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利管道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水利管道。
背景技術: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聯接件和閥門等聯接成的用于輸送氣體、液體或帶固體顆粒的流體的裝置。管道因其自身獨特的特點,廣泛應用與多行業,多領域。管道的用途很廣泛,主要用在給水、排水、供熱、供煤氣、長距離輸送石油和天然氣、農業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種工業裝置中。
在農田灌溉中,大多數地區是采用高水位挖引渠進行漫灌,但是這種傳統的灌溉形式不僅水資源浪費較大,作業效率機極低,且成本很高。而新型的灌溉技術多采用噴灌等方式,這種灌溉方式對水質的要求相對較高,不能有水草、沙石、泥土等雜物,不然容易堵塞管道或噴頭。因為多數地區水資源相對匱乏,對農田的灌溉多采用深井抽水的方式,但是深井中的水中沙石較多,常常造成灌溉的設備堵塞,不好清理,影響灌溉作業。
現有的水利管道存在沙石雜物過濾效果差、結構單一的缺點,因此亟需研發一種沙石雜物過濾效果佳、結構新穎的新型水利管道。
技術實現要素: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的水利管道存在沙石雜物過濾效果差、結構單一的缺點,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沙石雜物過濾效果佳、結構新穎的新型水利管道。
(2)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這樣一種新型水利管道,包括有第一軸承、第一錐齒輪、第二錐齒輪、第二軸承、第二密封圈、第二轉軸、第三軸承、旋轉電機、第三密封圈、第一密封圈、進水管、管道本體、第一濾網、第一可拆卸封蓋、第一排污管、螺旋導流片、第三轉軸、支桿、第二可拆卸封蓋、第二排污管、第二濾網和箱體,管道本體頂部中心設置有進水管,管道本體頂部右側設置有第三軸承,第三軸承上安裝有第二轉軸,第二轉軸頂端設置有旋轉電機,第三軸承下方的管道本體內頂部設置有第三密封圈,管道本體內左部傾斜設置有第一濾網,第一濾網右側的管道本體底部設置有第一排污管,第一排污管底部設置有第一可拆卸封蓋,管道本體內右部傾斜設置有第二濾網,第二濾網左側的管道本體底部設置有第二排污管,第二排污管底部設置有第二可拆卸封蓋,管道本體內底部右側設置有支桿,支桿在第二排污管左側,支桿頂端設置有箱體,箱體頂部右側設置有第二軸承,第二轉軸穿過第二軸承,且在箱體內設置有第二錐齒輪,第二軸承上方的箱體頂部設置有第二密封圈,箱體左壁中心設置有第一軸承,第一軸承上安裝有第三轉軸,第三轉軸右部設置有第一錐齒輪,第一錐齒輪與第二錐齒輪嚙合,第三轉軸左部設置有螺旋導流片,第一軸承左側的箱體左側中心設置有第一密封圈。
優選地,還包括有加強筋,支桿左側上部設置有加強筋,加強筋左端與管道本體內底部連接。
優選地,還包括有風機,管道本體頂部右側設置有風機,風機在旋轉電機右側。
優選地,支桿材料為不銹鋼。
優選地,旋轉電機為伺服電機。
優選地,管道本體材料為Q235鋼。
工作原理:當需要進行灌溉時,水從進水管流入管道本體內,同時控制旋轉電機順時針旋轉,帶動第二轉軸順時針旋轉,進而帶動第二錐齒輪順時針旋轉,從而帶動第一錐齒輪逆時針旋轉,使得第三轉軸逆時針旋轉,帶動螺旋導流片逆時針旋轉,使得水從左往右流動,控制旋轉電機逆時針旋轉,帶動第二轉軸逆時針旋轉,進而帶動第二錐齒輪逆時針旋轉,從而帶動第一錐齒輪逆順針旋轉,使得第三轉軸順時針旋轉,帶動螺旋導流片順時針旋轉,使得水從右往左流動,通過螺旋導流片的旋轉,可以控制水流方向。當水從左往右流動時,水中的沙石等雜物被第二濾網擋住,并掉落到第二排污管內,當水從右往左流動時,水中的沙石等雜物被第一濾網擋住,并掉落到第一排污管內。當需要清理第一排污管內的雜物時,將第一可拆卸封蓋打開,第一排污管內的雜物被排出,當第一排污管內的雜物全部被排出時,將第一可拆卸封蓋關閉。當需要清理第二排污管內的雜物時,將第二可拆卸封蓋打開,第二排污管內的雜物被排出,當第二排污管內的雜物全部被排出時,將第二可拆卸封蓋關閉。如此,實現了高效排污過濾的效果。當停止灌溉時,控制旋轉電機停止旋轉。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起到密封作用。
因為還包括有加強筋,支桿左側上部設置有加強筋,加強筋左端與管道本體內底部連接,加強筋使整個裝置具有更強的穩定性,進而延長整個裝置的壽命。
因為還包括有風機,管道本體頂部右側設置有風機,風機在旋轉電機右側,當旋轉電機打開時,控制風機打開,為旋轉電機降溫。
因為支桿材料為不銹鋼,不銹鋼耐腐蝕性和耐酸性強,使裝置的使用壽命更長。
