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海洋工程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抑制海冰沿斜坡爬坡和堆積的半齒狀半弧形凸起體。
背景技術:
在風、流等環境驅動力作用下,海冰沿著斜面結構的斜坡爬升和堆積,如果沒有相應的防災措施,海冰的爬坡和堆積將對海洋平臺結構構成威脅,甚至造成破壞。為了減少斜面結構上海冰的爬坡和堆積,通常采用三種方法:(1)增大斜坡的坡度;(2)斜坡上設置凸起體;(3)設置擋冰堤或者群樁,在結構物前建造擋冰結構或者結構物周圍拋石等輔助措施。從經濟角度、措施的簡易性和控制海冰荷載等因素綜合考慮,設置凸起體是最合適的。
現有的凸起體結構,都是從斜坡上隆起一個折線凸起,實現坡度的變化,以起到抑制冰爬的效果。但是,這種簡單的變折線凸起體,只是一個二維的坡面變化,而現實中冰板破壞都是不規則的板塊,是三維立體的碎冰塊體,特別是沒有起到破冰和抑制堆積的作用,因此,這種簡單的變折線凸起體抑制冰爬和堆積的能力是有限的。
鑒于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創作者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和實踐終于獲得了本實用新型。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在于,提供一種抑制海冰沿斜坡爬坡和堆積的半齒狀半弧形凸起體,所述凸起體包括齒狀部和弧形部,所述齒狀部與所述弧形部整體連接在一起,且所述齒狀部在下部,所述弧形部在上部,所述齒狀部用于破冰和抑制冰爬,所述弧形部用于抑制碎冰爬坡或堆積。
較佳的,所述齒狀部包括多個齒體,所述齒體為錐體結構,用于破冰。
較佳的,所述齒體包括第一底面,所述第一底面緊貼所述弧形部。
較佳的,所述弧形部包括弧形面和拱高面,所述弧形面朝外,所述拱高面與所述齒體的第一底面重合。
較佳的,所述凸起體設置在一斜面結構上,所述斜面結構包括一斜坡。
較佳的,所述齒體還包括齒尖和側面,所述齒尖朝向沿著所述斜坡向下,所述側面緊貼在所述斜面結構的斜坡上。
較佳的,所述弧形部還包括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底面緊貼所述斜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在斜面結構斜坡上設置半齒狀半弧形凸起體,屬于三維幾何體,具有較好的空間性,可從多個角度更好地抑制冰爬。具體為,海冰沿斜坡上爬遇到該裝置時,下部的齒狀體可以起到破冰、使碎冰塊翻轉墜落的作用,上部的半弧形可以使爬到上部的碎冰塊滑落墜下的作用,通過這個半齒狀半弧形凸起體,可以有效地抑制冰爬和堆積,保護結構安全運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斜面結構與凸起體位置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凸起體的軸測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凸起體的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凸起體的側立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鋼筋混凝土凸起體的鋼筋骨架結構的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鋼結構凸起體角鋼或者其它型鋼骨架結構的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鋼結構凸起體角鋼或者其它型鋼骨架結構的側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術特征和優點作更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一:
請參見圖1,圖2,圖3,圖4所示,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斜面結構與凸起體位置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凸起體的軸測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凸起體的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凸起體的側立圖。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抑制海冰沿斜坡爬坡和堆積的半齒狀半弧形凸起體,設置在一斜面結構1上,斜面結構1包括一斜坡11,且凸起體與斜面結構1緊密結合,凸起體包括齒狀部2和弧形部3,齒狀部2與弧形部3整體連接在一起,且齒狀部2在下部,弧形部3在上部,齒狀部2可以起到破冰、使碎冰塊翻轉墜落的作用,弧形部3可以使爬到上部的碎冰塊滑落墜下的作用。
齒狀部2包括多個齒體,齒體為四棱錐體結構,齒體包括齒尖21、側面22和第一底面23,齒尖21朝向沿著斜坡11向下,且各個齒尖21的朝向呈平行關系,且其中一個側面22緊貼在斜面結構1的斜坡11上,第一底面23緊貼所述弧形部3。
弧形部3是半弧形柱體結構,弧形部3包括第二底面31、弧形面32和拱高面33,第二底面31是弧形部3的半弧形柱體弦長所在的面,第二底面31緊貼在斜坡11上,弧形面32朝外,拱高面33與齒的底面23(縱向側面)重合。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抑制海冰沿斜坡爬坡和堆積的半齒狀半弧形凸起體的設計可以依據為齒形角,齒長,凸起體高度,弧形部半弦長等幾何參數,并參考冰的幾何尺寸。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抑制海冰沿斜坡爬坡和堆積的半齒狀半弧形凸起體可以為鋼筋混凝土凸起體。
請參見圖5所示,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鋼筋混凝土凸起體的鋼筋骨架結構的示意圖。
鋼筋混凝土凸起體可以通過現場澆筑的方法制成,具體制作方法為:
步驟1:先搭接凸起體內部鋼筋骨架,包括齒狀部支撐結構24、弧形部支撐結構34和連接結構4,齒狀部支撐結構包括多個直三角形框架,且多個直三角形框架平行放置,弧形部支撐結構包括多個直三角形框架,且多個直三角形框架平行放置,且齒狀部支撐結構的三角形框架24和弧形部支撐結構的三角形框架的一條直角邊重合,連接結構4包括多個矩形框架,一一并列連接,且其連接邊41與齒狀部支撐結構24的三角形框架和弧形部支撐結構34的三角形框架的一條直角邊重合。
步驟2:在凸起體內部鋼筋骨架外建立外部模板,且外部模板包括齒狀部2和弧形部3。
步驟3:在模板外澆筑混凝土制成鋼筋混凝土凸起體。
鋼筋混凝土凸起體可通過預埋件與斜面結構整體澆筑而成一體。
請參見圖6,圖7所示,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鋼結構凸起體角鋼或者其它型鋼骨架結構的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鋼結構凸起體角鋼或者其它型鋼骨架結構的側立圖。
本實施例中的一種抑制海冰沿斜坡爬坡和堆積的半齒狀半弧形凸起體還可以為鋼結構凸起體,通過現場制作或者工廠預制而成。具體制作方法為:
步驟1:利用角鋼或者其他型鋼焊接成內部骨架,骨架包括齒狀部支撐結構24和弧形部支撐結構34,齒狀部支撐結構24是由多個四棱錐體框架結構組成,四棱錐體的底面213由兩個矩形框架2131構成,側面212由多個三角形和四邊形構成,弧形部支撐結構34包括多個弧形框架341,且多個弧形框架341平行放置并通過加固條342相連接,弧形框架341的兩條邊是直角邊,且其中一個直角邊與四棱錐體底面矩形框架2131的一條直角邊重合。
步驟2:在骨架上焊接鋼板5,制成鋼結構凸起體。
鋼結構凸起體與可以通過鋼制預埋件與斜面結構焊接成一體。
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