,避免堆積。
本實用新型可以適應于較寬的河流,對河流寬度方向上的所有位置進行清洗;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長期放置在河岸兩側隨時待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A截面剖視圖。
圖3是圖1中B-B截面剖視圖。
圖中:11.橫梁本體,11a.滑桿,12.支腳,12a.凹槽,12b.螺栓,12c.第一滾輪,21.滑塊,21a.滑孔,21b.第二滾輪,21c.伸縮桿,21d.夾子,21e.掛耳,22.沖水管,23.水泵,24.抽水管,31.河岸,32.淤泥層,33.清水層。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一種水利工程用清淤裝置,包括橫梁、清淤裝置:
所述橫梁包括橫梁本體11、設在所述橫梁本體11兩側下方的支腳12;所述橫梁本體11橫截面為“T”型,所述橫梁本體11上端面沿其長度方向設有滑桿11a);所述支腳12縱向截面為上窄下寬的梯形,所述支腳12上方設有一容設所述橫梁本體11的凹槽12a,所述凹槽12a側方螺接有用以固定所述橫梁本體11的螺栓12b,每只支腳12下方均可轉動的設有至少一對第一滾輪12c;
所述清淤裝置包括滑塊21,所述滑塊21中部設有滑孔21a并通過該滑孔21a套設在所述橫梁本體11上,所述滑孔21a內還可轉動的設有第二滾輪21b,所述第二滾輪21b與所述橫梁本體11上端面滾動接觸,所述滑塊21下端設有伸縮桿21c,所述伸縮桿21c上設有至少兩只夾子21d;
所述清淤裝置還包括由所述夾子21d夾持固定的沖水管22,所述沖水管22止端隨所述伸縮桿21c插入河流下部的淤泥層32內,所述沖水管22中段呈螺旋狀繞接在所述滑桿11a上,所述沖水管22近端連接有水泵23,所述水泵23還連接有抽水管24,所述抽水管24止端設在河流上部的清水層33內。
進一步的,所述滑塊21與所述橫梁本體11長度方向對應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只掛耳21e,所述掛耳21e上設有拉繩。
進一步的,:所述水泵23下方設有一小車,并通過該小車可移動的設在河岸31上。
具體使用方法:
本實用新型安裝時,將所述滑塊21套設在所述橫梁本體11上,在河岸31兩側分別設置一只支腳12,并通過起重機等工程機械起吊,將所述橫梁本體11固定在一對支腳12的凹槽12a內,最后使用螺栓12b進行固定。
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推動所述支腳12進行移動。
更進一步的,所述滑塊21與所述橫梁本體11長度方向對應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只掛耳21e,所述掛耳21e上設有拉繩,通過拉繩可以拉動所述滑塊21沿所述橫梁本體11進行移動;所述滑塊21移動時,由于所述沖水管22中段呈螺旋狀繞接在所述滑桿11a上,通過沖水管22的伸縮特性,可以使所述水泵23、抽水管24停留在河岸31上而不必移動,操作簡單。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打開水泵23,所述水泵23通過抽水管24抽取所述清水層33的水,然后將水流經由沖水管22噴向淤泥層32,將淤泥沖散,并隨著流動的河水向下流走,避免堆積。
本實用新型可以適應于較寬的河流,對河流寬度方向上的所有位置進行清洗;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長期放置在河岸31兩側隨時待用。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