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道系統,具體是一種穿越河道倒虹吸管道系統,屬于市政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市政施工過程中,鋪設排水管道有時會遇到障礙物,如穿過河道、鐵路等地下設施時,管道不能按原有坡度埋設,而是以下凹的折線方式從障礙物下通過,這種管道稱為倒虹管。
以穿越河流為例,設置倒虹吸管,在保證穿越段管道滿足河底的覆土厚度符合規范的前提下,河道兩側必須各設置一個深度較深的倒虹井1,如圖1所示。但是工程管線區域兩側廠房及居民區較多,倒虹井1工作井較深,施工區域作業面狹小,所以工程實施過程中一方面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安全施工尤為重要,不僅要保證施工人員自身及周邊居民和過路行人的安全,而且要控制周邊既有結構物發生沉降、傾斜、斷面變型等變位與變形現象;另一方面為保證工程的質量、安全所采取的措施勢必影響施工進度與造價。綜上原因,使應用傳統理論上的施工工法在過河管道施工中有較大困難,個別情況甚至無法實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施工工藝簡單的穿越河道倒虹吸管道系統。
為了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穿越河道倒虹吸管道系統,包括控制井、管道和倒虹井,所述控制井、倒虹井分別設置在河道的兩岸,所述管道設置在河道底,所述管道兩端分別與控制井、倒虹井連接,所述管道由造斜段(具體地,為多折型)和水平段構成,所述造斜段與控制井連接,所述水平段與倒虹井連接。
具體的,所述管道的造斜段設置在河道邊坡底。
本實用新型管道系統施工時,由于定向鉆穿越河流不受水流和環境的影響,在管道成孔時隨時跟蹤檢測、及時糾偏,確保管孔準確,確保管道鋪設時平面 位置及高程走向的正確。本實用新型管道系統施工工藝簡單,減少1座較深工作井施工(控制井與正常段一致),施工工期顯著縮短;本實用新型管道系統,一側采用凹字型,一側采用多折型,既滿足了易于疏通要求,同時減少1座深度較深的倒虹井施工,施工難度大大降低,造價也相對降低。采用定向鉆穿越河流可以很容易埋到預期深度,因此質量安全可靠,施工質量較易控制。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倒虹吸管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2所示,一種穿越河道倒虹吸管道系統,包括控制井2、管道和倒虹井1,所述控制井2、倒虹井1分別設置在河道3的兩岸,所述管道3設置在河道3底,所述管道兩端分別與控制井2、倒虹井1連接,管道采用HDPE管,所述管道由造斜段4和水平段5構成,所述造斜段4與控制井2連接,所述水平段5與倒虹井1連接。即,管道的水平段5一側采用凹字型,管道的造斜段4一側采用多折型,既滿足了易于疏通要求,同時減少一座深度較深的倒虹井1施工。具體的,所述管道的造斜段4設置在河道3邊坡底。
本實用新型采用變坡倒虹管定向軌跡設計的原理和傳統方案一致,變坡倒虹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少設置上游深度較深的倒虹井1,新方案利用造斜段4將過河管道3調整為上游管道管底平接的方式并確保過河管頂覆土滿足設計要求的前提下穿越河道3。
本實用新型管道系統取消了上游(即河道一側邊坡)倒虹井1的設置,控制井2由與正常段一致。管道拖拉敷設的過程控制包括管道熱熔連接、回拉擴孔、拖拉等關鍵工序,這些均為現有技術,不再贅述。
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實用新型,凡是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方式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