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給排水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停車場排水系統。
背景技術:
: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地下停車場的使用極為廣泛,無論是小區還是各大商場都建造了地下停車場。目前,地下停車場雖然停車方便,但也存在安全隱患,當突降大雨時,現有的地下停車場排水系統無法將雨水快速排放,導致車輛被淹受損,嚴重的還會造成人員傷亡,存在極大地安全隱患,給車主及地下停車場經營者帶來經濟損失。故此,設計一種排水速度快的停車場場排水系統是十分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彌補和改善了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結構設計合理、排水速度快、排水效果好、安全可靠、經濟適用的一種停車場排水系統,可以大規模地推廣和使用。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停車場排水系統,包括一級排水系統、二級排水系統及三級排水系統,一級排水系統包括排水槽及圓孔鋼板,圓孔鋼板安裝于排水槽上方,排水槽頂部與地面平齊,排水槽底部通過管線與城市排水管網連接;所述的二級排水系統包括水井和潛水泵,潛水泵位于水井底部,潛水泵通過管線與城市排水管網連接,水井內設有液位傳感器;所述的三級排水系統包括蓄水池和抽水泵,蓄水池內部設有液位傳感器,蓄水池底部設有排水管,抽水泵與排水管連接,排水管與城市排水管網連接;蓄水池和水井頂部設有排水管道,排水管道頂部設有蓋板,蓋板上設有排水孔。
所述的二級排水系統的排水管道與地面的距離為10厘米,三級排水系統的排水管道與地面的距離為20厘米。
所述的液位傳感器通過導線與電氣控制器連接,電氣控制器分別通過電纜與潛水泵和抽水泵連接,電氣控制器內設有微處理器。
所述的抽水泵為大功率水泵,其數量不少于3臺。
所述的一級排水系統均勻布置于地下停車場的地面上,二級排水系統和三級排水系統布置于各個角落或不影響停車的位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結構設計合理,排水速度快,排水效果好,安全可靠,經濟適用,易于大規模地推廣和使用。當雨水進入地下停車場時,雨水先通過一級排水系統進行排水;當一級排水系統無法滿足排水需要且水位超過10厘米時,雨水通過二級排水系統進行排水,雨水進入水井內,當水位超過液位傳感器的高度時,潛水泵通過電氣控制器自動啟動,將水井內的水快速排出;當二級排水系統無法滿足排水需要且水位超過20厘米時,雨水通過三級排水系統進行排水,雨水進入容量較大的蓄水池內,當水位超過液位傳感器的高度時,多臺抽水泵通過電氣控制器自動啟動,將蓄水池內的水快速排出;當水位超過20厘米時,三個排水系統同時進行排水,排水速度快,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一種停車場排水系統,包括一級排水系統、二級排水系統及三級排水系統,其一級排水系統包括排水槽12及圓孔鋼板13,圓孔鋼板13安裝于排水槽12上方,排水槽12頂部與地面平齊,排水槽12底部通過管線與城市排水管網11連接;所述的二級排水系統包括水井9和潛水泵8,潛水泵8位于水井9底部,潛水泵8通過管線與城市排水管網11連接,水井9內設有液位傳感器10;所述的三級排水系統包括蓄水池7和抽水泵4,蓄水池7內部設有液位傳感器10,蓄水池7底部設有排水管6,抽水泵4與排水管6連接,排水管6與城市排水管網11連接;蓄水池7和水井9頂部設有排水管道3,排水管道3頂部設有蓋板1,蓋板1上設有排水孔2;所述的二級排水系統的排水管道3與地面的距離為10厘米,三級排水系統的排水管道3與地面的距離為20厘米。;所述的液位傳感器10通過導線與電氣控制器5連接,電氣控制器5分別通過電纜與潛水泵8和抽水泵4連接,電氣控制器5內設有微處理器;所述的抽水泵4為大功率水泵,其數量不少于3臺;所述的一級排水系統均勻布置于地下停車場的地面上,二級排水系統和三級排水系統布置于各個角落或不影響停車的位置。
當雨水進入地下停車場時,雨水先通過一級排水系統進行排水;當一級排水系統無法滿足排水需要且水位超過10厘米時,雨水通過二級排水系統進行排水,雨水進入水井9內,當水位超過液位傳感器10的高度時,潛水泵8通過電氣控制器5自動啟動,將水井9內的水快速排出;當二級排水系統無法滿足排水需要且水位超過20厘米時,雨水通過三級排水系統進行排水,雨水進入容量較大的蓄水池7內,當水位超過液位傳感器10的高度時,多臺抽水泵4通過電氣控制器5自動啟動,將蓄水池7內的水快速排出;當水位超過20厘米時,三個排水系統同時進行排水,排水速度快。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合理,排水速度快,排水效果好,安全可靠,經濟適用,易于大規模地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