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水土流失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水土防護用透氣性掛袋護坡,屬于防止水土流失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已有對地面,特別是大地的坡面進行固定土養并便于形成植被的結構,都是在地面及大地的坡面復有土養;這樣恢復生態植被為目的復綠結構,不易使土養水土保持,特別是坡面復有土養很容易被雨水沖刷掉,生長的植物也隨之破壞;中國專利申請號:201320793562.7,公開了一種坡面復綠結構,有木方、與木方連接的絲網,所述的絲網為蜂巢狀的絲網,所述的木方是排列分布的并且木方的上端分別與蜂巢狀的絲網節點固定連接,所述絲網的蜂巢狀網孔內、絲網的上面和下面及木方之間填充有植生種植土,所述的植生種植土有混合的過篩客土、泥炭土并夾著木質纖維;所述的所述的木方排列分布是沿著上下排列分布的;絲網連接固定夾著木質纖維植生種植土,形成了具有穩定的類似于“蜂巢”的團粒結構及排列的木方,既有保水性、保肥性,又有透水性、透氣性,還能有效抵抗雨蝕和風蝕,防止水土流失;上述技術方案施工繁瑣,植被生長慢,且很難承受大水量沖刷。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水土防護用透氣性掛袋護坡,結構牢固,混凝土用量小,且能夠承受大量雨水沖刷。
本實用新型的水土防護用透氣性掛袋護坡,包括坡面整平層;所述坡面整平層貼合有一石籠骨架層;石籠骨架層能夠實現大水量進入到坡面;避免其對坡面整平層地腳進行沖刷;避免對其表面植物造成泡根現象;石籠骨架層外表面依次掛接有掛接袋體;所述掛接袋體包括底層布;所述底層布背面設置有多個與石籠骨架層掛接的掛鉤;所述底層布正面安裝有多排種植袋,培育后的種植袋體通過其掛鉤和坡面的一定傾斜,能夠快速掛接到石籠骨架層的表面。
進一步地,所述種植袋內側填充有基質和種子。
進一步地,所述石籠骨架層表面澆筑有多條導流擋槽;通過導流擋槽能夠對種植袋進行分區域;既能夠提高觀賞度,又能夠能夠實現水流導向。
進一步地,所述導流擋槽包括人字狀的上頂,及一體制成于上頂兩側底部的導流條。
進一步地,相鄰兩側的所述導流擋槽之間設置有匯流槽。
進一步地,所述石籠骨架層包括石籠網,及填充于石籠網內側的石頭,石籠網既能夠裝載石頭,又能夠快速完成種植袋體快速掛接。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水土防護用透氣性掛袋護坡,鋪設簡單且結構牢固,培育后的種植袋體通過其掛鉤和坡面的一定傾斜,能夠快速掛接到石籠骨架層的表面;其能夠承受大面積的雨水沖擊,雨水能夠通過匯流槽統一排出,避免造成種植袋體的泡根現象。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掛接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水土防護用透氣性掛袋護坡,包括坡面整平層1;所述坡面整平層貼合有一石籠骨架層2;石籠骨架層2能夠實現大水量進入到坡面;避免其對坡面整平層地腳進行沖刷;避免對其表面植物造成泡根現象;石籠骨架層2外表面依次掛接有掛接袋體3;所述掛接袋體3包括底層布4;所述底層布4背面設置有多個與石籠骨架層掛接的掛鉤5;所述底層布4正面安裝有多排種植袋6,培育后的種植袋體3通過其掛鉤和坡面的一定傾斜,能夠快速掛接到石籠骨架層2的表面。
所述種植袋6內側填充有基質和種子。
所述石籠骨架層2表面澆筑有多條導流擋槽7;通過導流擋槽7能夠對種植袋進行分區域;既能夠提高觀賞度,又能夠能夠實現水流導向。
所述導流擋槽7包括人字狀的上頂8,及一體制成于上頂兩側底部的導流條9。
相鄰兩側的所述導流擋槽7之間設置有匯流槽10。
所述石籠骨架層2包括石籠網,及填充于石籠網內側的石頭,石籠網既能夠裝載石頭,又能夠快速完成種植袋體快速掛接。
本實用新型的水土防護用透氣性掛袋護坡,鋪設簡單且結構牢固,培育后的種植袋體通過其掛鉤和坡面的一定傾斜,能夠快速掛接到石籠骨架層的表面;其能夠承受大面積的雨水沖擊,雨水能夠通過匯流槽統一排出,避免造成種植袋體的泡根現象。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