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地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地錨。
背景技術:
地錨可分為錨樁、錨點、錨錠、拖拉坑,起重作業中常用地錨來固定拖拉繩、纜風繩、卷揚機、導向滑輪等,地錨一般用鋼絲繩、鋼管、鋼筋混凝土預制件、圓木等做埋件埋入地下做成。
配網線路電桿施工時需要用到地錨等來固定,目前使用的地錨大多是混凝土澆筑的水泥拉線盤。由于沿海地區經常受到臺風侵襲,電桿倒塌后,由于這種水泥拉線盤重量較大,不利于回收再利用,相應的水泥拉線盤往往不具有二次使用價值,因此無形增加了固定電桿的投入。目前雖然也有一些地錨便于攜帶和運輸,但是這些地錨常常存在安裝固定時操作困難、耗費作業時間的問題,且其承受的載荷往往不能滿足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地錨,通過錘擊地錨使其進入預定深度,拉緊地錨下端的拉線,使地錨翻轉,增大錨頭在地下的受力面積,使地錨很容易被安裝到地下,解決了現有的地錨安裝困難、作業時間長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包括:
箭頭形錨頭和拉線,其中拉線是用來拉扯錨頭使其翻轉。
可選地,所述拉線固定在所述箭頭形錨頭的前端部分。
可選地,所述箭頭形錨頭為三角形錨頭。
可選地,所述箭頭形錨頭為菱形錨頭。
可選地,所述拉線的數量為兩條,并且兩條所述拉線分別固定在三角形錨頭或菱形錨頭的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
可選地,所述拉線的數量為四條,并且四條所述拉線分別固定在所述菱形錨頭的前端部分、后端部分、左端部分和右端部分。
可選地,所述錨頭設有用于固定拉線的圓孔。
可選地,所述箭頭形錨頭包括錨頭主體和中部圓鋼,并且所述中部圓鋼凸出所述錨頭主體。
可選地,一種用于配合所述地錨使用的敲擊結構。
可選地,所述敲擊結構為圓管形,與所述地錨的中部圓鋼凸出錨頭主體配合使用。
從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具有以下優點:
1、通過錘擊地錨使其進入預定深度,拉緊地錨下端的拉線,使地錨翻轉,增大錨頭在地下的受力面積,使地錨很容易被安裝到地下,解決了現有的地錨安裝困難、作業時間長的問題。
2、箭頭形結構的錨頭和鋼制套筒,有利于減小錨體進動的阻力,易于在施工中敲擊進入地下。
3、與一條拉線相比,兩條等長度拉線,可以通過兩拉線地面長度的對比,來判斷土中地錨的翻轉狀況;同時,兩條拉線能夠保證錨頭鋼板受力均勻。
4、與兩條拉線相比,四條拉線不僅可以通過固定在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上的兩條拉線地面長度的對比判斷地錨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的水平狀況,而且還可以通過固定在左端部分和右端部分上的兩條拉線地面長度的對比判斷地錨左端部分和右端部分的水平狀況;同時,四條拉線比兩條拉線更能準確的使錨頭保持水平,從而更能夠保證錨頭受力均勻。
5、錨體上端凸出的圓鋼,與使用的圓管形敲擊結構相配合,起導向作用。
6、由于該錨頭方便靈活的特點,便于運輸攜帶,也便于回收,可作為臨時拉線時使用。
7、該錨頭設計簡單合理,便于安裝,操作簡單,成本低廉。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地錨結構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地錨結構左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地錨結構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地錨結構俯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與所述地錨配合使用的敲擊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示說明:1、錨頭主體;2、中部圓鋼;3、拉線;4、圓孔;5、敲擊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地錨,通過當整個地錨進入預定深度的時候,拉緊下端的拉線,使地錨翻轉,增大錨頭在地下的受力面積,解決了現有的地錨承受的載荷不能滿足要求的問題。
請參閱圖1至圖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地錨的一個實施例包括:
箭頭形錨頭和拉線3,其中拉線3是用來拉扯錨頭使其翻轉。
拉線3固定在所述箭頭形錨頭的前端部分。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前端部分是指錘擊地錨時先接觸土地的錨頭主體1的箭頭形部分,即遠離中部圓鋼的錨頭主體1的箭頭形部分。
箭頭形錨頭為三角形錨頭。
箭頭形錨頭為菱形錨頭。
拉線3的數量為兩條,并且兩條所述拉線3分別固定在三角形錨頭或菱形錨頭的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后端部分是指與前端部分相對應靠近中部圓鋼的錨頭主體部分。
拉線3的數量為四條,并且四條所述拉線3分別固定在所述菱形錨頭的前端部分、后端部分、左端部分和右端部分。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左端部分和右端部分是指菱形錨頭豎直放置、中部圓鋼2向上的時候,水平方向上的錨頭主體1的左右兩端。
錨頭設有用于固定拉線3的圓孔4。
箭頭形錨頭包括錨頭主體1和中部圓鋼2,并且所述中部圓鋼2凸出所述錨頭主體。
一種用于配合所述地錨使用的敲擊結構5。
敲擊結構5為圓管形,與所述地錨的中部圓鋼2凸出錨頭主體1配合使用。
上面是對地錨結構和連接方式進行的詳細說明,為便于理解,下面將以一具體應用場景對地錨的應用進行說明,應用例包括:
當使用地錨時,首先將兩條鋼制拉線3的端部固定在錨頭主體1的圓孔4中。然后將錨頭立起,置于地面,使用敲擊結構5并將敲擊結構5的套筒部分套進中部圓鋼2。給予敲擊結構5提供向下的沖擊力,根據力的傳遞,會使錨頭沿著豎直方向向下移動,進入土中。當整個地錨進入預定位置后,拉緊前端部分拉線,使地錨翻轉,增大錨頭在地下的受理面積,增大承載力。該預定位置可以是錨頭主體朝地面的一半以上部分沒入地面的位置,或錨頭主體整個沒入,或圓鋼沒入等,此時,前端部分拉線和后端部分拉線在地面上的長度相等的時候,可以判定地錨已經翻轉到水平,此時地錨的承載能力最大。同時,兩條拉線能夠保證錨頭鋼板受力均勻。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地錨進行了詳細介紹,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