因為旋轉電機為伺服電機,伺服電機能更方便調整其轉速,使其運行更精準。
因為管道本體材料為Q235鋼,Q235鋼硬度高且不容易變形,使裝置的使用壽命更長。
(3)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達到了過濾效果佳、結構新穎的效果,并且制造成本低,結構合理,易于維護維修,使用方便,減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第一軸承,2-第一錐齒輪,3-第二錐齒輪,4-第二軸承,5-第二密封圈,6-第二轉軸,7-第三軸承,8-旋轉電機,9-第三密封圈,10-第一密封圈,11-進水管,12-管道本體,13-第一濾網,14-第一可拆卸封蓋,15-第一排污管,16-螺旋導流片,17-第三轉軸,18-支桿,19-第二可拆卸封蓋,20-第二排污管,21-第二濾網,22-箱體,23-加強筋,24-風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新型水利管道,如圖1-3所示,包括有第一軸承1、第一錐齒輪2、第二錐齒輪3、第二軸承4、第二密封圈5、第二轉軸6、第三軸承7、旋轉電機8、第三密封圈9、第一密封圈10、進水管11、管道本體12、第一濾網13、第一可拆卸封蓋14、第一排污管15、螺旋導流片16、第三轉軸17、支桿18、第二可拆卸封蓋19、第二排污管20、第二濾網21和箱體22,管道本體12頂部中心設置有進水管11,管道本體12頂部右側設置有第三軸承7,第三軸承7上安裝有第二轉軸6,第二轉軸6頂端設置有旋轉電機8,第三軸承7下方的管道本體12內頂部設置有第三密封圈9,管道本體12內左部傾斜設置有第一濾網13,第一濾網13右側的管道本體12底部設置有第一排污管15,第一排污管15底部設置有第一可拆卸封蓋14,管道本體12內右部傾斜設置有第二濾網21,第二濾網21左側的管道本體12底部設置有第二排污管20,第二排污管20底部設置有第二可拆卸封蓋19,管道本體12內底部右側設置有支桿18,支桿18在第二排污管20左側,支桿18頂端設置有箱體22,箱體22頂部右側設置有第二軸承4,第二轉軸6穿過第二軸承4,且在箱體22內設置有第二錐齒輪3,第二軸承4上方的箱體22頂部設置有第二密封圈5,箱體22左壁中心設置有第一軸承1,第一軸承1上安裝有第三轉軸17,第三轉軸17右部設置有第一錐齒輪2,第一錐齒輪2與第二錐齒輪3嚙合,第三轉軸17左部設置有螺旋導流片16,第一軸承1左側的箱體22左側中心設置有第一密封圈10。
還包括有加強筋23,支桿18左側上部設置有加強筋23,加強筋23左端與管道本體12內底部連接。
還包括有風機24,管道本體12頂部右側設置有風機24,風機24在旋轉電機8右側。
支桿18材料為不銹鋼。
旋轉電機8為伺服電機。
管道本體12材料為Q235鋼。
工作原理:當需要進行灌溉時,水從進水管11流入管道本體12內,同時控制旋轉電機8順時針旋轉,帶動第二轉軸6順時針旋轉,進而帶動第二錐齒輪3順時針旋轉,從而帶動第一錐齒輪2逆時針旋轉,使得第三轉軸17逆時針旋轉,帶動螺旋導流片16逆時針旋轉,使得水從左往右流動,控制旋轉電機8逆時針旋轉,帶動第二轉軸6逆時針旋轉,進而帶動第二錐齒輪3逆時針旋轉,從而帶動第一錐齒輪2逆順針旋轉,使得第三轉軸17順時針旋轉,帶動螺旋導流片16順時針旋轉,使得水從右往左流動,通過螺旋導流片16的旋轉,可以控制水流方向。當水從左往右流動時,水中的沙石等雜物被第二濾網21擋住,并掉落到第二排污管20內,當水從右往左流動時,水中的沙石等雜物被第一濾網13擋住,并掉落到第一排污管15內。當需要清理第一排污管15內的雜物時,將第一可拆卸封蓋14打開,第一排污管15內的雜物被排出,當第一排污管15內的雜物全部被排出時,將第一可拆卸封蓋14關閉。當需要清理第二排污管20內的雜物時,將第二可拆卸封蓋19打開,第二排污管20內的雜物被排出,當第二排污管20內的雜物全部被排出時,將第二可拆卸封蓋19關閉。如此,實現了高效排污過濾的效果。當停止灌溉時,控制旋轉電機8停止旋轉。第一密封圈10、第二密封圈5和第三密封圈9起到密封作用。
因為還包括有加強筋23,支桿18左側上部設置有加強筋23,加強筋23左端與管道本體12內底部連接,加強筋23使整個裝置具有更強的穩定性,進而延長整個裝置的壽命。
因為還包括有風機24,管道本體12頂部右側設置有風機24,風機24在旋轉電機8右側,當旋轉電機8打開時,控制風機24打開,為旋轉電機8降溫。
因為支桿18材料為不銹鋼,不銹鋼耐腐蝕性和耐酸性強,使裝置的使用壽命更長。
因為旋轉電機8為伺服電機,伺服電機能更方便調整其轉速,使其運行更精準。
因為管道本體12材料為Q235鋼,Q235鋼硬度高且不容易變形,使裝置的使用壽命更長。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